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閉後圓唇元音
(重定向自次閉次後圓唇元音)
次閉後圓唇元音是個介于閉後圓唇元音/u/及半閉後圓唇元音/o/之間的圓唇元音。其国际音标写法为⟨ʊ⟩,为小型大写字母U的变种,别称“马蹄铁U”(horseshoe u)。1989年以前此音还有另一个音标为⟨ɷ⟩(closed omega)。美式标音系统中写作⟨ᴜ⟩。
次閉後圓唇元音 | |||
---|---|---|---|
ʊ | |||
IPA編號 | 321 | ||
編碼 | |||
HTML碼(十進制) | ʊ | ||
Unicode碼(十六進制) | U+028A | ||
X-SAMPA音標 | U | ||
ASCII音標 | U | ||
IPA盲文 | ![]() | ||
| |||
音頻範例 | |||
英語book中的oo就是這個音。此外,湘语的果摄字主元音普遍为此音。
次閉後突出元音编辑
特徵 编辑
國際音標:元音 | ||||||||||||||||||||||||||||||||
---|---|---|---|---|---|---|---|---|---|---|---|---|---|---|---|---|---|---|---|---|---|---|---|---|---|---|---|---|---|---|---|---|
| ||||||||||||||||||||||||||||||||
表內成對的元音分別為不圓唇/圓唇。 |
- 其元音圓唇度為突出,即將嘴角聚拢,且嘴唇內側向外露出。
见于编辑
后圆唇元音被假定是突出的,介于某些记音没有区分两者,下列某些例子实际上可能是不突出音。以⟨o̝⟩描述的元音可能比原型的⟨ʊ⟩有更强的圆唇。
语言 | 词汇 | 国际音标 | 意义 | 注释 | |
---|---|---|---|---|---|
南非语 | 标准音[1] | Botha | [ˈbʊ̞ˑta] | 博塔(人名) | 半闭元音。/ʊə/非重读、多音节词的重读音节、非重读的词尾的同位异音。在第二种情况时和双元音[ʊə̯ ~ ʊ̯ə ~ ʊə]是自由变体。[1]参见南非语音系 |
阿拉伯语 | 汉志阿拉伯语 | قُلْت/qult | [gʊlt] | 我说了 | /u/在词尾以外位置的同位异音。参见阿拉伯语音系 |
阿萨姆语[2] | পুঁত/pot | [pʊ̞t] | 埋 | 半闭;[2]也被描述为开元音[ɒ]。[3] | |
孟加拉语[4] | তুমি/tumī | [ˈt̪u̞ˌmiː] | 你 | 后元音;[4]一般记作⟨u⟩。参见孟加拉语音系 | |
缅语[5] | မွတ်/mā | [mʊʔ] | 柔顺 | /u/在喉塞闭音节且鼻化时的同位异音。[5] | |
汉语 | 现代标准汉语[6] | 红 / hóng | [xʊŋ˧˥] | 红 | 后元音;元音高度从中到后,取决于使用者。参见现代标准汉语音系 |
上海话[7] | 瓜/kù | [kʊ¹] | 瓜 | 高度从闭到半闭;和一个闭到半闭后不突出元音对立。[7] | |
丹麦语 | 标准音[8] | mave | [ˈmɛːʊ] | 胃 | 组合/və/的实现。[8]参见丹麦语音系 |
荷兰语 | Standard Northern[9] | oren | [ˈʊːrə(n)] | 耳(复数) | /oː/在/r/前的同位异音。可以是双元音[ʊə]特别是在韵尾的/r/前。参见荷兰语音系 |
兰斯塔德[9] | |||||
部分使用者[10] | hok | [ɦʊk] | 贼窝 | 特定单词里和/ɔ/对立,但很多使用者已将其合流为/ɔ/。[10]参见荷兰语音系 | |
英语 | 澳大利亚英语[11][12] | hook | [hʊk] | 钩子 | 也被描述为闭后元音[u]。[13]参见澳大利亚英语音系 |
爱尔兰英语[14] | |||||
威尔士英语[15][16] | 在加的夫英语中前移低化为[ɵ],时常伴随展唇化成为[ɘ]。[17] | ||||
考克尼[18] | [ʊʔk] | 有时前移至[ʊ̈]。[18] | |||
老派标准英音[12] | [hʊʔk] | 常前移低化为[ɵ], 或展唇化为[ɘ]。参见英语音系 | |||
多元文化伦敦英语[19] | 可能是前元音[ʏ]。[19] | ||||
新西兰英语[20] | 元音高度从次闭到半闭;一些词典里前移展唇化为[ɪ̈ ~ ɘ]。[21]参见新西兰英语音系 | ||||
诺福克英语[22] | |||||
一些河口英语使用者[23] | 常前移为[ʊ̈ ~ ʏ],或前移低化为[ɵ ~ ʏ̞]。[23] | ||||
美国英语[24] | [hʊ̞k] | 半闭。[24][25][26] | |||
乔迪[25] | |||||
南密歇根口音[26] | |||||
北英格兰英语[12][27] | [ʊk] | ||||
苏格兰英语[28][29] | go | [ɡo̝ː] | 去 | 后元音。[28][29] | |
法语 | 魁北克法语[30] | foule | [fʊl] | 拥挤 | /u/在闭音节的同位异音。[30]参见魁北克法语音系 |
德语 | 标准音[31][32] | Stunde | [ˈʃtʊndə] | 小时 | 音值介于次闭后元音[ʊ̠][31]和半闭次后元音[ʊ̞]间。[33]对于部分使用者可能和[u]一样高。[34]参见标准德语音系 |
印度斯坦语[35] | गुलाब/گلاب/gulaab | [gʊˈläːb] | 玫瑰 | 参见印度斯坦语音系 | |
匈牙利语[36] | ujj | [ʊjː] | 手指 | 一般记作⟨u⟩。参见匈牙利语音系 | |
爱尔兰语 | 芒斯特爱尔兰语[37] | dubh | [d̪ˠʊvˠ] | 黑 | /ʊ/在洪辅音间的同位异音。[37]参见爱尔兰语音系 |
意大利语 | 中南部口音[38] | ombra | [ˈo̝mbrä] | 影 | 后元音;/o/的一般实现。[38]参见意大利語音系 |
库尔德语[39][40] | 北库尔德语 | gul | [gʊl] | 花 | 参见库尔德语音系 |
中库尔德语 | گول/gul | ||||
南库尔德语 | |||||
拉丁语 | 古典 | puella | [pʊɛlla] | 女孩 | |
林堡语 | 部分方言[41][42] | póp | [pʊ̞p] | 玩偶 | 马斯特里赫特方言中是是半闭元音。[41]例词来自该方言。 |
卢森堡语[43] | Sprooch | [ʃpʀo̝ːχ] | 语言 | 后元音。[43]一般记作⟨oː⟩。参见卢森堡语音系 | |
Pashayi | Lower Darai Nur方言[44] | صُر/sar | [sʊ̞r] | 太阳 | 半闭元音。[44] |
葡萄牙语 | 巴西葡萄牙语[45] | pulo | [ˈpulʊ] | 跳 | 非重读/u, o, ɔ/的实现;可以是清音。参见葡萄牙語音系 |
俄语[46] | сухой/sukhoy/suhkoj | [s̪ʊˈxʷo̞j] | 干 | /u/的非重读同位异音。[46]参见 俄语音系 | |
萨特弗利西亚语[47] | Roop | [ʀo̝ːp] | 绳 | /oː/和/ʊ/的实现之一。正式体是次闭后元音[o̝ː]、半闭次后元音[ʊ̞]。语音学上后者更接近/ɔː/ ([o̟ː])。[47] | |
低地苏格兰语 | 格兰努方言[48] | go | [ɡo̝ː] | 去 | 后元音。[48] |
拉斯林岛方言[48] | |||||
僧伽罗语[49] | හුනඞක්/huṅgak | [ɦʊ̜ŋɡak] | 多 | 圆唇程度弱;[50]一般记作⟨u⟩。 | |
斯洛伐克语[51][52] | ruka | [ˈru̞kä] | 胳膊 | 后元音。[51]参见斯洛伐克语音系 | |
塞索托语[53] | potso | [pʼʊ̠t͡sʼɔ] | 疑问 | 后元音;闭、次闭、半闭后圆唇元音对立。[53]参见塞索托语音系 | |
西班牙语 | 东安达卢西亚西班牙语[54] | tus | [t̪ʊ̠ː] | 你的(复数) | 后元音。和其他方言[u]对应,但在这些方言里它们是独立的音位。参见西班牙语音系 |
穆尔西亚地区西班牙语[54] | |||||
土耳其语[55] | buzlu | [buz̪ˈl̠ʊ] | 冰冷 | /u/的"词尾"[55]或"出现在词组的末开音节"的同位异音。[56]参见土耳其語音系 | |
乌克兰语[57] | Мусій/musiy/musij | [mʊˈsij] | Musiy(人名) | 参见乌克兰語音系 | |
威尔士语 | gẃraidd | [ɡʊ.raið] | 雄赳赳 | 参见威尔士语音系 | |
约鲁巴语[58] | lati sun | [lati sũ̟] | 睡 | 一般记作⟨ũ⟩。鼻化且可能是闭元音[ũ̟ ~ ũ]。[58] |
次閉後不突出元音编辑
次閉後不突出元音 | |
---|---|
ʊ͍ | |
ɯ̞ᵝ |
次閉後不突出元音在國際音標中可以被記為 ⟨ɯ̞͡β̞⟩、⟨ɯ̞ᵝ⟩ 或 ⟨u͍˕⟩。
特徵编辑
- 其元音圓唇度為不突出,即嘴唇的邊緣緊繃而聚在一起,且嘴唇內側不向外露出。
见于编辑
语言 | 词汇 | 国际音标 | 意义 | 注释 | |
---|---|---|---|---|---|
汉语 | 上海话[7] | 都 | [tɯ̽ᵝ¹] | 首都 | 元音高度介于闭和半闭;和一个闭到半闭后突出元音对立。[7] |
挪威语[59][60] | ond | [ɯ̞ᵝnː] | 邪恶 | 后移度在方言间变化;东部城区挪威语是后元音[ɯ̞ᵝ],斯塔万格它是次后音[ɯ̽ᵝ]。[59]东部城区挪威语的元音也被描述为闭后元音[ɯᵝ]。[61]参见挪威语音系 | |
瑞典语 | 中央标准音[62][63] | ort | [ɯ̽ᵝʈː] | 所在 | 音值介于次闭次后元音[ɯ̽ᵝ]、[62]次闭后元音[ɯ̞ᵝ][63]和闭后元音[ɯᵝ]间。[64]参见瑞典語音系 |
参考编辑
- ^ 1.0 1.1 Lass (1987), p. 119.
- ^ 2.0 2.1 Mahanta (2012), p. 220.
- ^ Ladefoged & Maddieson (1996), pp. 293–294.
- ^ 4.0 4.1 Khan (2010), p. 222.
- ^ 5.0 5.1 Watkins (2001), p. 293.
- ^ Lee & Zee (2003), p. 111.
- ^ 7.0 7.1 7.2 7.3 Chen & Gussenhoven (2015), pp. 328–329.
- ^ 8.0 8.1 Basbøll (2005), p. 58.
- ^ 9.0 9.1 Collins & Mees (2003), pp. 134, 200–201.
- ^ 10.0 10.1 van Oostendorp (2013), section 29.
- ^ Mannell, Cox & Harrington (2009).
- ^ 12.0 12.1 12.2 Lindsey (2012a).
- ^ Cox & Palethorpe (2007), p. 344.
- ^ Wells (1982), pp. 421–422.
- ^ Connolly (1990), p. 125.
- ^ Tench (1990), p. 135.
- ^ Collins & Mees (1990), pp. 92–93.
- ^ 18.0 18.1 Mott (2011), p. 75.
- ^ 19.0 19.1 Gimson (2014), p. 91.
- ^ Bauer et al. (2007), p. 98.
- ^ Bauer et al. (2007), pp. 98, 100–101.
- ^ Lodge (2009), p. 168.
- ^ 23.0 23.1 Altendorf & Watt (2004), p. 188.
- ^ 24.0 24.1 Wells (1982), p. 486.
- ^ 25.0 25.1 Watt & Allen (2003), p. 268.
- ^ 26.0 26.1 Hillenbrand (2003), p. 122.
- ^ Lodge (2009), p. 163.
- ^ 28.0 28.1 Scobbie, Gordeeva & Matthews (2006), p. 7.
- ^ 29.0 29.1 Lindsey (2012b).
- ^ 30.0 30.1 Walker (1984), pp. 51–60.
- ^ 31.0 31.1 Kohler (1999), p. 87.
- ^ Dudenredaktion, Kleiner & Knöbl (2015), pp. 34, 64.
- ^ Dudenredaktion, Kleiner & Knöbl (2015), p. 34.
- ^ Dudenredaktion, Kleiner & Knöbl (2015), p. 64.
- ^ Ohala (1999), p. 102.
- ^ Szende (1994), p. 92.
- ^ 37.0 37.1 Ó Sé (2000), p. ?.
- ^ 38.0 38.1 Bertinetto & Loporcaro (2005), p. 137.
- ^ Thackston (2006a), p. 1.
- ^ Khan & Lescot (1970), pp. 8-16.
- ^ 41.0 41.1 Gussenhoven & Aarts (1999), pp. 158–159.
- ^ Heijmans & Gussenhoven (1998), p. 110.
- ^ 43.0 43.1 Gilles & Trouvain (2013), p. 70.
- ^ 44.0 44.1 Lamuwal & Baker (2013), p. 245.
- ^ Barbosa & Albano (2004), p. 229.
- ^ 46.0 46.1 Jones & Ward (1969), p. 69.
- ^ 47.0 47.1 Peters (2017), p. ?.
- ^ 48.0 48.1 48.2 Gregg (1953).
- ^ Perera & Jones (1919), pp. 5, 10.
- ^ Perera & Jones (1919), p. 10.
- ^ 51.0 51.1 Pavlík (2004), pp. 93, 95.
- ^ Hanulíková & Hamann (2010), p. 375.
- ^ 53.0 53.1 Doke & Mofokeng (1974), p. ?.
- ^ 54.0 54.1 Zamora Vicente (1967), p. ?.
- ^ 55.0 55.1 Göksel & Kerslake (2005), p. 10.
- ^ Zimmer & Organ (1999), p. 155.
- ^ Danyenko & Vakulenko (1995), p. 4.
- ^ 58.0 58.1 Bamgboṣe (1969), p. 166.
- ^ 59.0 59.1 Vanvik (1979), pp. 13, 18.
- ^ Vanvik (1979) 没有描述元音的精确圆唇度,一些资料(如Haugen (1974:40) 和Kristoffersen (2000:16) )明确支持这是不突出元音。
- ^ Kvifte & Gude-Husken (2005), p. 2.
- ^ 62.0 62.1 Rosenqvist (2007), p. 9.
- ^ 63.0 63.1 Engstrand (1999), p. 140.
- ^ Dahlstedt (1967), p.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