摯愛無盡
《摯愛無盡》(英語:A Single Man)是一部2009年首映的美國劇情片,由著名時裝設計師湯姆·福特導演,為他第一次執導的作品,主角由哥連·費夫扮演,而其餘主要演員則有茱莉安·摩爾、尼可拉斯·霍特及馬修·古德。
摯愛無盡 A Single Man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湯姆·福特 |
监制 | 湯姆·福特 安德魯·米亞諾(Andrew Miano) 勞勃·沙勒諾 克里斯·懷玆 |
编剧 | 湯姆·福特 David Scearce 克里斯多福·伊舍伍 (原著) |
原著 | 单身男子[*] |
主演 | 哥連·費夫 茱莉安·摩爾 馬修·古德 尼古拉斯·侯特 |
配乐 | Abel Korzeniowski 梅林茂(另加配樂) |
摄影 | Eduard Grau |
剪辑 | Joan Sobel |
制片商 | Artina Films Depth of Field Fade to Black |
片长 | 99分鐘 |
产地 | 美國 |
语言 | 英語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2009年12月11日 |
发行商 | The Weinstein Company |
预算 | $7百萬美元[1] |
票房 | $20,204,805(全球)[2] |
各地片名 | |
香港 | 單身男人 |
臺灣 | 摯愛無盡 |
新加坡 | 單身贵族 |
此片內容改編自英國作家克里斯多福·伊舍伍的同名小說,以1960年代初的美國南加州為背景,描述主角在同性伴侶因車禍死去幾個月後,下定決心自殺那天發生的事。
劇情
编辑1962年11月30日,古巴飛彈危機後的一個月,喬治(柯林·佛斯飾演)是一名住在洛杉磯的中年大學教授,今天早上,乔治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做好准备。通过主人公的记忆,描述了他听到伴侣去世的消息时的震惊和沮丧。是他的叔叔乔治告诉了他关于这件事的一切。在电话中,喬治得知吉米的父母不想告诉他死讯,甚至不允许他参加他的葬礼,因为“只有亲密的家人”会参加。
后来,在他所听到的影响下,喬治把手枪放在公文包里,感谢他的管家所做的一切,然后开始工作。他为自杀做准备。在他的演讲中,他避免了书评中的真正问题,并开始谈论由于恐惧而对少数族裔的歧视。他的一个学生肯尼下课后跟着他,说他想和他谈谈课堂讲座。在此之前,肯尼对他教授的地址很好奇。
由于计划自杀,喬治离开了他的办公室,最后看了一下他的工作场所。喬治在停车场再次遇到肯尼,肯尼表示对他的教授感兴趣,并邀请她和他一起去咖啡店喝咖啡。 喬治不接受此邀请。相反,他去银行,从储物柜里拿走了所有的文件、钱,甚至是他母亲的订婚戒指。此外,她的前伴侣赤身裸体躺在海滩上的照片也被视为必备物品。这是另一个黑白闪回,每个人都看到喬治和他的朋友在海滩上闲逛很开心。观众知道几年前喬治和他最好的朋友查理(夏洛特饰)有过多次性关系;吉米当时只和其他男人有过关系。
为了说服自己他已经准备好自杀,喬治在银行大厅遇到了乔治和隔壁的女孩。那个女孩开始告诉他她家里的蝎子,以及她曾经和她哥哥一起喂它的事。女孩说“老实哥”总有一天会被扔出去是必然的,说明这句话其实和猎鹰有关。不久,女孩的母亲来请乔治吃饭。
回到家后,他想对自己开枪。然而,他根本不想污染环境,所以他检查了不同版本的如何握住这把武器。查理突然打来的电话阻止了他的自杀。乔治同意在他家见查理。他们在家里吃饭、跳舞、抽烟和喝杜松子酒。喝醉后,他们彼此分享他们的痛苦。查理说,现在她唯一的女儿长大了,她作为离婚家庭主妇的角色完全没有希望了。她喜欢乔治,并说她的搭档吉米是“极具破坏性的替代品”。他说他所有的言论都是基于他多年来一直遭受的嫉妒。
傍晚时分,乔治在酒吧再次见到學生肯尼。在会议期间,乔治重温了他早先的记忆。
肯尼和喬治谈论衰老和死亡、生命的意义以及这一切的后果。他们得出的一般结论是,生活在“生命的时刻”是最必要的。两个新朋友决定在海里裸泳,法尔科纳谈到了他头部受到的打击。后来,肯尼去了喬治的家,在那里他看到了一张他朋友死去的男朋友吉米的裸照。 肯尼和喬治喝醉了,决定睡在一起。但喬治稍后醒来,发现肯尼睡在沙发上。在那张沙发上,他发现了自己的手枪,起初他对此感到惊讶。 喬治意识到这个男孩故意把枪藏起来,这样他就无法自杀。这是一个正义的行为,自从他的伴侣去世以来,他第一次恢复了勇气和满足感。想睡觉的时候,突然觉得胸口一阵剧痛,倒在了地上。他死于心脏病发作。
演員
编辑- 柯林·佛斯 飾 喬治(George Carlyle Falconer)
- 茱莉安·摩爾 飾 夏綠蒂(夏莉)(Charlotte,暱稱Charley)
- 尼古拉斯·侯特 飾 堅尼(Kenny Potter)
- 馬修·古德 飾 占(Jim)
- 喬恩·科塔嘉雷納 飾 Carlos
- Paulette Lamori 飾 Alva
- Ryan Simpkins 飾 Jennifer Strunk
- 吉妮佛·古德溫(Ginnifer Goodwin) 飾 Mrs. Strunk
- 泰迪·西爾斯 飾 Mr. Strunk
- Paul Butler 飾 Christopher Strunk
- Aaron Sanders 飾 Tom Strunk
- 姬莉·蓮·畢特 飾 金髮秘書(Blonde Secretary)
- Jenna Gavigan 飾 第一名其他秘書(Other Secretary No. 1)
- Alicia Carr 飾 第二名其他秘書(Other Secretary No. 2)
- 李·培斯 飾 Grant Lefanu
- Aline Weber 飾 Lois
- Adam Shapiro 飾 Myron
- Marlene Martinez 飾 Maria
- 鍾·漢 飾 Harold Ackerley(配音,未掛名)
製作及發行
编辑湯姆·福特收到David Scearce的劇本後,一直很想將它拍成電影,但卻找不到製片商作投資,最後決定自掏荷包開拍此片。[3]雖然如此,福特仍然請來《廣告狂人》的幕後人員為電影設計佈景。[4]福特雖然只花了21天來拍攝此片[5],但剪輯過程卻長達六個月。
此片在第66屆威尼斯電影節首映後,參展多個電影節,最後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獲The Weinstein Company買下電影在美國及德國的發行權。電影於2009年尾限規模上映,全美發表則在2010年初。[6]
反應
编辑影評人對此片的評價多是正面,大部份更對哥連·費夫的表現贊賞有加。在電影網站爛番茄上的159個影評當中,86個百分點的影評都將此片評為「新鮮」。[7]
提名及獲獎
编辑此片在2009年第66屆威尼斯電影節中入圍金獅獎[8],而哥連·費夫亦憑此片入圍一系列的最佳男主角獎,包括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主角、金球獎最佳劇情片男主角及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更贏得於威尼斯電影節的Coppa Volpi[8]及BAFTA最佳男主角[9]。
另外的金球獎提名包括最佳電影女配角(茱莉安·摩爾)及最佳配樂(Abel Korzeniowski)。
2010年1月14日,此片獲提名第21屆GLAAD媒體獎最佳全美上映影片(Outstanding Film - Wide Release)。[10]
參註
编辑- ^ 存档副本. [2010-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28).
- ^ A Single Man (2009). Box Office Mojo. [March 1,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8).
- ^ Holson, Laura M. Tom Ford: Design Director.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2, 2009 [December 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03). 参数
|newspaper=
与模板{{cite web}}
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news}}
或|website=
) (帮助) - ^ Malkin, Marc. Tom Ford Looking to Single Out Some Mad Men. E! Online. September 24, 2008 [December 2,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15).
- ^ 吳大秀. 影音館:《單身男人》—死亡心情. 文匯報. 2010-02-09 [201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22).
- ^ Fleming, Michael; Swart, Sharon. Weinsteins engage 'Single Man'. Variety. September 14, 2009 [December 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23).
- ^ A Single Man. Rotten Tomatoes. [December 8,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2月17日).
- ^ 8.0 8.1 66th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Official Awards. labiennale.org. [September 12,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0月6日).
- ^ 63rd British Academy Film Awards - Leading Actor. bafta.org. [February 21,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2月28日).
- ^ 21st Annual GLAAD Media Awards - English Language Nominees. glaad.org. [January 14,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