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維新(1861年—?),一名萬有宜蘭頭圍人,清代秀才、塾師,曾率軍抗日[1],後歸順臺灣總督府,以開發叭哩沙致富,成為與日方友好的仕紳

林維新

生平 编辑

清光緒19年(1893)通過院試,在福州等待秋闈。[2]

明治28年(1895)返台,日軍入台之際並未起事,後因遭誣陷通匪而躲避山林。[1]

明治29年(1896)1月1日,與林李成等人共謀舉事,林維新率軍圍攻宜蘭城,史稱「元旦事件」。[1]

明治29年(1896)11月23日,林維新率其部下林榮於宜蘭憲兵屯所歸順日方。[3]

明治30年(1897)4月,因在領取歸順證明時受日警羞辱,憤而逃往廈門,並接濟仍在臺灣的「土匪」。[1]

明治32年(1899)返台,再度請降,前往開發叭哩沙。[2]

明治33年(1900)任宜蘭廳囑託。[2]

明治37年(1904)任通譯、宜蘭公學校教師。[2]

明治38年(1905)領受紳章。[2]

明治41年(1905)任叭哩沙庄長。[2]

明治43年(1910)任叭哩沙區長。[2]

大正4年(1915)領受欽定藍綬褒章。[2]

抗日 编辑

《忠誠和反逆之間》[4]引述宜蘭耆老黃益成的口述:「他們(指有前程有功名和仕紳之輩)的前程頓時化為烏有,而且朝不保夕,他們沒有新的資訊,對未來充滿茫茫不安,於是有人逃出城外,籌組「義軍」抗日矣。」[5],認為林維新也屬於這群人,因而起事。

開發叭哩沙 编辑

林維新在歸順日方後,受日方支持,前往叭哩沙(今宜蘭縣三星鄉)開發,並藉經營農、林、礦業致富。《臺灣列紳傳》記載其當時(1916)資產達30000圓,並稱林維新:「篤志於地方產業振興,開墾荒蕪,招來農戶,設埤圳,便灌溉,山林經濟,此中最佳。」[2]

評價 编辑

《臺灣列紳傳》稱其:「資性仁明謙恕,神品溫秀,學識該博,屬辭亦精妙,夙馳名於騷壇。」[2]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清国厦門等ニ逃避スル匪徒ノ略歴・他.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鷹取田一郎. 臺灣列紳傳. 1916: 90. 
  3. ^ 匪首林維新之歸順始末. 臺灣新報. 1896-12-05. 
  4. ^ 陳怡宏,2001,忠誠和反逆之間—1895~1901年間台北、宜蘭地區「土匪」集團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 ^ 黃益成口述,陳長城筆. 乙未日本兵入蘭始末追憶. 臺灣文獻. 1994, 1 (45):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