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氟烃

(重定向自氟里昂

氯氟烴(英語:Chlorofluorocarbons,簡稱CFCs),又稱氟氯烴氯氟碳化合物氟氯碳化合物氟氯碳化物[1][2]氯氟化碳,是一組由組成的鹵代烷

CFC分子

因為低活躍性、不易燃燒及無毒,氯氟碳化合物被廣泛使用於日常生活中。其中氟利昂是包括二氯二氟甲烷在內的數種由科慕英语Chemours生產之鹵碳英语Halocarbon化合物的商標名稱。

历史 编辑

氯氟烃由一群以托马斯·米基利为首的美國科學家於1928年人工合成,用作冷藏器的冷凍劑(雪種),因為過往的冷凍劑(例如二氧化硫)都易燃或有毒。

其後,氯氟碳化合物被廣泛使用,直至20世紀末科學家意識到氯氟碳化合物的害處為止。

产生 编辑

氯氟碳化合物由一個烷烴鹵化反應自由基取代反應)與氟、氯分子結合而成,而烷烴的氫原子會被氟或氯原子所取代;仍有氫原子未被取代的則稱為含氫氯氟烴(HCFCs)。

用途 编辑

由於氯氟碳化合物無味、無易燃性、無毒性、無腐蝕性及相當穩定,所以用途廣泛。

壓縮噴霧噴射劑 编辑

液態氯氟碳化合物通常被加進喷漆殺蟲劑等压缩喷雾的容器。當使用者使用壓縮噴霧時,容器內的壓力會降低,導致液態氯氟碳化合物氣化,令內裡的液體噴射出來。

清潔劑 编辑

氯氟碳化合物能夠溶解,故被用作電子零件金屬用品的清潔劑

冷凍劑 编辑

用作冷凍劑的氯氟碳化合物,稱為氟利昂。氟利昂氣化時吸收大量內能,令附近環境變冷,所以成為冷藏器(例如冰箱空調)的冷凍劑。

發泡劑 编辑

在製造發泡膠的過程中,氯氟碳化合物被混合於塑膠中,成為發泡膠的气泡。

抗凝劑 编辑

氯氟碳化合物也被加進汽油中,防止汽油因低溫而凝結

對臭氧層的破壞 编辑

部份使用後的氯氟碳化合物上升到同溫層(平流層底部)。由於其低活躍性、低生物降解性及不溶於水,氯氟碳化合物很難被分解。氯氟碳化合物在太陽紫外線照射下會分解出氯自由基,破壞臭氧層[3]由於此等破壞是連鎖反應,故威力相當驚人。據估計,一個原子數個月就可以使近十萬個臭氧分子消失[1]

限制使用 编辑

由於氯氟碳化合物對臭氧層的破壞日益嚴重,故多個國家於1987年9月於加拿大蒙特利爾簽署《蒙特利爾議定書》,分階段限制氯氟碳化合物的使用。由1996年1月1日起,氯氟碳化合物正式被禁止生產。

可行代用品 编辑

氯氟碳化合物可被碳氫化合物取代,雖然不會破壞臭氧層,但具有一定的易燃性和毒性。

常用制冷剂 编辑

參見 编辑

文內注釋 编辑

  1. ^ 1.0 1.1 CFCs和臭氧的破壞. [2014-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2). 
  2. ^ chlorofluorocarbons , CFCs - 氟氯碳化物.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2017-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7). 
  3. ^ 平流層中的臭氧反應. [2014-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