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柳话
西南官话方言
桂柳官话,系西南官话的一种,通行于广西北部汉语区。西南官话按照地域划分为成渝、滇西、黔北、昆贵、灌赤、鄂北、武门、岑江、黔南、湘南、桂柳十一片。广西的西南官话大部分属桂柳片(少部分属于黔南片),称为“桂柳话”或“桂柳官话”。因柳州官话和桂林官话最为通行,对周边地区的官话呈发散式辐射影响,故亦习惯上将“桂柳话”指代广西境内的所有西南官话[1]。桂柳话是目前广西境内使用人数最多、地位最强势的方言[2]。
桂柳话 | |
---|---|
母语国家和地区 | ![]() |
区域 | 广西北部 |
語系 | |
語言代碼 | |
ISO 639-3 | – |
ISO 639-6 | gili |
使用地區编辑
桂柳話通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五十六個縣市的部分地區。包括:
南寧、柳州、合山、桂林、來賓,百色、河池、馬山、上林、賓陽、扶綏、隆安、龍州、柳城、融安、鹿寨、象州、武宣、忻城、陽朔、靈川、橫縣、興安平樂、荔浦、恭城、昭平、蒙山、贺州、鐘山、田東、平果、德保、靖西、那坡、淩雲、樂業、田林、西林、羅城、環江、南丹、天峨、鳳山、東蘭、融水、三江、金秀、龍勝、富川、隆林、巴馬、都安等。
廣西的西南官話中向來以為桂林話流行最廣,實際上,柳州話通行的範圍更廣。桂林話只存在于桂林及興安、靈川的一些城鎮,其餘廣大地區,通用的官話都接近柳州話。[3]
方言分片编辑
2012版《中國語言地圖集》编辑
2012年新版《中國語言地圖集》主要採用了李藍的研究成果,將貴州省境內的官話方言分為5大片[4]:上一版的岑江片爲湖廣片(下分黔東小片、黎靖小片、懷玉小片),黔南片爲桂柳片黔南小片,昆貴片爲川黔片黔中小片,黔北片(除中部地區和威寧)劃入川黔片成渝小片,灌赤片岷江小片和遵義-鳳崗之間的黔北片爲西蜀片岷赤小片,原屬黔北片的威寧縣劃入雲南片滇中小片。
2012版《中國語言地圖集》貴州話分區圖 | 名稱 | 特徵 | 分佈地區 |
---|---|---|---|
湖廣片-黔東小片
|
調值、曉母合口呼整體混入[f]、零聲母合口呼讀[v]、部分地方咸山攝一二等合口字分韻 | 黔東南州的劍河、台江、施秉、鎮遠、三穗、岑鞏、天柱,榕江、從江、錦屏 | |
湖廣片-黎靖小片
|
與黔東小片相比,調值接近長沙話、有獨立入聲調 | 黔東南州的黎平 | |
湖廣片-懷玉小片
|
知章組合口字今讀[t͡ɕ]組聲母 | 銅仁市的玉屏 | |
桂柳片-黔南小片
|
調值、古咸山攝舒聲字鼻韻尾脫落、很多地方咸山攝一二等合口字分韻、部分縣市保留入聲 | 黔南州的都勻、福泉、貴定、龍里、惠水、羅甸、三都、平塘、獨山、荔波,黔東南州的凱里、丹寨、麻江、雷山 | |
川黔片-黔中小片
|
撮口呼讀作齊齒呼 | 貴陽市的貴陽市轄區、清鎮,安順市的安順市轄區、平垻、普定、鎮寧、貞豐、關嶺,黔西南州的興義、興仁、晴隆、普安、安龍、冊亨、望謨,以及六盤水市的六枝、盤縣,黔南州的長順 | |
川黔片-成渝小片
|
典型的西南官話 | 貴陽市的修文、息烽、開陽,遵義市的道真,畢節市除威宁外全境(包括畢節市轄區、黔西、大方、金沙、織金、納雍、威寧、赫章),黔東南州的黃平,以及銅仁市的碧江區、松桃、江口、石阡和安順市的紫雲 | |
雲南片-滇中小片
|
調型屬昆明型,撮口呼讀作齊齒呼 | 畢節市的威寧 | |
西蜀片-岷赤小片
|
保留獨立入聲調或入聲韻類與舒聲有區別、麻韻三等字讀[i]或[ei] | 遵義市的遵義市轄區、遵義縣、鳳崗、湄潭、仁懷、桐梓、赤水、習水、綏陽、餘慶、正安、務川,銅仁市的思南、印江、沿河、德江,以及黔南州的甕安 |
桂柳话音韵共同特点编辑
声母编辑
- 全浊声母清化。中古的全浊声母今读相同或者相近部位的清音。古全浊平声今读送气清声字母,古全浊仄声今读不送气清声字母。
- 日母字在桂柳话中基本上为零声母,多读细音。
韵母编辑
- 蟹摄合口一、三等端系字,臻摄合口一等端系舒声字,止摄合口三等精组字的韵头[u]大多脱落,读开口呼。
- 果摄一等字的韵母基本读[o]。
- 止摄开口三等精、庄组字的韵母基本上读[ɿ]。
- 曾摄合口一等和帮组开口一等、梗摄帮组开口二等以及通摄一、三等(晓、影、日母字除外)的舒声字韵母读[oŋ]。
声调编辑
基本分为四声,古平声全清、次清大多是读阴平,全浊、次浊为阳平;古上声全清、次清、次浊读上声,古上声全浊大多是读去声;古去声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大多读去声;古入声今归阳平。
桂柳話內部音韻異同比較编辑
聲母比較编辑
比較項目 | 桂林 | 柳州 | 白石 |
---|---|---|---|
全濁聲母清化,平聲送氣仄聲不送氣 | + | + | + |
古知、莊、章組與精組相混 | + | + | - |
分尖團 | - | + | + |
泥、來不混 | - | + | + |
古曉、非組字分明 | - | +/- | + |
古邪母平聲字部分讀送氣塞擦音 | - | + | + |
黃、王不混 | + | + | - |
日母字基本讀零聲母 | + | + | + |
有舌根鼻音聲母[ŋ] | + | + | + |
韻母比較编辑
聲調比較编辑
比較項目 | 桂林 | 柳州 | 白石 |
---|---|---|---|
平分陰陽,清平歸陰平,濁平歸陽平;清上和次濁歸上聲;全濁上聲和去聲歸去聲 | + | + | + |
古入聲字基本歸陽平 | + | + | - |
保留獨立入聲調 | - | - | + |
無明顯輕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