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 (北宋)
治平(1064年-1067年)是北宋时宋英宗赵曙的年号,共计4年。治平四年正月宋神宗即位沿用。[1]
治平
| ||
政权 | 北宋 | |
君主 | 宋英宗趙曙 | |
历时 | 4年 | |
![]()
|
---|
年號含義编辑
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语出《抱朴子》:“又于治世隆平,则谓之有道,危国乱主,则谓之无道。”
改元编辑
紀年對照表编辑
治平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
公元 | 1064年 | 1065年 | 1066年 | 1067年 |
干支 | 甲辰 | 乙巳 | 丙午 | 丁未 |
大事记编辑
出生编辑
逝世编辑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權之紀年编辑
参看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61頁。
- ^ 2.0 2.1 脫脫. 宋史本紀第十三英宗. 维基文库.「〔嘉祐〕八年,仁宗崩。夏四月壬申朔,皇后傳遺詔,命帝嗣皇帝位。……治平元年春正月丁酉朔,改元。……〔四年正月〕丁巳,帝崩于福寧殿。」
- ^ 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 维基文库.「治平元年春正月丁酉朔,改元。」
- ^ 徐松. 宋會要輯稿禮五十四. 维基文库.「嘉祐九年正月一日,詔曰:『朕以眇躬,獲承洪緒,涉道猶淺,燭理弗明,大懼菲沖,罔克負荷,深惟抑畏,曷敢荒寧!然而仰憑社稷之靈,俯賴股肱之助。先帝至德,遺惠結於人心;列聖重光,流澤長於世祚。所以自新庶政,甫陟逾年,中外乂寧,風雨時若。惟《春秋》之正始,蓋歷代之通規。獻歲發春,方臨於吉旦;開元易紀,祇率於舊章。宜改嘉祐九年為治平元年。』」
- ^ 5.0 5.1 脫脫. 宋史本紀第十四神宗一. 维基文库.「〔嘉祐〕四年正月丁巳,英廟崩,帝即皇帝位。……熙寧元年春正月甲戌朔,日有食之。詔改元。」
- ^ 徐松. 宋會要輯稿禮五十四. 维基文库.「英宗治平五年正月一日,詔曰:『……宜自正月一日改治平五年為熙寧元年。』」
深入閱讀编辑
- 李崇智. 中國歷代年號考.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
- 鄧洪波. 東亞歷史年表.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劃. 2005年3月 [2021-11-17]. ISBN 978986000518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8-25).
前一年號: 嘉祐 |
北宋年号 | 下一年號: 熙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