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省
(重定向自東三省)
东三省(满语:ᡩᡝᡵᡤᡳ
ᡳᠯᠠᠨ
ᡤᠣᠯᠣ,转写:dergi ilan golo)为大清国的行政区划概念,在1907年之前为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所辖的别称;1907年之后指奉天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并在民国初年沿用。
东三省的称谓始于对关外三将军的别称。关外三将军即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设立最晚的黑龙江将军始于1683年。尽管驻防将军并不同于汉地的省制,仍被别称为东三省。[1]:71907年,大清政府改三将军为三省,并设立东三省总督作为此三省的长官。[2]:313东三省一称沿用至民国初年。[3]
参考来源编辑
- ^ Søren Clausen; Stig Thøgersen. The Making of a Chinese City: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in Harbin. M.E. Sharpe. 1995 [2021-12-10]. ISBN 97815632447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0) (英语).
- ^ 趙中孚. 清末東三省改制的背景 (PDF).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1976, (5): 313-335 [2021-12-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2-11).
- ^ ブリタニカ国際大百科事典 小項目事典「東三省」の解説. [2021-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0) (日语).
这是一篇與历史或歷史學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