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丰城侯)

明将领
(重定向自李彬 (明将领)

李彬(1361年—1422年),字質文,諡剛毅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安豐路濠州定遠縣(今安徽省定遠縣)人,明朝军事将领,豐城侯

李彬

大明交趾總兵官
爵位 豐城侯
籍貫 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安豐路濠州定遠縣
族裔 汉族
字號 質文
諡號 剛毅
出生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
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安豐路濠州定遠縣
逝世 永樂二十年(1422年)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親屬 李福(曾祖父)、李榮昭(祖父)
李信(父)
李賢、李芳、李恭、李宠钫(子)
李勇、李鉞(孫)
李昺、李旻、李璽(曾孫)
李熙(玄孫)
李儒、李環(來孫)
李承祚(晜孫)
李開先(仍孫)

生平 编辑

洪武建文年间 编辑

李彬父亲李信早年跟随朱元璋起兵,累功至濟川衛指揮僉事。李彬后继嗣其職。之后跟随潁國公傅友德出塞,多有战功。之后负责镇守边疆[1]靖难之役时,朱棣起兵,李彬歸附,為前鋒,轉戰有功。之后累升至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2]

永乐年间 编辑

永乐元年四月,以邱福議,封李彬为豐城侯,俸禄千石,予世券。次年,襄城伯李濬讨伐永新叛军,明成祖命李彬帅军策应。未抵达,叛军已平,遂命其统领部队镇守广东[3]。永乐四年,其召还,后抵达南陽皂君山逮捕寇乱。同年七月,以左參將賫征夷副將軍印授沐晟进攻安南(现越南)。十二月,李彬与雲陽伯陳旭攻破安南西都,又在木丸江大败安南军。平定后,论功时候,因李彬、陳旭“臨敵稽緩”缘由,不再加封,改加俸禄五百石。尋充總兵官,在海上继续追讨安南军。此后,李彬改为讨伐長沙李法良民乱,并率领浙江、福建部队逮捕海盗[4]

同年十月,其被命派往甘肃,與西寧侯宋琥經略降酋,李彬与柳升在境内整兵,而命土官李英进行防范。恰逢涼州酋老的罕叛变,都指揮使何銘戰死,李英进行追讨,获得大量俘虏,老的罕逃至赤斤蒙古。明成祖欲发兵,李彬则称路遇遥远兵饷难继,宜从缓而图之。次年,代替宋琥镇守甘肃,赤斤蒙古捉捕老的罕、并呈予明朝求和。朱棣嘉奖李彬功劳,賜賚甚厚[5]。永乐十二年,其跟随朱棣北伐,率领右哨,破蒙古军於忽失溫,且追奔至土剌河。大军班师后,受上賞,改镇守陝西[6]

永乐十五年二月,命佩征夷將軍印,镇守交阯。抵达后,其即攻破擒拿陸那縣阮貞等人,并派遣都督朱廣等人平定順州北晝諸寨。次年,清化府土巡檢黎利起兵,李彬遣朱廣討破之,黎利藏去。永乐十七年,其派遣都督同知方政襲黎利於可藍柵,獲其將軍阮個立等人。黎利逃至老挝。大军班师后,黎利再进行起义。都指揮黃誠进行攻击,后因遇雨季而被迫班师[7]

当时,交趾人各处起义,李彬派遣各将领分道攻破:方政讨伐車綿子等於嘉興鄭公證南策丁宗老大灣朱廣讨伐興邦等於別部;都指揮徐謜範軟俄樂;指揮陳原瑰陳直誠惡江;都指揮王忠楊恭峽山。均先后获得胜利。然而,交趾的义兵却越来越多,李彬于是亲自率部征讨。当时,中官馬騏虐民,乂安知府潘僚率众叛变,李彬击败其叛变,并追至玉麻州。潘僚逃至老挝,李彬遣都指揮師祐帥師追讨。範玉亦率军在東潮州叛变,李彬亦追讨并在東潮捉获。此外,都指揮陳忠等在小黃江累敗,李彬追讨至鎮蠻。至此,各地叛乱遂平,唯独黎利屡次出没,之后在徐謜、方政的进攻下再次藏去[8]

永乐十九年,李彬以饋運不繼,請令官田与民田參錯屯用,后得到批准。之后,李彬发兵进入老撾索要黎利,老挝恐惧,请自己逮捕后献上,而恰逢李彬得病而罢。次年正月,李彬去世。继任者孟瑛陳智李安方政均因领兵讨伐不得,由王通代任总兵官。而安南民变日益加剧,交趾遂无法镇守了[9]。李彬去世后,赠茂國公,謚剛毅[10]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明史》(卷154):“李彬,字質文,鳳陽人。父信,從太祖渡江,積功為濟川衛指揮僉事。彬嗣職。從潁國公傅友德出塞,斬獲多。還,與築諸邊城。”
  2. ^ 明史》(卷154):“成祖起兵,彬歸附,為前鋒,轉戰有功。累遷右軍都督僉事。”
  3. ^ 明史》(卷154):“永樂元年四月,以邱福議,封豐城侯,祿千石,予世券。明年,襄城伯李濬討永新叛寇,命彬帥師策應。未至,寇平,命以所統鎮廣東。”
  4. ^ 明史》(卷154):“四年召還,捕南陽皂君山寇。其年七月,以左參將賫征夷副將軍印授沐晟,進討安南。十二月,彬及雲陽伯陳旭破安南西都,又大敗賊於木丸江。安南平,論功,與旭皆以臨敵稽緩,不益封,加祿五百石。尋充總兵官,備倭海上。移兵討擒長沙賊李法良,又帥浙、閩兵捕海寇。”
  5. ^ 明史》(卷154):“十年命往甘肅與西寧侯宋琥經略降酋。彬與柳升嚴兵境上,而令土官李英防野馬川。涼州酋老的罕叛,都指揮何銘戰死,英追躡,盡俘其眾。老的罕走赤斤蒙古。帝欲發兵,彬言道遠餉難繼,宜緩圖之。明年代琥鎮甘肅,赤斤蒙古縛老的罕以獻。帝嘉彬功,賜賚甚厚。”
  6. ^ 明史》(卷154):“十二年從北征,領右哨,破敵於忽失溫,追奔至土剌河。師還,受上賞,移鎮陝西。”
  7. ^ 明史》(卷154):“十五年二月命佩征夷將軍印,鎮交阯。至則破擒陸那縣賊阮貞,遣都督朱廣等平順州及北晝諸寨。明年,清化府土巡檢黎利反,彬遣廣討破之。利遁去。十七年遣都督同知方政襲利於可藍柵,獲其將軍阮個立等。利走老撾。師還,復出為寇。都指揮黃誠擊走之,以暑雨旋師。”
  8. ^ 明史》(卷154):“當是時,交人反者四起,彬遣諸將分道往討:方政討車綿子等於嘉興,鄭公證於南策,丁宗老於大灣;朱廣討譚興邦等於別部;都指揮徐謜討範軟於俄樂;指揮陳原瑰討陳直誠於惡江;都指揮王忠討楊恭於峽山。皆先後報捷。而賊勢尤劇者,彬輒自將往擊。潘僚者,乂安土知府也。為中官馬騏所虐,反衙儀。彬擊敗之,追至玉麻州,擒其酋,進焚賊柵。僚竄老撾,彬遣都指揮師祐帥師往。僚以老撾兵迎戰,破之農巴林,悉降其眾。範玉者,塗山寺僧也,反東潮州。彬往討,敗之江中。玉脫走,追獲之東潮。而鄭公證之黨黎侄復起,都指揮陳忠等累敗之於小黃江。彬自將追捕,至鎮蠻,盡縛其眾。於是諸賊略平,惟黎利數出沒,聚眾磊江,屢為徐謜、方政所敗,復遁去。”
  9. ^ 明史》(卷154):“十九年,彬以饋運不繼,請令官軍與土軍參錯屯田,並酌屯守征行多寡之數以聞。帝從之。將發兵入老撾索黎利。老撾懼,請自捕以獻,會彬疾作而罷。明年正月卒。繼之者孟瑛、陳智、李安、方政,皆不能討。王通代鎮,賊勢益盛,交阯遂不可守。”
  10. ^ 明史》(卷154):“彬卒,贈茂國公,謚剛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