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華 (臺灣)
林奕華(1968年10月21日-),臺灣彰化縣人,生於臺中市,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現任台北市副市長、曾任兩屆立法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首位女性院長。1998年起連任四屆台北市議員,2010年以全國最高票順利連任,不過之後轉任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長、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長,是首位曾任雙北教育局長者[1],2018年遞補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2][3][4],2020年參選臺北市第六選舉區立委並順利當選。2022年台北市長選舉時擔任蔣萬安競選總幹事,並在其當選後被延攬擔任台北市副市長[5],於2月3日就任。[6]
林奕華 | |
---|---|
![]() | |
![]() | |
现任 | |
就任日期 2023年2月3日 与李四川同时在任 | |
市長 | 蔣萬安 |
![]() | |
任期 2020年2月1日-2023年2月3日辭職 | |
前任 | 蔣乃辛 |
继任 | (懸缺) |
选区 | 臺北市第六選舉區 |
任期 2018年11月9日遞補-2020年1月31日 | |
前任 | 張麗善 |
选区 |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區 |
![]() | |
任期 2021年10月5日-2023年2月1日 | |
主席 | 朱立倫 |
前任 | 羅智強 |
继任 | 林寬裕 |
![]() | |
任期 2016年8月1日-2018年11月8日 | |
市長 | 朱立倫 |
前任 | 龔雅雯 |
继任 | 龔雅雯(代理) 張明文(正任) |
![]() | |
任期 2015年1月19日-2016年4月13日 | |
主席 | 朱立倫 |
前任 | 范姜泰基 |
继任 | 周志偉 |
![]() | |
任期 2013年10月1日-2014年12月25日 | |
市長 | 郝龍斌 |
前任 | 丁亞雯 |
继任 | 湯志民 |
![]() | |
任期 1998年12月25日-2013年10月1日 | |
选区 | 臺北市第六選舉區(大安區、文山區)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女 |
出生 | ![]() | 1968年10月21日
籍贯 | 臺灣省彰化縣 |
国籍 | ![]() |
政党 | ![]() |
父母 | 國語日報前董事長、台北市前教育局長林昭賢(父) |
学历
| |
经历
|
早年生涯编辑
林奕華大學時期曾任第三屆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會長,她在第三屆會長選舉的競爭對手為辜國瑭(大陸社)、汪平雲(大新社)、孫智綺(無社團),而她自己的社團背景為國民黨在臺大分支祕密團體「覺民學會」。由於是次選舉校內親綠營的異議性社團分裂參選,讓藍營出身的林奕華坐收漁利,故此她也是臺大學生會改制後第一個當選會長的中國國民黨黨員。
因為擔任第三屆台大學生會會長,加上畢業後受到老師的引薦,在連家的連震東文教基金會做事,使林奕華成為彼時國民黨積極培植的新生代政治人物。
從政生涯编辑
第8至11屆台北市議員编辑
林奕華自1998年第八屆起連續連任四屆台北市議員。林奕華在決定參選台北市議員的時候,宣傳口號上打的是時任台北市長馬英九「小馬哥的師妹」[7]。議員期間經媒體評鑑為議員第一名。
年度 | 選舉屆數 | 所屬政黨 | 選舉區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備註 |
1998年 | 第八屆市議員選舉[8] | 中國國民黨 | 臺北市第六選舉區 | 16,399票 | 5.28% | ||
2002年 | 第九屆市議員選舉[9] | 中國國民黨 | 臺北市第六選舉區 | 26,767票 | 9.21% |
2006年直轄市議員選舉(臺北市第6選區)[10] | ||||||
---|---|---|---|---|---|---|
號次 | 候選人 | 性別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6 | 林奕華 | 女 | 中國國民黨 | 33,568 | 12.25% |
2010年競選連任時成為該屆選舉台北市議員最高票者[11]。
2010年直轄市議員選舉(臺北市第06選區)[12] | ||||||
---|---|---|---|---|---|---|
號次 | 候選人 | 性別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1 | 王蘋 | 女 | 無黨籍 | 921 | 0.30% | |
2 | 周倪安 | 女 | 台灣團結聯盟 | 4,092 | 1.36% | |
3 | 陳彥伯 | 男 | 新黨 | 15,465 | 5.14% | |
4 | 李慶鋒 | 男 | 民主進步黨 | 15,757 | 5.24% | |
5 | 王欣儀 | 女 | 中國國民黨 | 16,608 | 5.53% | |
6 | 阮昭雄 | 男 | 民主進步黨 | 16,008 | 5.33% | |
7 | 李新 | 男 | 中國國民黨 | 24,181 | 8.05% | |
8 | 翁金飛 | 男 | 無黨籍 | 197 | 0.06% | |
9 | 徐佳青 | 女 | 民主進步黨 | 23,040 | 7.67% | |
10 | 張宏林 | 男 | 樹黨 | 4,164 | 1.38% | |
11 | 陳錦祥 | 男 | 中國國民黨 | 16,086 | 5.35% | |
12 | 林慶隆 | 男 | 無黨籍 | 8,089 | 2.69% | |
13 | 林奕華 | 女 | 中國國民黨 | 37,198 | 12.38% | |
14 | 李慶元 | 男 | 中國國民黨 | 22,915 | 7.63% | |
15 | 歐陽龍 | 男 | 中國國民黨 | 23,133 | 7.70% | |
16 | 李大華 | 男 | 親民黨 | 9,008 | 2.99% | |
17 | 李碧玉 | 男 | 無黨籍 | 141 | 0.04% | |
18 | 秦儷舫 | 女 | 中國國民黨 | 17,559 | 5.84% | |
19 | 周柏雅 | 男 | 民主進步黨 | 18,708 | 6.22% | |
20 | 柯景昇 | 男 | 民主進步黨 | 10,547 | 3.51% | |
21 | 厲耿桂芳 | 女 | 中國國民黨 | 16,500 | 5.49% |
台北市政務官编辑
2013年9月,因原本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長丁亞雯辭職,台北市長郝龍斌邀請林奕華接任局長,任命自2013年10月1日起生效[13],繼其父林昭賢後,出任台北市教育局長。2014年12月,郝龍斌台北市長任期屆滿後,林奕華也隨之卸任。
2015年1月,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任命林奕華擔任文傳會主委。[14]曾指出陳菊砲打馬英九政府是為了掩蓋高雄市負債全台第一、就業機會減少、人口外流的施政成績。[15]
新北市政務官及第9屆立法委員编辑
2016 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選舉結果[16] | ||||||||
---|---|---|---|---|---|---|---|---|
號次 | 政黨 | 排名 | 得票數 | 得票率 | 分配得票率 | 分配席次 | 候選名單及當選者 | |
9 | 國民 | 中國國民黨 | 2 | 3,280,949 | 26.9148% | 32.1944% | 11 | 王金平 、柯志恩 、陳宜民 、林麗蟬 、許毓仁 、曾銘宗 、黃昭順* 、吳志揚 、張麗善 、徐榛蔚 、曾永權、王育敏 、胡筑生、林奕華、童惠珍(僑)、李貴敏、徐巧芯、陳玉梅、侯佳齡、李德維、馬在勤、連元章(僑)、林倩綺、邱素蘭、王桂芸、林信華、楊建中、郭淑娟、鄭女勤、李正皓、曾瓊瑤、林家興、蕭敬嚴 |
註:僑居國外國民以(僑)標示、競選連任者以粗體字標示、時任之區域立法委員以 * 標示。共計179人參選。 為當選標記 |
2017年擔任新北市教育局局長[17]。
2018年11月因張麗善辭職參選雲林縣長,其不分區立委席次缺額由林奕華遞補。[18]
2019年5月17日,林奕華和國民黨內的青壯派立委李彥秀、柯志恩、蔣萬安、陳宜民、許毓仁、許淑華等7人,基於人權保障的普世價值,支持行政院提出的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版本。[19][20]
第10屆立法委員编辑
2020年臺北市第六選舉區立法委員選舉結果[21] | ||||||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1 | 沈宜璇 | 台灣維新 | 1,267 | 0.71% | ||
2 | 楊攸凱 | 無黨籍 | 964 | 0.54% | ||
3 | 林奕華 | 中國國民黨 | 93,785 | 52.41% | ||
4 | 蕭瑞麟 | 無黨籍 | 739 | 0.41% | ||
5 | 羅世晧 | 勞動黨 | 677 | 0.38% | ||
6 | 謝佩芬 | 民主進步黨 | 75,718 | 42.32% | ||
7 | 黃典本 | 無黨籍 | 177 | 0.10% | ||
8 | 孟藹倫 | 中華婦女黨 | 3,507 | 1.96% | ||
9 | 張余健 | FA 喜樂島聯盟 | 589 | 0.33% | ||
10 | 葉日勤 | 台灣基進 | 1,508 | 0.84% | ||
選舉人數 | 243,908 | |||||
投票數 | 182,474 | |||||
有效票 | 178,931 | |||||
無效票 | 3,543 | |||||
投票率 | 74.81% |
蔣萬安競選總部總幹事及台北市副市長编辑
2022年7月25日,林奕華出任年底九合一大選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競選總部總幹事[22],並於蔣萬安當選後獲邀擔任台北市副市長,[5]不過,林奕華表示將延後至2023年2月上任,以避免立委懸缺補選勞師動眾。[23]
爭議编辑
2022年12月新任台北市長蔣萬安邀請林奕華出任台北市副市長,[5]但林奕華決定延至2023年2月才要辭去立委職務出任台北市副市長,以此規避立委補選的問題,此舉亦造成臺北市第六選舉區將有一年時間無中央民代服務的情況而引發爭議。[23][24]
軼事编辑
2019年12月10日,同婚運動先驅祁家威10日晚間於Facebook開直播時,表示林奕華幫助同志解決很多事情,即便是半夜1點多,她也會到現場解決。立法院5月17日表決同婚專法那天,國民黨投下7票同意票,有很多是林奕華說服出來的。[25]
參考資料编辑
- ^ 陳威叡. 新北市小內閣異動 林奕華接任教育局長. 蘋果日報. 2017-01-20.
- ^ 蕭照平. 林奕華、陳靜敏入列 藍綠各補上專業立委. 中央廣播電臺. 2018-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8).
- ^ 2020立委.台北市. 自由時報.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 ^ 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選舉公報 (PDF).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3).
- ^ 5.0 5.1 5.2 蔣萬安第4波小內閣 林奕華接台北市副市長、俞振華掌研考會. 中央社. 2022-12-23.
- ^ 陳怡璇. 北市副市長林奕華上工 首要任務台灣燈會. 中央社. 2023-02-03.
- ^ 為父喊冤 林奕華政治前途受考驗. 今周刊. 200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1).
- ^ 87年直轄市議員選舉(區域) 候選人得票數.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
- ^ 91年直轄市議員選舉(區域) 候選人得票數.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 ^ 95年直轄市議員選舉(區域) 候選人得票數.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8).
- ^ 北市議員 林奕華最高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蘋果日報.2010-11-28
- ^ 99年直轄市議員選舉(區域) 候選人得票數.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1).
- ^ 教育局長丁亞雯閃辭 林奕華接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蘋果日報.2013-09-27
- ^ 國民黨新人事 林奕華接文傳會主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國時報.2015-01-19
- ^ 陳菊控馬沒建設高雄 藍駁:掩蓋難堪政績 - 政治. 新頭殼 Newtalk. 1970-01-01 [2018-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2) (中文).
- ^ 第 09 屆 立法委員選舉(不分區政黨) 候選人得票數.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1).
- ^ 梁琬渝. 新北市人事異動,林奕華出任教育局長. 風傳媒. 2017-01-20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2).
- ^ 快訊/大選前補立委 中選會:陳靜敏、林奕華遞補不分區. ETtoday新聞雲. 2018-11-06 [2018-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2) (中文).
- ^ 政治中心. 影/「同性二人結婚登記」蔣萬安7藍委投贊成 林岱樺13綠委跑票. ETtoday新聞雲. 2019-05-17 [2019-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7).
- ^ 影/「同性二人結婚登記」蔣萬安7藍委投贊成 林岱樺13綠委跑票. 自由時報. 2019-05-17 [2019-05-17].
- ^ 第 10 屆 立法委員選舉(區域) 候選人得票數.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2).
- ^ 蔣萬安競選團隊曝光 林奕華任競選總部總幹事. 菱傳媒. 2022-07-25.
- ^ 23.0 23.1 周志豪. 避免大安區立委補選 林奕華:明年2月再轉任北市副市長. 中時新聞網. 2022-12-23.
- ^ 何時接任北市副市長 林奕華:2月初報到,中央社,2023/1/31
- ^ 挺藍同志祁家威表態支持蔡英文 區域立委保住林奕華 原文網址: 挺藍同志祁家威表態支持蔡英文 區域立委保住林奕華. ettoday. 2019-12-10 [2020-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