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部

部派佛教部派之一
(重定向自曇無德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初期佛教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法藏部梵語dharmaguptaka;巴利語:dhammagutta、dhammaguttika),gutta,guttika[1][2],又稱曇無德部、法護部、法密部[3],是早期部派佛教的部派之一。公元前1世紀時十分興盛。法藏部的戒律四分律漢傳佛教有重要影響。

部派源流 编辑

異部宗輪論》記載為佛滅後第三百年中由化地部分出。在法顯所傳的大眾部「律分五部」說法中,法藏部是上座部中最早與大眾部發生分裂而形成的部派。現代學者如渥德爾等稱法藏部可能起源於阿育王派往阿波蘭多國英语Aparanta傳教的僧團,法藏部熱衷於向外傳教,在中亞發現的犍陀羅佛教原稿屬法藏部。

清辯《異部精釋》也將法藏部列為分別說部之一。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中,將法藏部列為分別說部四部之一。

僧團服飾 编辑

公元 148 年至 170 年間,安息僧人安世高入華,翻譯了一部描述印度佛教五個主要教派使用的僧袍顏色的著作,名為《大比丘三千威儀》。 法藏部僧袍顏色和一切有部的顏色是相反的。 在較早的資料中,一切有部被描述為穿著深紅色的長袍,而法藏部被描述為穿著黑色的長袍。[4] 但後來所翻譯的《舍利佛經》中發現的相應段落則將一切有部描繪成穿著黑色的長袍,而將法藏部描繪成穿著深紅色的長袍。
在唐代,中國僧侶通常穿著灰黑色的長袍,即緇衣,“黑袍者”。 [5] 然而,宋代僧人讚寧(919- 公元1001年)寫道,在漢魏早期,中國僧侶通常穿著紅色長袍。[6]
根據法藏部的戒律規定,僧袍應該用不超過18塊布縫製而成,並該用厚粗布料。[5]

經典語言 编辑

對法藏部的經典記錄語言,學者間已有共識,主要以犍陀羅語(Gāndhārī)、佉盧文及梵文記錄。[7] 現時被掘出的犍陀羅文獻大部份是屬於法藏部的。

歷史 编辑

在犍陀羅找到的文獻屬於法藏部,表明從化地部分裂的法藏部傳教的所在區域在印度西北部,大約在公元一世紀,佛教向中亞傳教的影响。佛教學者A.K Warder認為法藏部起源自印度西部邊界地區,這地區包括Kathiawad,Kutch 及Sindh。[8][9] 有學者認為法藏部取得傳法的成功是因為受到斯基泰人的支持,但後來該地區被貴霜王朝迦膩色伽一世佔領,定都犍陀羅後,支持說一切有部。[10]

宗義 编辑

《長阿含經》的〈遊行經〉記載法藏部用十二分教作教義,此在部份大乘經中亦看到。這十二分教是:貫經.祇夜經.受記經 .偈經.法句經.相應經.本緣經.天本經.廣經.未曾有經.證喻經.大教經。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記載了法藏部的宗義;《雜阿毘曇心論》記載了法藏部的四聖諦一時現觀;《異部宗輪論》記載法藏部認為布施窣堵波會獲得比布施僧眾更大的果報,與制多部相對立,其他宗義大多同於大眾部。《論事》之覺音註釋稱“阿羅漢之一切法是無漏”為北道派的邪執。


存世經典 编辑

漢譯由分別論者所持的《舍利弗阿毘曇論》可能是法藏部的阿毘達磨誦本。該部所持律藏為《四分律》,傳至中國發展為南山律宗。

佛本行集經》記載法藏部將佛傳稱為“佛本行[11],有現代學者因而將其與《佛本行經》一起歸入法藏部。《三論玄義》記載傳說法藏部的經典稱為五藏,在三藏之外,又有菩薩藏(菩薩本生)及咒藏[12]

現代研究 编辑

日本學者平川彰認為:「在部派佛教中,上座部系的法藏部可說最接近大乘。」呂澂認為,法藏部的學說,對於現代上座部佛教有很大的影響。

呂澂認為法藏部與制多部大天五事而產生的分裂,是在化地部犢子部分裂之後,佛教的第三次上座與大眾分裂[13]

註釋 编辑

  1. ^ Concise Pali-English Dictionary by A.P. Buddhadatta Mahathera
  2. ^ guptaka in the sanskrit disctionary. [2022-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3.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法藏者。部主名。亦名法密。密之與藏義意大同。法藏、法密二義皆得。此師含容正法如藏之密。故言法密。從人以立部主名。此部師說。總有五藏。一經。二律。三阿毗達磨。四呪。即明諸呪等。五菩薩。即明菩薩本行事等。既乖化地本旨。遂乃部分。他不信之。遂引目連為證。菽者豆也。上古有人嗜綠豆。子采以為食。遂得成仙。目連是彼仙種。故言采菽氏也。或言。仙人食豆。此是彼種。氏謂族類。此部引目連說。有五藏證也。」
  4. ^ Hino, Shoun. Three Mountains and Seven Rivers. 2004.
  5. ^ 5.0 5.1 Kieschnick, John. The Impact of Buddhism on Chinese Material Culture. 2003
  6. ^ Kieschnick, John. The Eminent Monk: 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 1997
  7. ^ Heirman, Ann; Bumbacher, Stephan Peter, eds. (2007). The spread of Buddhism. Leiden: Brill.
  8. ^ Warder, A.K. Indian Buddhism.
  9. ^ Sashi Bhusan Chaudhuri (1955). Ethnic Settlements in Ancient India
  10. ^ "The Discovery of 'the Oldest Buddhist Manuscripts'" Review article by Enomoto Fumio. The Eastern Buddhist, Vol NS32 Issue I, 2000
  11. ^ 佛本行集經》:「或問曰當何名此經。答曰。摩訶僧祇師。名為《大事》。薩婆多師。名此經為《大莊嚴》。迦葉維師。名為《佛生因緣》。曇無德師。名為《釋迦牟尼佛本行》。尼沙塞師。名為《毘尼藏根本》。」
  12. ^ 三論玄義》:「三百年中從正地部又出一部。名法護部。其本是目連弟子。得羅漢恒隨目連往色界中。有所說法皆能誦持。自撰為五藏。三藏如常。四咒藏。五菩薩藏。有信其所說者。故別成一部也。」
    《三論玄義檢幽集》:「真諦云。法護是人名。此羅漢是目連弟子。恆隨目連往天上人中。六欲天子見目連。必共談說佛法。我曾說如此咒供養如來。或言。如來如是說菩薩修行法門。法護既隨師遊行。隨所聞者無不誦持。目連滅後。法護習為五藏。一經藏。二律藏。三論藏。四咒藏。五菩薩本因。即名菩薩藏也。」
  13. ^ 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講》,第二講部派佛學:「大曇無德的法藏派與大天的制多派之爭也名上座部與大衆部之爭。大天爲什麽也是大衆部呢?據當時派出傳教的大德都系正統的上座部,大天自不例外。這裏所指的大衆,當是這次爭論中又出現了多數派與少數派,案達屬多數派,因而大天也就成了大衆部,正如第二次分裂,化地與犢子之間,犢子是多數就曾被稱爲大衆部一樣。它們與第一次分裂和上座對立的大衆部,不是一回事。這次分裂,圍繞五事展開爭論是可能的,因爲在《論事》第一品首先提出的是補特伽羅有無的問題,接著第二品提出的就是大天的五事,可以爲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