恩骑尉,是中國清朝時的爵名。為勋臣封爵的最末一級,在云骑尉之下,满语称克什哈番(满语:ᡴᡝᠰᡳ
ᡥᠠᡶᠠᠨ,转写:kesi hafan)。
乾隆元年(1736年),确定公、侯、伯之下的汉名,子(精奇尼哈番)、男(阿思哈尼哈番)、轻车都尉(阿达哈哈番)、骑都尉(拜他喇布勒哈番)、云骑尉(拖沙喇哈番)。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在云骑尉之下,补列恩骑尉一爵,正七品。
于是功臣爵位为以下二十七等:
- 一等公,超品
- 二等公,超品
- 三等公,超品
- 一等侯兼一云骑尉,超品
- 一等侯,超品
- 二等侯,超品
- 三等侯,超品
- 一等伯兼一云骑尉,超品
- 一等伯,超品
- 二等伯,超品
- 三等伯,超品
- 一等子兼一云骑尉,正一品
- 一等子,正一品
- 二等子,正一品
- 三等子,正一品
- 一等男兼一云骑尉,正二品
- 一等男,正二品
- 二等男,正二品
- 三等男,正二品
- 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正三品
- 一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 二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 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 骑都尉兼一云骑尉,正四品
- 骑都尉,正四品
- 云骑尉,正五品
- 恩骑尉,正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