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路

(重定向自死胡同

死路是指僅有一邊可以出入的道路,因有尽头之处而以“死”称之。通常見於街道巷道英语Alley野外道路上,多為不同年代的都市設計或道路規劃產生差異下,導致道路無法延續而成,但也有因交通寧靜社區安全防護等緣由而特別設計的,例如囊底路。假若路人不熟悉道路,誤入死路會浪費時間,因為路有盡頭,非原路折返不可,所以不少死路都會在路口處安裝單程路或「此路不通」等路標,以警告用路人。

「死路」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国大陸尽端路(专业)
断头路、死胡同(俗称)
臺灣死巷子、無尾巷、死巷(俗稱)
港澳盡頭路(專業)
掘頭路、死巷(俗稱)
香港石塘咀保德街是一條盡頭路
一條位於美國加州沙加緬度的囊底路
香港屯門的良才里是一條典型的囊底路

種類 编辑

  • 私家路 - 不少私家路為私人地方,故設計為死路以防閒人進入。
  • 囊底路 - 盡頭設計為環狀英语Roundabout,車輛行駛至盡頭後可迴旋駛出[1]。因形似囊狀而得名,西方語系則以法語「cul-de-sac」(kyd.sak;意為袋底)稱之、或衍伸出類似寫法。
  • 封路、路面工程 - 有時改道或路面工程會使一些道路變成死胡同。
  • 前路有路障城牆水浸、危險等。

交通標誌 编辑

根據1968年《維也納路標和信號公約》,此路不通標誌為藍色底色,上方為紅色長方形,下方為白色長方形。

世界各地的交通標誌 编辑

衍生應用 编辑

「死路」一詞被衍生用作日常用語,可指事情遇到的絕望境況,如「前無去路,後有追兵」或「死路一條」。

四面楚歌
楚漢相爭時期,項羽劉邦軍隊在垓下以十面埋伏之計大敗,並且以四面奏放楚曲的計謀弄得項羽軍心離散,無心戀戰。垓下之战戰敗後遇到的處境,後逃到烏江時自刎而死,因為他人生之中遇上死路。雖然烏江亭長已經為項羽預備了一條船,給他渡江,但他以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為由而自刎。
趕狗入窮巷
指迫使劣勢者進到死路,喻意當被迫成最惡劣的情況下,事情便會反過來,也可指做事不要欺人太甚,否則將得到反噬。
背水一戰
韓信井陘之戰一反兵法上的常理,將軍隊佈置在劣勢的死路中,以「置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之理迫使士卒們拼死作戰,最後大勝。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cul-de-sac - 囊底路;迴轉盲道. 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7-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