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勢鄉
東勢鄉(臺灣話:Tang-sì-hiong)位於臺灣雲林縣西部嘉南平原之上,地處雲林海線中心位置,故設有交通部公路總局嘉義區監理所雲林監理站東勢分站,總面積為四八‧三五六二平方公里,行政區共有12村分為東南、東北、嘉隆、程海、龍潭、安南、新坤、四美、同安、昌南、月眉、復興。
東勢鄉 Dongshi Township | |
---|---|
![]() | |
行政區管轄 | 雲林縣 |
行政區類別 | 鄉 |
舊稱 | 南勢底[1][2]、蒼岩、昌南[3];東勢[4] |
總面積 | 48.3562平方公里 |
戶數 | 5,698戶 |
人口 | 14,504人(2019年8月) |
鄉長 | 林維戊 |
鄉公所位址 | 東南村所前街3號 |
區劃 | 12村213鄰 |
鄉公所網站 | 東勢鄉公所 |
郵遞區號 | 635 |
戶政資料代碼 | 10009140 |
毗鄰區域 |
麥寮鄉、臺西鄉、四湖鄉、 元長鄉、褒忠鄉 |
![]() 東勢鄉位置圖 |
東勢鄉除為全臺養鵝重鎮外,生產胡蘿蔔亦占全臺產量二分之一[5]。近年來參加日本東京食品展等國際活動,農特產品已打開外銷市場,胡蘿蔔銷往日本的訂單穩定成長。因台塑六輕麥寮工業區及台78線快速道路開通,使東勢交流道成為麥寮鄉、四湖鄉、臺西鄉等地之交通樞紐。因交通流量龐大,縣道153號業已完成拓寬取直工程,拓寬為四線道縮短與麥寮鄉之車行時間。
歷史编辑
乾隆三十年間,有位黃東興家族自福建省晉江縣遷往,嗣後繼續遷來者激增,不久構成一大部落,因此人旺勢振又位於海口部落東面,因而稱東勢厝。[6]
1920年臺灣行政劃分五州三廳,設海口庄,隸屬臺南州虎尾郡,至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再改為臺南縣虎尾區海口鄉,民國三十五年九月廿二日海口鄉劃分為海口(即臺西鄉)、東勢,民國三十九年十月廿五日行政區域調整改為雲林縣東勢鄉。[7]
此章节需要扩充。 |
歷屆鄉長编辑
任次 | 姓名 | 備註 |
---|---|---|
1 | 許 福 | |
2 | 許 福 | |
3 | 黃文斗 | |
4 | 黃文斗 | |
5 | 黃 麻 | 辭職 |
5補選 | 黃重銘 | |
6 | 黃重銘 | |
7 | 蕭文益 | |
8 | 蕭文益 | |
9 | 黃德鴻 | |
10 | 黃德鴻 | |
11 | 黃水木 | |
12 | 林勝國 | |
13 | 黃德鴻 | |
14 | 黃德鴻 | |
15 | 陳志揚 | |
16 | 陳志揚 | |
17 | 林維戊 | |
18 | 林維戊 | 現任 |
行政區劃编辑
- 月眉村、同安村、東北村、昌南村、新坤村、復興村
- 四美村、安南村、東南村、程海村、嘉隆村、龍潭村
人口编辑
年份 | 人口 | ±% |
---|---|---|
1981 | 22,649 | — |
1986 | 21,568 | −4.8% |
1991 | 19,874 | −7.9% |
1996 | 20,045 | +0.9% |
2001 | 19,101 | −4.7% |
2006 | 17,901 | −6.3% |
2011 | 16,379 | −8.5% |
2016 | 15,120 | −7.7% |
來源: 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
交通编辑
教育编辑
政府機關编辑
- 東勢鄉公所
- 雲林縣警察局臺西分局東勢分駐所、安南派出所
- 雲林縣政府消防局第三大隊東勢分隊
- 交通部公路總局嘉義區監理所雲林監理站東勢分站:東勢鄉位於雲林海線中心位置交通便捷,交通部公路局鑒於服務雲林縣沿海地區民眾,免於奔波嘉義區監理所或雲林監理站,乃於七十一年二月十日核准設立東勢監理分站。
名產编辑
伴手禮编辑
花生糖.茶鵝
飲食编辑
- 祥-碳爐羊雞城:特色為羊肉爐(使用本產土羊肉)、烏骨雞等料理。
- 廟口羊肉爐
- 阿賢快炒
- 阿聰師淡水小龍蝦主題餐廳
小吃编辑
連鎖飲料店编辑
便利超商编辑
超級市場编辑
- 全聯
- 省錢超市
東勢鄉特殊文化编辑
吃飯擔编辑
吃飯擔是臺灣雲林縣的一種習俗活動,褒忠鄉、東勢鄉在每年元宵都會出現這場一年一度的宗教盛事,由各村的庄頭輪流主辦。據傳清朝就已有這項習俗,因當時瘟疫盛行,村民們恭請馬鳴山鎮安宮主祀的五年千歲出巡掃除瘟疫,村民們為答謝神明而舉辦「飯擔」,也犒賞繞境、陣頭的隊伍,一直延續下來已有百年歷史,也因此日漸吸引很多人來吃,使飯擔演變成「吃飯擔」一種元宵的廟會活動,與平溪天燈、鹽水蜂炮齊名。
由於村民們將料理好的油飯、羊肉湯、米糕、肉羹、竹筍湯都用擔子扛在肩上,然後徒步走進田野中席宴,但因為每年吃飯擔的人數逐漸增多,2011年更號稱有10萬名食客來饗宴,因此開飯時間不一定,大約在下午2時或3時開飯。吃飯擔的準備是在田中央,在餐後散筵之際,造成現場都會留下散佈很多地方的垃圾,因此必須仰賴村民或志工去撿拾,使田野環境恢復原貌。
2014年成功於東勢鄉昌南村舉行了2014吃飯擔文化節,吸引了許多遊客和信眾前來田野中吃飯擔,而且每個村莊廟宇也各自派出陣頭一同歡慶,熱鬧非凡。
旅遊编辑
- 空軍十八將軍祠[8]
- 東勢鐵馬道:日治時期雲林平原為重要之甘蔗原料供應產地,為利於原料之運輸,故建造虎尾糖廠鐵路馬公厝線,沿路經過土庫鎮、褒忠鄉、東勢鄉等鄉鎮,東勢鐵馬道部分路線依循舊糖鐵路線,並保留甘蔗裝車站等歷史文物,輔以臺灣糖業發展史之解說資料,是體驗平原風光的好路線。
名人编辑
参考資料编辑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東勢 |
- ^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1730年南勢底陳國輝
- ^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 (舊) 虎尾溪南勢底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94-07-01
- ^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 昌南陳國輝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94-07-01
- ^ 賜安宮三山明貺廟記-1744年樹廟
- ^ 東勢茶鵝、紅蘿蔔汁 名列農博百大亮點
- ^ 雲林縣東勢鄉公所全球資訊網 認識東勢 東勢鄉概況 命名由來 雲林縣東勢鄉公所 2013-03-14
- ^ 雲林縣東勢鄉公所全球資訊網 認識東勢 東勢鄉概況 沿革 雲林縣東勢鄉公所 2013-03-14
- ^ 程海村守護神
- ^ 臺灣採訪冊-1807年武舉陳朝拔
- ^ 東勢鄉公所-武舉人陳國拔
- ^ NET助貧封館 嬤帶4孫掃貨
12.丁崑健撰<日治時期海口庄的社會與經濟>,彰化師大巜白沙歷史地理學報》第五期,163一2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