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注音

(重定向自旁註標記
本頁面使用旁註標記,若瀏覽器不支持標音會顯示在文字後方,如:衣(yi)。

注音,或稱注音標示加注音标拼音拼音指南Ruby(日语:ルビ)、或rubi,是替漢字標音的方法,廣泛地運用於日文中文的印刷以及電腦排版。一般這些字是放於表意文字的上方或右邊,作為文字的拼音或註解。

在中文裡,通常使用漢語拼音注音符號來注音(在台灣標註的多為注音符號,在中国大陆则多为汉语拼音),但一般不在報章等一般文件或圖書使用注音,通常只用於小學的教科書、辭典、或儿童刊物等。由於中國大陆通常中文只用橫寫,所以一般只見上方的注音。台灣橫直寫均用,一般兒童讀物多直寫,注音也標示在右方為主。例如台灣每日發行的《國語日報》,所有的報導文章都標示注音符號。

用途编辑

在书写日文和中文时,有些单字的发音经常被标注在字的上方或右方。它们不止用于印刷品,也可用于手写中。这可能由于以下几种原因:

  • 因为这个字是生僻字,很多人不知道发音
  • 因为这个字有多种发音,且不能从上下文中推测
  • 因为这篇文章是给儿童或外语学习者看的,他们对发音不太了解
  • 在日语的笑话和漫画中用于强调,通常是双关语,中國大陸和台灣亦有類似的注音文[來源請求]
  • 在日语中,使用一个不熟悉的外来语或俚语,注音是为了表示它的含义,而且这些字和意思没有关系,通常使用假名

日本编辑

「Ruby」或「rubi」是日本印刷業的用語,非術語的稱呼則是振假名(日语:振り仮名 ふりがな)。Ruby原指5.5級的字体格式,在美国又称Agate,它的大小正好适合注音。现在在日文中,这词不再表示字体的名称,而是表示名词形式的標音。当它被翻译回英文时,它被称为rubi,但是Ruby的拼法还是比较普遍。

除了漢字以外,一些片假名寫成的外來語也可能使用注音標示原文。

旁註標記的範例编辑

以下的例子將會使用表格來表示「東京」於日語拼音顯示日式的注音:

平假名 片假名 日語羅馬字
とう きょう
トウ キョウ
kyō

注意:字型會加大以顯示上面的資料。

以下的例子將會使用表格來表示以「臺北」顯示的注音:

注音符號 漢語拼音
ㄊㄞˊ ㄅㄟˇ
tái běi

瀏覽器的注音功能编辑

2011年,W3C發佈XHTML注音功能(稱為「旁註標記」)[1],這個功能不是HTML 4.01的一部分或XHTML 1.0規格(XHTML-1.0-Strict、XHTML-1.0-Transitional,以及XHTML-1.0-Frameset)中的任何一部分,而是XHTML 1.1規格中的其中一部分,并且作為HTML5規格的核心部分由W3C完成制定。[2]

Ruby標籤得到微軟Internet Explorer(5.0及以上)和Google Chrome以及Mac的Safari的部分支援,但KonquerorOpera(15.0版本之前)都不支援Ruby標籤。WebKit nightly版在2010年1月添加Ruby标签支持[3]Safari在5.0.6版加入该功能[4],Mozilla Firefox 38也提供支持。[5][6]

在Ruby标签未受广泛支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CSS来实现。[7]

Ruby标签也可以添加到允许自定义扩展的浏览器当中。

Ruby标签经结构化以达到向后兼容,以在主要文本后面包含在括号中的旁注字符组成,会在不支持ruby标签的浏览器里面显现出来。

W3C还为CSS level 2制定ruby模块,能允许额外自动分组和自动略去与注释对象相同的假名。[8]当前仅有Firefox 38提供支持。[5]

範例编辑

XHTML CSS level 2[8]
标记
<ruby><rp></rp><rt>とう</rt><rp></rp><rp></rp><rt>きょう</rt><rp></rp>
</ruby>
<ruby><rp></rp><rt>ㄊㄞˊ</rt><rp></rp><rp></rp><rt>ㄅㄟˇ</rt><rp></rp>
</ruby>
<ruby><rp></rp><rt>běi</rt><rp></rp><rp></rp><rt>jīng</rt><rp></rp>
</ruby>
<ruby>
  <rb></rb><rb></rb><rb></rb><rb></rb>
  <rp>(</rp><rt></rt><rt></rt><rt></rt><rt></rt><rp>)</rp>
</ruby>
显示

とう
きょう

ㄊㄞˊ
ㄅㄟˇ

běijīng


所有假名都应该显示在文字上方,除了り。

未解析 東(とう)京(きょう) 臺(ㄊㄞˊ)北(ㄅㄟˇ) 北(běi)京(jīng) 振り仮名(ふりがな)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浏览器都可以正常浏览Ruby字符,如果您的浏览器不支援,可能會以括號的方式顯示出注音的部分。

Unicode的注音功能编辑

Unicode通用字符集透過行间注释(interlinear annotation)符号来顯示注音功能:

  • U+FFF9—Interlinear annotation anchor—标记要注释的文字
  • U+FFFA—Interlinear annotation separator—注释文字的开头
  • U+FFFB—Interlinear annotation terminator—注释文字的结尾

用法如下所示:

  • U+FFF9U+FFFAとうU+FFFBU+FFF9U+FFFAきょうU+FFFB
  • U+FFF9U+FFFAㄊㄞˊU+FFFBU+FFF9U+FFFAㄅㄟˇU+FFFB

结果为:

  • 東とう京きょう
  • 臺ㄊㄞˊ北ㄅㄟˇ

只有少数程序支持这个功能。Unicode技术报告#20[9]说明这些字符不能用于标记语言和应用程序,建议在适当的地方代之以注音。

参考文献编辑

  1. ^ Marcin Sawicki, Michel Suignard, Masayasu Ishikawa, Martin Dürst, Tex Texin. Ruby Annotation. W3C Recommendation.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2001-05-31 [200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6). 
  2. ^ HTML5. [2014-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1). 
  3. ^ Roland Steiner. Ruby Rendering in WebKit. Surfin’ Safari. WebKit project. 2010-01-20 [2010-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23). 
  4. ^ The ruby elem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TML5 Doctor
  5. ^ 5.0 5.1 Xidorn Quan. Ruby support in Firefox Developer Edition 38. Mozilla. 2015-03-05 [2015-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9). 
  6. ^ Mozilla Firefox 38.0 Release Notes. Mozilla.org. [2015-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 
  7. ^ CSS Ruby支持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2-28.——适用于所有浏览器
  8. ^ 8.0 8.1 Elika J. Etemad, Koji Ishii. CSS Ruby Layout Module Level 1. W3C Editor’s Draft.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2015-04-16 [2015-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7). 
  9. ^ Martin Dürst, Asmus Freytag. Unicode in XML and other Markup Languages. W3C統一碼聯盟. 2007-05-16 [2014-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2-19).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