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久之亂

承久之亂(日语:承久の乱じょうきゅうのらん),也稱作承久之變承久合戰。是日本鎌倉時代承久3年(1221年)後鳥羽上皇為打倒鎌倉幕府执权北条義時而發動的一場戰爭。

承久之亂
日期承久3年(1221年)6月
地点
结果 幕府軍壓勝
参战方
Sasa Rindo.svg 鎌倉幕府 Imperial Seal of Japan.svg 朝廷
指挥官与领导者
Japanese Crest mitu Uroko.svg 北條義時
Japanese Crest mitu Uroko.svg 北條泰時
Japanese Crest mitu Uroko.svg 北條時房
Japanese Crest mitu Uroko.svg 北條朝時
Japanese Crest Takeda Hisi.svg 武田信光
Imperial Seal of Japan.svg 後鳥羽上皇
Japanese crest Sagari Fuji.svg 藤原秀康
Sasa Rindo.svg 大内惟信
Japanese Crest Miura mitu Hiki.svg 三浦胤義
Sasa Rindo.svg 山田重忠
兵力
約19萬(吾妻鏡

雖然是由天皇親自宣旨討伐,但由於北条義時及其姊北条政子成功將御旨轉化為對關東御家人全體的攻擊,反而得到御家人們的協助而反攻朝廷,最終朝廷失敗,事件被定義是「御謀反」,後鳥羽上皇被以謀反罪名遭配流隱岐,其他皇族也多被流放或罷黜[1]。此役之後,鎌倉幕府取得了絕對權勢,朝廷權力旁落,而幕府亦在京都設置監視朝廷的六波羅探題,甚至擁有決定继承顺位等的影響力。

在鎌倉幕府滅亡后,除了南北朝時代期間,武家政權室町幕府織田政權豐臣政權江戶幕府等)仍然保持對朝廷的壓倒性控制及影響力,直到600多年後的大政奉還爲止[1]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後鳥羽上皇は倒幕を目指さなかった」承久の乱800年 新解釈や資料発見『読売新聞』朝刊2021年5月13日(文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