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
林芝市(藏语:ཉིང་ཁྲི་གྲོང་ཁྱེར།,藏语拼音:Nyingchi Chongkyêr,威利:nying khri grong khyer)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市政府驻巴宜区八一镇。林芝市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其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山南两市相连,东部和北部分别与昌都市、那曲市相连,南部与印度、缅甸两国接壤。墨脱县、察隅县的南部实际由印度阿鲁纳恰尔邦控制,边界问题仍未解决。
ཉིང་ཁྲི་གྲོང་ཁྱེར། 林芝市 | |
地级市 | |
![]() 远眺林芝镇 | |
![]() | |
旧称 | 工布 |
名称起源 | 藏語意為「太陽的寶座」 |
所属 | ![]() |
行政区划代码 | 540400 |
下级行政区 | 1个市辖区、6个县 |
设市时间 | 2015年3月18日 |
政府驻地 | 巴宜区 |
主要领导人 | |
- 市委書記 | 馬昇昌 |
- 市長 | 旺堆 |
面积 | |
总面积 | 114,215 km²(全区第4位,占全西藏自治区9.5%) |
- 市区 | 8,558 km² |
海拔 | 3,100m |
人口(2015) | 21.59万人(全区第6位,佔全西藏自治区6.66%) |
密度 | 1.9/km² |
方言 | 藏语 |
GDP(2015) | ¥104.33亿(全区第5位,佔全西藏自治区10.17%) 16.75亿 美元(汇率) |
人均 | ¥49,039(全区第2位) 7,873 美元(汇率) |
邮政编码 | 860000 |
电话区号 | 894 |
时区 | UTC+8 |
车辆号牌 | 藏G |
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linzhi.gov.cn/ |
截至2002年,林芝市中国实际控制区域的总人口为15万6千,其中藏族占85%,汉族占7%,门巴族占5%,此外还有珞巴族、僜人和其他少数民族。
林芝市的平均海拔为3100米,东西方向长646.7千米,南北方向宽353.2千米,总面积116175平方千米。
历史编辑
林芝历史古老,可以追溯到西藏的史前时期。20世纪70年代,尼洋河边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骨和墓葬群,考古表明早在4000-5000年之前,林芝地区已有人类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过着相对定居的生活。出土文物中的网坠、箭头,还说明这里的人们不仅在古代的尼洋河、雅鲁藏布江而且在已被这些河流袭夺的古湖泊水滨从事农业,也兼从事渔业。专家研究认为他们应属于一个大的部落以至部落联盟或族体,并将他们称为林芝人。在藏东南地方,林芝人和林芝文化是具有相当代表性的。
林芝历史的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工布第穆摩崖石刻上。该石刻位于林芝县门日区广久雍仲增村附近,面向西南,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字迹仍然清楚。上面记载这样一段历史。雅隆部落的第一代首领聂赤赞普,从波密来到工布的强妥神山,从这里开始他的雅隆部落首领生涯,前后共经历七世,全驻跸于藏南青瓦达孜宫。公元1世纪前后,因雅隆部落君臣之间发生权力争斗,第七代首领止贡赞普被杀,他的两位王子聂赤和夏赤逃回工布地区。后来弟弟夏赤从工布返回雅隆,成为雅隆部落的第八代首领布德功杰,而哥哥聂赤则留在工布地区成为工布人的首领,开始工布土王的沿袭。石刻中说:“工布王族系肇一于王兄”, “永不令外姓为工布王,只命工布王之子孙世袭。”这块摩崖石刻是8世纪藏王赤德松赞(?-815)颁赐给工布王的盟誓文书,并勒石为纪。此后许多年工布地区都由工布王统治。
到了萨迦时期和帕竹时期(13-16世纪),林芝地区成了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势力范围。17世纪甘丹颇章政权成立,林芝地区被分封为阿沛、江中、甲拉等几家地方首领的领地,不久又划分成立则拉、觉木、雪卡、江达等宗。而波密地方,长期为土酋噶朗德巴统治,处于割据状况。
1931年,西藏政府将林芝波密地方划为波堆、波密两宗,墨脱地区改为墨脱宗。
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1960年1月成立塔工专署,同年2月改设林芝专区,专署驻林芝县。将拉绥溪、古如朗木杰溪、加查宗、朗宗、金东溪划归山南专区。原属昌都地区的嘉黎宗、倾多宗、易贡宗、曲宗划入林芝专区。以德木宗西部与觉木宗东部、则拉岗宗东北部合并设林芝县(驻尼池村);以白玛桂(包括金珠、珞堆卡)设墨脱县;以则拉岗的西南部设米林县;以江达宗设工布达县(驻江达村,即太昭);以雪喀宗和觉木宗西部设雪巴县(驻雪巴村);以嘉黎宗设嘉黎县;将倾多宗、易贡宗、曲宗合并设波密县(驻扎木)。林芝专区辖林芝、墨脱、工布江达、雪巴、波密、米林、嘉黎等7县。
地理编辑
林芝,藏语意为“太阳宝座”。林芝市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位于北纬26°52′~30°40′,东经92°09′~98°47′之间。东与昌都市和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毗邻,西与拉萨市和山南市交界,北与那曲地区相连,南与缅甸、印度两国接壤。林芝地区东西长646.7公里,南北宽353.2公里,边境线长达1006.5公里,幅员11.7万平方公里,实际控制7.6万平方公里。
市人民政府驻林芝县八一镇,海拔3000米,距离自治区首府拉萨市400余公里。
地貌编辑
林芝地区地处藏东南雅鲁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海拔最低的地方仅仅900米,气候湿润,景色宜人。其主要城镇和景区有错高湖景区、八一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区。其中首府八一镇位于尼洋河畔,是该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林芝的森林原始景观保存完好,高原挺拔的西藏古柏、喜玛拉雅冷杉、植物活化石“树蕨”以及百余种杜鹃等等应有尽有,素有“天然的自然博物馆”、“自然的绿色基因库”之称。其中布裙湖一带还是传说中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
林芝地形起伏大,海拔高差大。全地区平均海拔3100米,东西长646.7公里,南北宽353.2公里,总面积11.7万平方公里。
林芝海拔平均3000米左右,而最低处却只有900米,就高度来讲要低于西藏其他地区。是世界陆地垂直地貌落差最大的地带,充满绿色,是一片生机勃勃的世界。众多稀有植物和被完好保存的原始森林,使这里成了“天然的自然博物馆”。
绿色的林芝离不开大山的怀抱,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似两条巨龙由西向东地平行伸展,“南迦巴瓦”则正是龙脊上的白色雪峰,它海拔7782米,是南段喜马拉雅的最高雪峰,与横断山脉对接,形成了群山环绕的独特地形。
水文编辑
雅鲁藏布江这条世界最高的河流,在奔腾1000多公里后,从朗县进入林芝市,在米林县迎面遇上喜马拉雅山阻挡,被迫折流北上,绕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马蹄形回转,在墨脱县境内向南奔泻而下,经印度注入印度洋,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在其西行之中切开喜马拉雅山脉,从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之间穿过,江水泻来,轰响如雷。大峡谷的平均深度为5000米,最深处达到5382米,这段峡谷长度为490多公里,最险峻处位于派镇大渡卡到墨脱县邦博地方,有240多公里,峡谷上部开阔,下部陡峭。江河流速高达16米/秒,流量达4425立方米/秒。奔腾的河水在峡谷底部着滚滚巨石,急吼奔流,声震山崖。山谷里既有固态的万年冰雪,又有沸腾的温泉,既有涓涓细流,又有帘帘飞瀑。从谷底到山顶的垂直自然带,都是一片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里边蕴藏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气候编辑
林芝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东部和北部分别与昌都市、那曲地区相连,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山南两市相连,南部与印度、缅甸两国接壤。喜玛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由西向东平行伸展,东部与横断山脉对接。这种北高南低的走势,东南低处正好面向印度洋开了一个大缺口,顺江而上的印度洋暖流与北方寒流在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一带会合驻留,造成了林芝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气候并存的多种气候带,形成了这里奇特的雪山和森林的世界。
三大山脉雄居于林芝地区的西、北、东、三方,地形呈北高南低的走势,东南低处正好面向印度洋、太平洋形成一个大峡谷,两大洋的暖流常年鱼贯而入,形成了林芝地区特殊的亚热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年降雨量650毫米左右,年均温度8.7℃,年均日照2022.2小时,无霜期180天。
林芝市(巴宜区)(平均数据1981-2010年,极端数据1953-2010年)气候平均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 19.4 (66.9) |
20.2 (68.4) |
24.0 (75.2) |
25.3 (77.5) |
28.0 (82.4) |
29.0 (84.2) |
31.4 (88.5) |
29.6 (85.3) |
30.2 (86.4) |
24.5 (76.1) |
19.9 (67.8) |
16.7 (62.1) |
31.4 (88.5) |
平均高温℃(℉) | 8.9 (48) |
10.2 (50.4) |
13.5 (56.3) |
16.6 (61.9) |
19.5 (67.1) |
21.6 (70.9) |
22.3 (72.1) |
22.1 (71.8) |
20.5 (68.9) |
17.4 (63.3) |
13.7 (56.7) |
10.1 (50.2) |
16.37 (61.47) |
每日平均气温℃(℉) | 1.0 (33.8) |
2.8 (37) |
5.9 (42.6) |
8.4 (47.1) |
12.1 (53.8) |
15.1 (59.2) |
16.2 (61.2) |
15.7 (60.3) |
13.9 (57) |
10.3 (50.5) |
5.5 (41.9) |
1.7 (35.1) |
9.05 (48.29) |
平均低温℃(℉) | −4.7 (23.5) |
−2.3 (27.9) |
1.0 (33.8) |
3.8 (38.8) |
7.0 (44.6) |
10.8 (51.4) |
12.0 (53.6) |
11.6 (52.9) |
9.9 (49.8) |
5.6 (42.1) |
−0.3 (31.5) |
−4.2 (24.4) |
4.18 (39.53) |
历史最低温℃(℉) | −15.3 (4.5) |
−13.3 (8.1) |
−10.1 (13.8) |
−4.6 (23.7) |
−1.6 (29.1) |
3.0 (37.4) |
3.9 (39) |
2.9 (37.2) |
−1.0 (30.2) |
−5.0 (23) |
−10.4 (13.3) |
−15.3 (4.5) |
−15.3 (4.5) |
平均降水量㎜(英寸) | 1.3 (0.051) |
4.4 (0.173) |
19.0 (0.748) |
46.2 (1.819) |
75.3 (2.965) |
119.2 (4.693) |
143.3 (5.642) |
122.2 (4.811) |
110.5 (4.35) |
45.4 (1.787) |
4.7 (0.185) |
1.0 (0.039) |
692.5 (27.263) |
平均降水日数(≥ 0.1mm) | 2.8 | 6.0 | 11.5 | 17.3 | 19.6 | 23.0 | 22.8 | 21.5 | 22.2 | 14.0 | 4.0 | 1.7 | 166.4 |
来源 #1:中国气象数据网 | |||||||||||||
来源 #2:气候资源数据库 |
政治编辑
现任领导编辑
机构 | 中国共产党 林芝市委员会 书记 |
林芝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主任 |
林芝市人民政府 市长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林芝市委员会 主席 |
---|---|---|---|---|
姓名 | 马升昌[2] | 多吉次仁[3] | 旺堆[4] | 桑杰扎巴[5] |
民族 | 汉族 | 藏族 | 藏族 | 门巴族 |
籍贯 | 山东省梁山县 | 西藏自治区白朗县 | ||
出生日期 | 1961年12月(59歲) | 1963年1月(57-58歲) | ||
就任日期 | 2016年6月 | 2015年6月 | 2015年6月 | 2015年6月 |
历任领导编辑
|
|
行政区划编辑
林芝市行政区划图 | ||||||||||
---|---|---|---|---|---|---|---|---|---|---|
区划代码[6] | 区划名称 藏文 |
汉语拼音 藏语拼音 威利转写 |
面积[註 1][7] (平方公里) |
户籍人口[註 2][8] (2018年末)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乡级行政区划[9] | |||
街道 办事处 |
镇 | 乡 | 其中: 民族乡 | |||||||
540400 | 林芝市 ཉིང་ཁྲི་གྲོང་ཁྱེར། |
Línzhī Shì Nyingchi Chongkyêr nying khri grong khyer |
114,215.10 | 196,433 | 巴宜区 | 860000 | 2 | 20 | 34 | 3 |
540402 | 巴宜区 བྲག་ཡིབ་ཆུས། |
Bāyí Qū Chagyib Qü brag yib chus |
8,558.23 | 47,610 | 觉木街道 | 860100 | 2 | 4 | 3 | 1 |
540421 | 工布江达县 ཀོང་པོ་རྒྱ་མདའ་རྫོང་། |
Gōngbùjiāngdá Xiàn Gongbo'gyamda Zong kong po rgya mda' rdzong |
12,960.19 | 34,199 | 工布江达镇 | 860200 | 3 | 6 | ||
540422 | 米林县 སྨན་གླིང་རྫོང་། |
Mǐlín Xiàn Mainling Zong sman gling rdzong |
9,494.57 | 23,422 | 米林镇 | 860500 | 3 | 5 | 1 | |
540423 | 墨脱县 མེ་ཏོག་རྫོང་། |
Mòtuō Xiàn Mêdog Zong me tog rdzong |
30,928.27 | 12,792 | 墨脱镇 | 860700 | 1 | 7 | 1 | |
540424 | 波密县 སྤོ་མེས་རྫོང་། |
Bōmì Xiàn Bomê Zong spo mes rdzong |
16,760.33 | 32,645 | 扎木镇 | 860300 | 3 | 7 | ||
540425 | 察隅县 རྫ་ཡུལ་རྫོང་། |
Cháyú Xiàn Zayü Zong rdza yul rdzong |
31,407.61 | 28,614 | 竹瓦根镇 | 860600 | 3 | 3 | ||
540426 | 朗县 སྣང་རྫོང་། |
Lǎng Xiàn Nang Zong snang rdzong |
4,105.90 | 17,151 | 朗镇 | 860400 | 3 | 3 | ||
人口编辑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地区常住人口为195109人[10],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36462人,增长22.98%。年平均增长率为2.09%。其中,男性人口为100412人,占51.56%;女性人口为94697人,占48.5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04。0-14岁人口为43843人,占26.81%;15-64岁人口为142926人,占67.36%;65岁及以上人口为8340人,占4.27%。
民族编辑
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3821人,占17.33%;藏族人口为144639人,占74.13%;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16649人,占8.53%。
民族名称 | 藏族 | 汉族 | 门巴族 | 珞巴族 | 回族 | 未识别民族 | 怒族 | 东乡族 | 土家族 | 土族 | 其他民族 |
---|---|---|---|---|---|---|---|---|---|---|---|
人口数 | 144639 | 33821 | 8868 | 3277 | 1714 | 1593 | 464 | 107 | 87 | 84 | 455 |
占总人口比例(%) | 74.13 | 17.33 | 4.55 | 1.68 | 0.88 | 0.82 | 0.24 | 0.05 | 0.04 | 0.04 | 0.23 |
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 89.68 | --- | 5.50 | 2.03 | 1.06 | 0.99 | 0.29 | 0.07 | 0.05 | 0.05 | 0.28 |
交通编辑
公路编辑
林芝市境内的主要公路有川藏公路、滇藏公路、 318国道、 306省道。
2012年公路通车里程5161公里(含国道614公里),较上年增长1.7%;汽车拥有量22702辆,增长8.1%。
截至2012年,全地区现有公路4013.97公里,县级通达率为85.71%,乡镇通达率为85.2%。米林至朗县油路里程141公里,总投资6.9亿元,已完成投资3.2亿元,目前工程进展顺利。
拉萨到林芝八一镇的公路里程为633公里,票价155元,途经墨竹工卡、工布江达;另外,与林芝相连的公路路段有:林芝—然乌,里程345公里,途经通麦、波密;泽当—林芝,里程475公里,途经加查、米林。
连接拉萨—林芝的拉林高等级公路(拉萨至墨竹工卡段)及(工布江达至林芝段)於2015年9月9日上午举行通车仪式。
航空编辑
林芝米林机场自正式通航以来,已安全起降110架次,旅客吞吐量12909人,货邮吞吐量33.8吨,已开通拉萨、成都、深圳、广州、重庆6个城市航线。
铁路编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辑
教育编辑
高等院校编辑
中专编辑
- 林芝地区职业技术学校
高中编辑
- 林芝市第一中学(林芝地区第一中学)
- 林芝市第二中学(林芝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初中编辑
- 林芝市第三中学(林芝地区第二中学)
- 林芝市第四中学(林芝地区八一中学)
- 林芝市第五中学(林芝县中学)
- 林芝市第六中学(林芝广东实验学校中学部)
- 墨脱县中学
- 察隅县中学
- 朗县中学
- 工布江达县中学
- 米林县中学
- 波密县中学
小学编辑
- 林芝市第一小学(林芝地区第一小学)
- 林芝市第二小学(林芝地区第二小学)
- 林芝市第三小学(林芝广东实验学校小学部)
- 林芝市第四小学(林芝县完全小学)
- 林芝市第五小学(林芝县八一镇小学)
- 朗县中心小学
特产编辑
注释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 国务院批复西藏设立第四个地级市.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5-04-03 (中文(简体)).
- ^ 马升昌 简历.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 ^ 多吉次仁全票当选林芝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中国西藏网.
- ^ 旺堆 简历.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 ^ 政协第一届林芝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快搜西藏. [2017-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7).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9-11.
- ^ 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西藏自治区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西藏自治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图集. 2016.
- ^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 《西藏统计年鉴—2019》.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9年9月. ISBN 978-7-5037-8834-5.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 ^ 林芝地区统计局. 《林芝地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 ^ 西藏自治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 《西藏自治区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年6月. ISBN 978-7-5037-6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