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姓
中文姓氏
起源编辑
歐陽氏是春秋时代著名的越王無餘後裔區冶子之後。歐陽氏与區、歐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無餘的子孙,而越王族之區冶子,则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允常同時期。據熊君碑所記敺羊,敺羊即為區冶,古文尚書所記冶艷為陽,即為後來歐陽,歐陽氏最早出現在晉書的歐陽生,據唐宋時期雅言韻語書籍,唐韻及廣韻所記,歐陽複姓出長沙,區姓從春秋至唐朝都是長沙十大姓氏之一,氏族志所記區姓望出渤海郡,《郡望百家姓》歐陽氏望出渤海郡,也是根據區姓之郡望來源。
歐陽姓的台灣人、金門人、新加坡人多改為歐姓,因當時日本政府不喜歡華人姓名在四字以上,以便區別,復由於歐陽一姓中之陽字,認應避諱日本之太陽旗,乃強迫歐陽姓氏改為單姓歐。 [2]
参考来源编辑
- ^ 武洁,杨建春. 张、王、李、赵谁最多——2010年人口普查姓氏结构和分布特点. 北京: 《中国统计》 2014年06期. 2014-06-23 [2015-01-19] (中文).
- ^ 李開菊. 本"姓"難移 歐陽後代爭復姓. 《自由時報》. 2007-08-28 [2015-01-27] (中文(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