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稅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1月19日) |
物業稅、房地產稅、不動產稅是政府向地產物業徵收的一種財產稅,通常向物業的業主或租戶等使用者徵收。負責徵收物業稅的政府機構可能會對物業進行估值,並以物業價值的一個百分比作為應繳的物業稅額。世界各國徵收物業稅的方式及稅率各有不同,比如德国目前会根据一个历史上的平均价格数据和地方政府的乘数来收取物业税[1]。
中國大陸的物業稅编辑
在中国大陆,物業稅是一種新生事物,它跟現行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土地增值稅以及土地出讓金等都各有異,也有同。物業稅定義還在學術探討階段。[2]1986年9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2011年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修订[3]。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4]。
香港的物業稅编辑
根據香港《稅務條例》第112章,第5B條《物業稅的徵收》,香港的物業稅(英語:property tax)是一種直接稅的入息稅,業主只是持有香港物業是不會被課稅,除非物業被租出而產生的代價收入,是課稅年度該代價收入的八成淨金額(即是“應評稅淨值”)將被課物業稅。另外,香港還有差餉、地稅或地租(視乎適用條例)兩種物業稅項。
台灣的物業稅编辑
在台灣,物業稅包括房屋稅、地價稅、土地增值稅、契稅以及奢侈稅等。
房屋稅编辑
房屋稅在台灣屬於地方稅,由地方政府課徵,房屋稅是對房屋所有人在持有期間所課徵的財產稅,課稅範圍包括房屋及附屬於該房屋並增加其使用價值之建築物。所謂的房屋,除一般通稱的房屋外,尚包含其他形狀特殊而供住宅、工作、營業等固定於土地上的建築物在內,如夾層房屋及各種形狀之散裝倉庫、油槽及加油亭等均是,稅率根據用途(自住、住家用途、營業用途),以及持有戶數而有所不同。
- 房屋稅 = 房屋課稅現值 * 稅率
- 房屋課稅現值 = 核定單價 × 面積 ×(1 - 折舊率 × 折舊年數)× 街路等級調整率(地段率)
- 核定單價 = 標準單價 ×(1 ± 各加減項之加減率)± 樓層高度之超高或偏低價
地價稅编辑
美国的房產稅编辑
每年需要缴纳的基本税费有:房产税、物业费、房屋保险费,且因为房屋所在的地区、房屋物业类型等因素而有不同。
参見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 ^ 在德国买房进行房地产投资的正确姿势 - 财富德国 德国房产投资. 财富德国. 2019-08-05 [2020-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中文(中国大陆)).
- ^ 中国征物业税关注三问题 可能买得起房住不起. 中国新闻网-河北新闻. 2005年11月25日 [2017-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5).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 [2021-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3).
-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 [2021-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