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人文大樓

​大學建築

東海大學人文大樓,是一棟位於台灣台中市西屯區東海大學的校園建築,其原址為視聽大樓。人文大樓由東海大學建築系校友姜樂靜建築師、黃明威建築師及晴天工程團隊負責設計,於2002年開工、2004年落成啟用,共計地上5層、地下1層,規劃有大、中、小教室,國際會議廳(茂榜廳)及展示廳各1間,中、小會議室各2間,碩博士研討室17間、教師研究室52間與圖書室等[1]。目前主要提供歷史學系、哲學系、中國文學系,以及文學院相關之通識課程使用,另外也常作為演講、展覽的活動場地[2]

東海大學人文大樓

歷史 编辑

  • 1972年12月,視聽大樓動工。
  • 1973年11月,視聽大樓完工啟用,不過東海學生多半以校內校舍代號的V大樓稱呼。V大樓由前東海建築系主任漢寶德設計。由於當時漢寶德深受紐約「白派英语The New York Five」風格影響,加上東海沒有財力在建築細部多下功夫,使得整棟建築完全以白色、簡潔的線條構成。
  • 1999年,東海校方決定拆除老舊的V大樓,興建人文大樓。由於規劃使用面積約3,000坪,若以V大樓原有佔地面積來計算,可能會需要一棟樓高達七層的建築物,校內部分師生組成「東海希望聯盟」,呼籲師生校友注意此案可能對校園景觀、尤其是路思義教堂天際線的破壞。
  • 2000年4月,改建案所造成的衝突達到最高峰,多家報紙可見校友投書關切[3]
  • 2000年5月5日,校方召開「V大樓改建公聽會」。會中達成數項共識,包括委請建築系就教學區現有範圍,負責研擬規劃可能之建設[4]
  • 2001年3月14日,行政會議通過「教學區第一期新建工程興建空間需求內容及地點案」正式決定改建V大樓,興建人文大樓。
  • 2001年,校方對人文大樓進行競圖。
  • 2002年11月12日,人文大樓新建工程開始動工。
  • 2004年3月,人文大樓完工。
  • 2004年11月,東海人文大樓獲首屆「遠東傑出校園特別獎」佳作獎。
  • 2005年10月,東海人文大樓獲2005年台灣建築獎之佳作獎[5]


建築與配置 编辑

樓層 服務及設施
五樓 中文系辦公室
四樓 哲學系辦公室
歷史系辦公室
三樓 展學廳
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
中文系圖書館
二樓 哲學系圖書館
一樓 歷史系圖書館
地下
一樓
茂榜廳
藝術中心

建築藝術 编辑

 
東海大學人文大樓

人文大樓基地略呈梯形,其設計上的首要考量是大量的使用面積(約4,200坪),設計團隊利用建築的剖面關係來應對:容量大的國際會議廳置於地下一層,使用頻繁的教室置於二、三樓,容量小的個人研究室和各系所辦公室則抬高至四、五樓;建築量體靠近路思義教堂,並以大階梯銜接南北兩端將近五公尺的高程差。如此可以將地面層大幅度地開放,形成與語文館之間的穿越性廣場,以容納學生活動之密度及上下課時大量出入的人潮,並將活動、教學、研究三者的相互干擾降到最低[6]

考量到這棟建物可能對路思義教堂景觀的衝擊,設計團隊透過地基下挖以及東面植栽保留的方式,使得人文大樓從德耀路看起來只有四層樓的高度。量體的天空線以水平方式呈現,對比於教堂向上高聳的線條,降低對視覺上距離的迫近感。起初校方以維護和傳統為由要求將平屋頂改為斜屋頂,在考慮上述的視覺效果之下,設計團隊採用向內傾斜的大面單斜屋頂。單斜屋頂下方的空間用來放置空調機房,外側裝設百葉以供通風散熱,與舊有建築山牆頂部空間之功能相仿[6]

朝向教堂的東南角,以斜牆切出一道垂直的開口,使內院的各個角落都能看見教堂,創造出相較於校內其他合院更明顯的連結;同時打破四面高樓產生的封閉感,解決回音的問題。開口的牆面被一道由內延伸出來的陽台貫穿,形成一個觀景台,也使原本表情有限的巨大牆面轉換為背景[6][7]。建築評論家阮慶岳評此案為[8]:「一件面對具有渾厚人文傳統的東海校園時,在承繼、致意與創新間,多方能夠均顧,並且知所進退的作品。」

參考資料 编辑

  1. ^ 賀東海大學的「東海人文大樓」獲得校園特別建築獎[永久失效連結]
  2. ^ 東海大學文學院-聯絡資訊. [2013-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3). 
  3. ^ 《東海起大樓 遮損教堂映像》,中國時報,2000-04-01。
  4. ^ 規劃中教學區可使用的土地分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人文大樓位於A1區。
  5. ^ 台灣建築獎歷年得獎名單. [2013-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28). 
  6. ^ 6.0 6.1 6.2 〈東海大學人文大樓〉,《建築師雜誌》2004年12月號
  7. ^ 宋立文,〈多層次思考建築的黃明威〉,《台灣建築雜誌》2009年6月號
  8. ^ 阮慶岳,〈明建築〉,《台灣建築雜誌》2011年4月號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