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
此條目已列出參考文獻,但因為沒有文內引註而使來源仍然不明。 (2010年9月16日) |
惡(汉语拼音:è,注音符號:ㄜˋ)指哲学、宗教、伦理概念裡的邪惡、罪惡、恶毒;在汉语作动词时(汉语拼音:wù,注音符號:ㄨˋ)也指對人和事物的厭惡、排斥以至恐惧。惡是与“善”、“好”相对的概念。
语源编辑
中国古人以「惡」表达邪惡、罪惡、醜惡、厭惡。
定義编辑
「惡」的定義不盡相同,但可歸納出,惡是為提升或維持自身利益犧牲而他人利益。
宗教上的惡编辑
哲學上的惡编辑
- 人性的惡:對於人性,有性善和性惡兩種對立觀點:性善論認為人的天性順應社會道德,通過自覺的修養便可以从善;性惡論認為人的天性與社會道德相悖,強調後天教化的重要性。
- 倫理的惡:倫理上認為侵害他人的正當權益的行為就是惡行。
- 自由意志論:強調人的自由不應被暴力干涉。
- 兇惡:兇惡是指傷害他人的身體或心靈的行為,例如暴力、責罵、懲罰等,通常是人憤怒時才會作出兇惡行為以發泄自己。適當的兇惡可以使別人順服、接受及聽從自己的意見;但也可能會引起別人的不安和不滿,過分的惡甚至引發雙方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