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国际电影节
德国影展
(重定向自柏林國際影展)
柏林国际电影节(德語: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又名為「Berlinale」)是每年2月於德國柏林舉行的影展,該影展與義大利的威尼斯影展、法國的坎城影展並列為世界三大藝術影展之一。
![]() | |
![]() 2007年的柏林影展現場照 | |
举办地点 | ![]() |
---|---|
创办于 | 1951年 |
颁奖 | 金熊獎 |
举行日期 | 每年2月 |
官网 | https://www.berlinale.de/ |
柏林电影节也是各大传媒的盛事,每年大约有15,000名的专业参与人员,其中来自世界76个不同国家的记者多达3,500名。
歷史编辑
柏林电影节始于1951年夏,为了树立柏林“世界自由窗口”的形象,在三国盟军撤出柏林的同时,柏林电影节拉开帷幕了,当时的名字是“西柏林国际电影节”。1978年开始改为在每年的2月举行。
第一届的柏林电影节由电影历史学家亞佛雷德·鮑爾发起,并于1951年6月6日在柏林的泰坦尼克宫举行。第一届的金熊奖并不是由评审团选出而是由观众决定的。1956年,柏林电影节与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并列为A类电影节,从此获奖名单改由评审团决定。选举出的评审团来自世界各地,并设立了金熊奖和银熊奖两项大奖。从2002年开始,柏林电影节隶属于商业性质的「柏林艺术展出有限公司」[1]。
為促進性別平等、不依性別區隔得獎者,柏林影展主辦單位於2020年8月25日宣佈從2021年起的柏林影展廢除最佳女演員銀熊獎與最佳男演員銀熊獎,以新設的最佳主角銀熊獎與最佳配角銀熊獎兩獎項取代[2]。
獎項编辑
現行獎項编辑
- 金熊獎
- 金熊獎最佳影片 - 自1951年起開始頒發
- 終身成就獎/榮譽金熊獎(Honorary Golden Bear)- 自1982年起頒發
- 銀熊獎
-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 自1965年起
- 評審團獎銀熊獎 - 自2021年起
- 最佳導演銀熊獎 - 自1956年起
- 最佳主角銀熊獎 - 自2021年起
- 最佳配角銀熊獎 - 自2021年起
- 最佳劇本銀熊獎 - 自2008年起
- 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 - 自1978年起
- 最佳短片銀熊獎 - 自1956年起
- 最佳電影配樂 - 自2002年起
- 其他獎項
昔日獎項编辑
- 亞佛雷德鮑爾獎(Alfred Bauer)- 以影展創立者為名,表彰為電影藝術開創新視野的電影 - 自1987年起至2019年止
-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 - 自1956年起至2020年止
-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 自1956年起至2020年止
会外奖编辑
历年华语电影及影人参展获奖记录编辑
此章节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2023年1月24日) |
- 1988年:中国大陆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获金熊奖,为中國首部获此殊荣的影片。
- 1989年:中国大陆导演吳子牛執導的《晚鐘》獲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 1992年:香港演员张曼玉凭与香港导演关锦鹏合作的香港电影《阮玲玉》获最佳女演员银熊奖。
- 1993年:臺灣导演李安和中国大陆导演谢飞分別执导的《喜宴》、《香魂女》并列获金熊奖,前者为台湾首部获此殊荣的影片,同時亦是唯一一次華語電影共同獲得最高榮譽金熊奖。
- 1995年:香港演员萧芳芳凭与香港导演许鞍华合作的香港电影《女人四十》获最佳女演员银熊奖。
- 1996年:臺灣导演李安执导的《理智与情感》获金熊奖;香港導演嚴浩執導的《太陽有耳》獲最佳導演銀熊獎。
- 1997年:臺灣导演蔡明亮执导的《河流》獲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 1998年:香港導演關錦鵬執導的《愈快樂愈墮落》獲亞佛雷德鮑爾獎。
- 2000年:中国大陆导演张艺谋执导的《我的父親母親》獲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 2001年:中国大陆导演王小帅執導的《十七歲的單車》獲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 2003年:中国大陆导演张艺谋执导的《英雄》獲[亞佛雷德鮑爾獎;中国大陆导演李楊执导的《盲井》獲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
- 2005年:臺灣导演蔡明亮执导的《天邊一朵雲》獲亞佛雷德鮑爾獎與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雙料大獎;中国大陆攝影師顧長衛首次執導的《孔雀》獲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 2006年:香港音樂人金培達憑《伊莎貝拉》獲最佳音樂銀熊獎。
- 2007年:中国大陆导演王全安执导的《图雅的婚事》获金熊奖;臺灣导演周美玲執導的《刺青》獲泰迪熊最佳影片獎;臺灣导演陳駿霖執導的《美》獲最佳短片銀熊獎。
- 2008年:中国大陆导演王小帅執導的《左右》獲最佳劇本銀熊獎。
- 2010年:中国大陆导演王全安执导的《團圓》获最佳劇本銀熊獎。(與金娜共同獲得)
- 2014年:中国大陆导演刁亦男执导的《白日焰火》获金熊奖,中国大陆演员廖凡凭该片获最佳男演员银熊奖;中国大陆攝影師曾劍憑《推拿》獲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
- 2016年:臺灣攝影師李屏賓憑《長江圖》獲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
- 2018年:中国大陆已故導演胡波執導的大象席地而坐獲GWFF最佳長片處女作獎-特別提及獎。
- 2019年:中国大陆演员王景春与咏梅凭与中国大陆导演王小帅合作的电影《地久天长》分别获最佳男演员银熊奖与最佳女演员银熊奖。
历年华人评审记录编辑
此章节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2023年1月24日) |
- 1983年:中国大陆编剧黄宗江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 1989年:中国大陆导演陈凯歌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3]。
- 1992年:台湾演员张艾嘉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 1993年:中国大陆导演张艺谋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 1994年:台湾演员徐枫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 1995年:中国大陆演员斯琴高娃、余男及台湾导演蔡明亮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 1996年:香港导演许鞍华及美国演员陈冲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 1997年:中国大陆导演宁瀛與香港演员张曼玉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 1998年:香港演员张国荣与影评人李焯桃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 1999年:马来西亚演员杨紫琼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 2000年:中国大陆演员巩俐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团主席,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
- 2001年:中国大陆导演谢飞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 2005年:美国演员白灵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 2007年:香港制片人施南生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 2008年:台湾演员舒淇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 2009年:美国导演王颖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 2013年:香港导演王家卫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团主席。
- 2014年:香港演员梁朝伟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 2017年:中国大陆导演王全安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 2023年:香港导演杜琪峰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另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Kulturelle Strahlkraft für Berlin, Deutschland und die Welt. [2014-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 ^ 史上頭一遭!柏林影展取消帝后獎 不依性別區隔得獎者. 聯合新聞網. 2020-08-25 [2020-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3).
- ^ Juries 1989. www.berlinale.de. [2021-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1)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