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演習
漢光演習為中華民國以全國性防衛作戰的軍事演習,假想敵一般認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漢光演習於1984年首度舉行,代號為「漢光一號演習」,由時任參謀總長郝柏村上將主持;之後年年舉行,僅號次有所更動。
為建立全民防衛動員體系,落實全民國防理念,實施動員準備,保障人民權益,中華民國政府於2001年11月14日頒定《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作為建構全民防衛動員機制的法源依據。
目录
- 1 發展
- 2 歷年演習
- 2.1 1984年,漢光1號
- 2.2 1996年,漢光12號
- 2.3 1997年,漢光13號
- 2.4 1998年,漢光14號
- 2.5 1999年,漢光15號
- 2.6 2000年,漢光16號
- 2.7 2001年,漢光17號
- 2.8 2002年,漢光18號
- 2.9 2003年,漢光19號
- 2.10 2004年,漢光20號
- 2.11 2005年,漢光21號
- 2.12 2006年,漢光22號
- 2.13 2007年,漢光23號
- 2.14 2008年,漢光24號
- 2.15 2009年,漢光25號
- 2.16 2010年,漢光26號
- 2.17 2011年,漢光27號
- 2.18 2012年,漢光28號
- 2.19 2013年,漢光29號
- 2.20 2014年,漢光30號
- 2.21 2015年,漢光31號
- 2.22 2016年,漢光32號
- 2.23 2017年,漢光33號
- 2.24 2018年,漢光34號
- 2.25 2019年,漢光35號
- 3 重大意外
- 4 參見
- 5 參考資料
發展编辑
中美聯合軍事演習编辑
漢光演習前身為中華民國國軍與美軍顧問團的「中美聯合軍事演習」,參與演習的軍隊為位於中華民國國軍、美國海軍艦隊與美軍顧問團成員。
實施徵兵制與後備軍人制度的中華民國,聯合演習成員除了參演現役軍人外,也涵蓋預備役。聯合軍演依例每年舉行,中華民國國軍並在同時間舉行所謂南北軍團,以「反攻大陸」攻擊型態為主的全國「師對抗」。
漢陽演習编辑
1979年1月,中國與美國關係出現轉折,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而與中華民國斷交,因此每年舉行之聯合軍演隨著《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廢止而終止。為因應此情況,中華民國國軍於1979年8月首次單獨進行全國性作戰演習,代號為「漢陽演習」。
延續聯合軍演的漢陽演習雖照例舉行,不過因為參謀總長宋長志上將任內的三軍並不協調而違背實際軍事現實,所以並無顯著績效。1981年12月,陸軍總司令郝柏村上將接替海軍出身的宋長志上將就任參謀總長後,開始擴大漢陽演習內容,並將形態從攻擊調整為防衛。
歷年演習编辑
1984年,漢光1號编辑
經過3年的調整和部署後,1984年新型態的中華民國軍事演習上陣,其代號則從「漢陽演習」更名為「漢光演習」。「漢光」本意為 「大漢光復」,而內容則從原本的「攻擊師對抗」性質改為「全國性實兵防衛作戰演習」,而首次的新型態漢光演習則命名為「漢光一號演習」。「漢光」為中華民國國軍常用代號,顯示1980年代初期的中華民國政治氣氛;而此代號並於日後依循沿用,僅在號次依序增加。
首度漢光演習於1984年6月23日舉行,地點為澎湖。爾後,漢光演習每年舉行一次,演習天數約在數天至數週;至於演習區域,則是在數個軍團戰區按年度輪流進行。1980年代中期開始,常態的漢光演習成為國軍作戰層次最高、演習戰情最複雜、參演人力兵員最多、科目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三軍聯合攻防作戰系列演習。
1996年,漢光12號编辑
1997年,漢光13號编辑
1998年,漢光14號编辑
1999年,漢光15號编辑
2000年,漢光16號编辑
2001年,漢光17號编辑
2002年,漢光18號编辑
2003年,漢光19號编辑
- 9月4日在蘇澳利澤簡海岸舉行三軍聯合攻擊演練。參與軍備:F-5戰鬥機、M-48H戰車
- 8月蘇澳利澤簡海岸。參與軍備:AH-1W、OH-58D、成功級巡防艦、陽字號驅逐艦、鷹式飛彈、天頻車
- 兵推內容:中國人民解放軍利用演習,集結兵力,進犯台灣,共機快速接近本島,鷹式飛彈,啟動制空聯合作戰。成功級巡防艦防空飛彈,同時發射。
2004年,漢光20號编辑
2005年,漢光21號编辑
2006年,漢光22號编辑
台灣解嚴後,漢光演習不再成為軍事機密,大量媒體均予以報導。2006年7月,仍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為假想敵的漢光二十二號演習於宜蘭舉行。此次演習的特點是首次模擬解放軍成功登陸蘭陽平原與宜蘭市區,並與駐守宜蘭的後備旅展開城鄉防禦戰鬥;此外在蘇澳利澤簡海岸,也有如往常的陸海空三軍聯合對抗登陸部隊的防衛操演與防駭演練,而F-16、幻象2000、紀德艦等整修過的武器與裝備也均有參加演 習。在此演習過程中,相關官員表示:「一旦解放軍從蘭陽平原登陸,為避免解放軍從雪山隧道直入台北政經中心,國軍屆時必將炸毀雪山隧道口,封閉並阻絕敵軍入侵,待擊退敵軍後再行復原使用。」
2007年,漢光23號编辑
- 電腦兵棋推演
- 以「前瞻2012年臺海情勢可能的發展與變化」作為想定。
- 由國防大學教官擔任攻擊軍。
- 採取「階段管制、開放用兵」的統裁方式。
- 以24小時、連續5天4夜方式實施。
- 實兵操演驗證
- 演習時間:5月實施。
- 演習地點:在本島、外島,以及海、空域訓練場。
- 演習編組:由部長擔任統裁官,總長(含)以下的人員擔任各相關的指揮官與參謀,並全程進行參演。
- 演練方式:以全年的作戰演訓指導,在同一個想定架構下,採取「全軍、分區、同時」對抗方式實施演練,並結合「同心」、「萬安」等演習,以強化後備動員的整備戰力,操演全程置重點於「聯合戰力保存、聯合截擊與聯合國土防衛」。
4月24日,中華民國國防部宣佈「漢光二十三號」演習電腦兵棋推演結果,顯示登陸台灣的共軍全數遭國軍殲滅,但台灣西部重要軍事設施亦遭到解放軍飛彈重創,同時凸顯反潛、反飛彈能量不足。這也是國防部首度證實擁有地對地戰術飛彈。[1]
2008年,漢光24號编辑
2008年6月1日,中華民國國防部宣佈「漢光二十四號」演習於同年的6月22日至6月27日舉行電腦兵棋推演,實兵驗證時間為9月22日到9月26日。電腦兵推以2009年解放軍對台灣的假想攻擊。
兵棋推演中解放軍動用16萬軍隊對台灣執行全面性狙擊攻擊,共軍第一天即突破國軍海、空防禦,國軍為了阻絕解放軍的攻台速度,則以炸毀雪山隧道、臺灣高鐵及部分高速公路橋樑,做為防禦;兵推第二天因兵力不足讓解放軍成功登陸中南部;兵推第三天國軍展開反攻,成功圍殲中南部登陸之解放軍結束兵棋推演。
經過約一年時間深思熟慮,2009年決心首次推動「QDR」四年一期檢討機制,為近年罕見國防部所推動之重大政策。
2009年,漢光25號编辑
2010年,漢光26號编辑
中華民國國軍「漢光二十六號電腦輔助兵棋推演」2010年7月19日起舉行五天,今年提升對抗層級,由國防大學校長金乃傑上將擔任攻擊軍(解放軍)司令員,納編各軍種司令部教準部進行攻擊;防衛軍(國軍)則由參謀總長林鎮夷上將率領國軍官兵參演,國軍以2010年的編裝及武器系統,迎戰共軍一千五百多枚導彈的飽和攻擊,及解放軍的三棲進犯。
漢光26號演習國軍飛彈性能
- 地對地中程飛彈:射程2000公里,可攻擊三峽大壩、二炮基地(負責對台導彈)等政經重點單位
- 巡弋飛彈(雄風二E巡弋飛彈):射程800公里,可攻擊上海及東南沿海等地機場及二炮基地
- 陸基型的超音速雄三反艦飛彈:射程250公里,可封鎖台灣海峽,並攻擊解放軍軍艦
漢光26號電腦兵推資訊
- 時間:2010年7月19日至7月23日
- 攻擊軍首腦:國防大學校長金乃傑(二級上將)
- 防衛軍首腦:參謀總長林鎮夷(一級上將)
- 兵推地點:國防部兵棋暨模式模擬中心(衡山指揮所)
- 兵推內容:攻擊軍模擬中國人民解放軍在2011年對台灣發動猝然攻擊,防衛軍模擬國軍部隊立即展開台澎防衛作戰。
2011年,漢光27號编辑
參謀總長林鎮夷上將於2011年4月11日清晨下達「電光(緊急召回)」、「捷報(指揮所開設)」演習後,國軍各作戰區即展開一連五天軍事演習。
漢光二十七號將從4月11日的戰力保存、4月12日的聯合防空、4月13日的聯合截擊及14日、15日的聯合國士防衛作戰等進行實兵驗證,並演練情資整合、無人航空載具攻擊、防護(不對稱作戰)等。
日期 | 時間 | 地點 | 操演項目 |
---|---|---|---|
2011年4月12日 | 14:00至傍晚 | 新北市淡水河口 | 陸軍關渡地區指揮部執行河口防護演訓 |
2011年4月13日 | 05:00至10:00 | 中山高速公路台南麻豆段 | 空軍二代戰機起降演訓 |
2011年4月13日 | 16:00至19:00 | 陸軍楊梅高山頂營區 | 陸軍機械化步兵第二六九旅執行跨區作戰增援 |
2011年4月14日 | 05:00至10:00 | 屏東加祿堂海邊 | 聯興操演:海軍陸戰隊登陸 |
2011年4月14日 | 08:00至10:00 | 空軍台中清泉崗基地 | 聯雲操演:空降及反空降演習 |
2012年,漢光28號编辑
2012年4月16日至20日舉行「漢光二十八號」兵棋推演。
2013年,漢光29號编辑
- 演習時間:4~7月
- 階段:
- 實彈射擊:
- 射擊時間:4月17日上午
- 射擊區域:澎湖五德地區及澎南海空域
- 焦點武器: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統
- 陸海空三軍:
- 陸軍:9台發射車攻擊9波,射程30公里,共81枚火箭彈,約在20公里外海上對敵造成大範圍殺傷。岸上則是以155榴砲、105榴砲、标枪反坦克飞弹進行集火射擊,並發射火焰干擾絲,嚇阻敵方船團逼近。[2]
- 空軍:自製IDF、F-16、F-5E戰機,AH-1W與OH-58D攻擊直升機,進行空中火力壓制作戰,先後炸毀敵軍船團。註:Mirage2000
- 海軍:成功級艦組、錦江級巡邏艦、鄭和艦和錦江級巡邏艦編成打擊支隊,並且以海軍光六飛彈快艇和76快砲連續射擊,攻擊共軍兩棲登陸船團及護衛艦,並成功摧毀敵艦。
- 兵推內容:
- 澎湖县:假想澎湖的重要軍政據點遭解放軍以彈道飛彈、戰機攻擊後,解放軍突破防線,登陸船團企圖從澎湖本島南方海灘登陸,陸軍澎湖防衛指揮部戰車部隊隨即展開反擊,台灣本島並跨海增援F-16戰機和經國號戰機,對解放軍進行空海炸射。陸軍則派遣AH-1W超級眼鏡蛇攻擊直升機跨海增援;海面則由成功級巡防艦和錦江級巡邏艦以七六艦砲殲滅解放軍殘存犯台兵力。[2]
- 淡水河口:陆军第298旅充当假想敌在淡水河口登陆,陆军关渡地区指挥部机械化步兵营接获命令,进入炮位对河口进行火力覆盖,有效迟滞敌人登陆。
- 臺北都会區:4月18日,海軍陸戰隊接获命令对城镇地区的假想敌展开反击。
- 新竹地区:4月18日,空军新竹基地守备部队、陆军航空特戰指挥部及空军第439、499联队,对假想敌空降作战予以反制,检验部队反空降、反突袭战力。[3]
2014年,漢光30號编辑
- 演習時間:5~9月
- 階段:
- 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5月)
- 實兵演練(9月15號)
2015年,漢光31號编辑
中華民國國防部為紀念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70週年,特別結合漢光演習於7月4日在新竹湖口基地舉行「國防戰力展示」,由總統馬英九親自檢閱。
2016年,漢光32號编辑
國防部規劃中華民國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少將指出演習實兵演練規劃於8月22至26日實施。漢光32號演習將會首次將軍種對抗納入,在10月份供總統蔡英文親自校閱,屆時包括海軍艦隊海上海強操演實兵對抗,空軍聯隊戰機空中天龍操演實兵對抗,及陸軍聯兵旅長青操演實兵對抗[4]。
2017年,漢光33號编辑
2017年5月22日至26日,為期5天的實兵軍演。25日在澎湖舉行三軍聯合反登陸作戰操演。
2018年,漢光34號编辑
2018年4月30日至5月4日舉行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5月22、23和29、30日九鵬地區進行火砲試射,將於6月4日開始至6月8日,舉行實兵實彈演習,共計5天4夜。
2019年,漢光35號编辑
2019年4月22日至4月26日舉行第一階段的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共計5天4夜。第二階段的「實兵演習」,則將於5月27至5月31日(共計5天4夜)執行,由三軍部隊採聯合實兵對抗模式,本島、外島、海上、空中兵力,都要參演;本次亮點,在5月28日上午於國道一號彰化戰備道路段進行「戰備跑道起降」演習,當天,配合海軍「62特遣隊」5月29日在花蓮外海的海空聯合組合實兵演習,並模擬反戰機、反飛彈的威脅,天弓二型與天弓三型飛彈車進駐蘇澳[5]。另在5月30日上午於屏東滿豐射擊場進行「聯合反登陸作戰」。
重大意外编辑
參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漢光演習 |
- ^ 許紹軒.漢光兵推 岸置飛彈壓制中國攻擊.自由電子報.2007-04-25.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4-27.
- ^ 2.0 2.1 吳明杰.雷霆兩千火箭 外島首度開轟.自由電子報.2013-03-27.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3-29.
- ^ 尖端军事杂志社. 尖端科技345期. 台湾. 2013.
- ^ 王烱華.迎新總統 史上規模最大漢光演習10月登場.蘋果日報.2016-03.08
- ^ 李忠衛. 漢光演習/模擬反戰機、反飛彈威脅 天弓飛彈進駐蘇澳. 公民新聞. 2019-05-29.
- ^ 呂炯昌.海軍誤殺平民非首次 1994年曾擊落拖靶機造成4死.NOWnews今日新聞.2016-07.01
- ^ 7.0 7.1 7.2 墜機處鄰社區 險成「大炸彈」.蘋果日報.2007-05-12
- ^ 萧师言, 郭媛丹, 林鹏飞. 岛内汉光军演F-16坠毁,台当局被批:要死自己死,别拉大家垫背!. 环球网. 2018-06-05 [2018-06-05].
- 羅添斌、許紹軒.蘭陽難守 防借道直入大台北.自由電子報.2016-06-20
- 台軍“漢光22號”演習7月20日在宜蘭正式展開.人民網.2006-07-10
- 漢光兵推逆轉勝 被批“太假啦!”.中國評論新聞網.200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