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
独龙族(獨龍語:Tvrung vcvng,宽式IPA:/tə³¹ruŋ⁵³ ə³¹tsəŋ⁵³/,音“得戎呃赠”)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总人口7310人(中国2020年人口普查),世居地位于高黎贡山以西,担当利卡山以东的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主要分布地区为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集中居住地在独龙江乡。独龙族是中国较小的民族,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国大陆地区)中,人数仅多于塔塔尔、赫哲、高山和珞巴,列第五十二大民族。独龙族使用独龙语,没有本民族文字。
独龙族 | |
---|---|
總人口 | |
7310人 | |
分佈地區 | |
中國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 緬甸 | |
語言 | |
独龙语 | |
宗教信仰 | |
泛靈論、基督宗教 | |
相关族群 | |
怒族 |
历史
编辑独龙族的先民与古代氐羌原始族群的关系极为密切,是古代氐羌原始族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元一统志》“丽江路风俗”条说:“丽江路,蠻有八种,曰磨此、曰白、曰罗落、曰科闷、曰峨昌、曰撬、曰吐蕃、曰卢、参错而居。”“撬”为“俅”字的同声异写,二十世纪五十年以前,俅(撬)族居住地区的河流称为俅江或俅地,贡山西部的独龙江上游则至今仍称俅江,元朝时期俅(撬)族正是居住在俅江流域一带,后来逐渐南移至下游的独龙江流域。清代道光《云南通志》、雍正《云南通志》、乾隆《丽江府志略》等志书中,也都可以找到相互印证的史料,且对独龙族的生产、生活也都作了较为真实的反映。辛亥革命后,独龙河划归菖蒲桶殖边公署统辖,1918年菖蒲桶殖边公署改为菖蒲桶行政委员会公署,1933年又改为贡山设治局,并先后在独龙河设立公安局和区公所。随着“殖边公署”的设立,殖边队的进入,“开宠放雀”政策的推行,仙地的一些汉、白、纳西族商人、手工匠和农民也相继来到贡山,开道路,办学校,兴商旅,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贡山的兴盛发展。1950年4月18日,贡山县政府正式成立,1956年10月1日成立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1][2]。
独龙族人口分布
编辑地区 |
总人口 |
独龙族 |
占独龙族 人口比例(%) |
占地区 少数民族 人口比例(%) |
占地区 人口比例(%) |
---|---|---|---|---|---|
合计 | 1,245,110,826 | 7,431 | 100 | 0.0071 | 0.00060 |
31省份合计 | 1,242,612,226 | 7,426 | 99.93 | 0.0071 | 0.00060 |
西南地区 | 193,085,172 | 6,152 | 82.79 | 0.0171 | 0.00319 |
华北地区 | 145,896,933 | 377 | 5.07 | 0.0043 | 0.00026 |
华东地区 | 358,849,244 | 330 | 4.44 | 0.0132 | 0.00009 |
中南地区 | 350,658,477 | 240 | 3.23 | 0.0008 | 0.00007 |
东北地区 | 104,864,179 | 224 | 3.01 | 0.0021 | 0.00021 |
西北地区 | 89,258,221 | 103 | 1.39 | 0.0006 | 0.00012 |
云南 | 42,360,089 | 5,884 | 79.18 | 0.0416 | 0.01389 |
内蒙 | 23,323,347 | 190 | 2.56 | 0.0039 | 0.00081 |
辽宁 | 41,824,412 | 169 | 2.27 | 0.0025 | 0.00040 |
重庆 | 30,512,763 | 129 | 1.74 | 0.0065 | 0.00042 |
山西 | 32,471,242 | 127 | 1.71 | 0.1231 | 0.00039 |
山东 | 89,971,789 | 100 | 1.35 | 0.0158 | 0.00011 |
安徽 | 58,999,948 | 99 | 1.33 | 0.0249 | 0.00017 |
贵州 | 35,247,695 | 82 | 1.10 | 0.0006 | 0.00023 |
湖南 | 63,274,173 | 66 | 0.89 | 0.0010 | 0.00010 |
广东 | 85,225,007 | 64 | 0.86 | 0.0050 | 0.00008 |
黑龙江 | 36,237,576 | 55 | 0.74 | 0.0031 | 0.00015 |
四川 | 82,348,296 | 51 | 0.69 | 0.0012 | 0.00006 |
新疆 | 18,459,511 | 51 | 0.69 | 0.0005 | 0.00028 |
福建 | 34,097,947 | 47 | 0.63 | 0.0081 | 0.00014 |
河南 | 91,236,854 | 44 | 0.59 | 0.0039 | 0.00005 |
甘肃 | 25,124,282 | 37 | 0.50 | 0.0017 | 0.00015 |
河北 | 66,684,419 | 36 | 0.48 | 0.0012 | 0.00005 |
江苏 | 73,043,577 | 35 | 0.47 | 0.0135 | 0.00005 |
广西 | 43,854,538 | 28 | 0.38 | 0.0002 | 0.00006 |
湖北 | 59,508,870 | 21 | 0.28 | 0.0008 | 0.00004 |
上海 | 16,407,734 | 19 | 0.26 | 0.0183 | 0.00012 |
海南 | 7,559,035 | 17 | 0.23 | 0.0013 | 0.00022 |
天津 | 9,848,731 | 16 | 0.22 | 0.0060 | 0.00016 |
江西 | 40,397,598 | 16 | 0.22 | 0.0127 | 0.00004 |
浙江 | 45,930,651 | 14 | 0.19 | 0.0035 | 0.00003 |
陕西 | 35,365,072 | 9 | 0.12 | 0.0051 | 0.00003 |
北京 | 13,569,194 | 8 | 0.11 | 0.0014 | 0.00006 |
西藏 | 2,616,329 | 6 | 0.08 | 0.0002 | 0.00023 |
青海 | 4,822,963 | 6 | 0.08 | 0.0003 | 0.00012 |
吉林 | 26,802,191 | ||||
宁夏 | 5,486,393 | ||||
现役军人 | 2,498,600 | 5 | 0.07 | 0.0045 | 0.00020 |
习俗
编辑独龙族旧称“俅人”。独龙族女子年龄到12-13岁时,要纹面(獨龍語:bvngtuq ru,宽式IPA:/bək⁵⁵tuʔ⁵⁵ ru⁵⁵/),此习俗在1966年之后,逐渐废除。
飲食
编辑獨龍族習慣一日兩餐。早餐以青稞炒麵或燒烤洋芋為主;多用玉米、稻米或小米做成的飯作為晚餐,不時也將各種野生植物(野山藥、野板栗等)的塊根磨成澱粉做成糕餅或粥來食用。再用水漂洗2—3天以去掉苦味,經過日哂後搗成粉後收藏供日後隨時食用。當地的樹中的植物阿吞和董棕,在長成之後,木質就會變成澱粉。在食用時先將莖咂碎,然後放在用水浸泡,用過濾後得到的澱粉,加入蜂蜜,拌勻後做成甜食。
獨龍族保留很多古樸的烹調方法,最常見的是用一種特製石板鍋烙熟的石板粑粑。烙制石板粑粑時,多選用阿吞或董棕樹澱粉,用鳥蛋和成糊狀,然後倒在燒熱的石板鍋上,隨烙隨食,別具風味。獨龍族日常菜肴有園圃種植的洋芋、豆莢、瓜類,也有採集的竹葉菜、竹筍及各種菌類,食用時通常都是配上野蒜、食鹽和辣椒後一鍋煮熟而食。冬季獨龍族地區的狩獵旺季是冬季,冬天主要的肉食是野牛肉。食用野牛肉時,都先把牛肉煮乾,然後微火烘烤,搗成絲狀,切成小塊或做成肉鬆,密封在竹筒內隨身攜帶或保存。
特色食品
编辑獨龍江盛產各種魚類,其魚皮厚鱗細。獨龍族族人多將魚烤制或煎焙後蘸調料吃,烤制後的魚常作為下酒的小菜。蜂蛹是獨龍族最講究的菜肴,據說獨龍族百歲老人較多與常食蜂蛹有關。一般每個家庭都會有數個火塘,每個子女結婚後便增加一個火塘,做飯各個火塘輪流做飯。
節慶和禮儀
编辑獨龍族過去的宗教信仰尚處在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萬物有靈階段,既使是唯一的年節(獨龍語:卡雀哇 )也是和宗教聯繫在一起的。
卡雀哇
编辑過卡雀哇于每年冬臘月的某一天舉行(各地時間不一)。節期的長短常常以食物準備的多寡而定。通常為期二天或四、五天。年節期間最隆重的祭祀活動是“剽牛祭天”。剽牛時先由年節主持人將牛拴在木樁上,然後由年輕女子在牛背上披蓋麻布毯,給牛角是挂珠鏈,擺好祭品,點燃松明和松樹毛(松葉),最後由一名父母雙全的青年男子,用鋒利的竹矛將牛刺死,然後就地將牛肉切割,當即用大鍋煮食。
節日期間所有的獨龍族都要以家族為單位,互相問候,共同祝賀。獨龍族民間互相邀請的方式十分獨特,通常都是用一塊木片做為邀請對方的請柬,屆時要把木片送到要邀請的客人家,在木片上刻有幾道缺口就表示幾天後舉行宴請儀式。被邀請的客人要攜帶各種食品以表示答謝。客人進入寨門後,要先與主人共飲一筒酒,然後落座聚餐,並觀賞歌舞助興。入夜後男子在火塘邊喝酒念祝詞,然後將酒碗拋在廣塘上的竹架上,以碗口朝天為吉兆。有的寨子在宴請的第二天,還要舉行射獵慶典,並用蕎麥麵拌蜂蜜捏出各種動物的頭,在日出時供奉在屋後的坡地上,然後青壯年射手持弓箭射事先擺好的靶子,最後把用蕎面製作的祭品分送給圍觀的人。
婚禮
编辑婚宴時獨龍族多以殺豬、殺雞置酒待客。婚後每當婦女生一個孩子,女婿都要送岳父一頭牛或一件其他東西如鐵鍋、一把刀等表示感謝。獨龍族性情淳厚,即使路上相逢,也要置酒相待,認為有飯不給客人吃,天黑不留客人住,是一種見不得人的事。凡建屋蓋房,婚喪嫁娶,都要主動相助,遇獵物或殺豬宰牛,都要邀請遠親近鄰聚餐,並在聚餐結束後主動饋贈禮品。
殯儀
编辑獨龍族族人大多將先人土葬,死後的當天,村裏的人及親戚都要送酒、雞、糧食等以示哀悼,一般次日送葬,第三天便由死者家屬領村人到自家倉庫當場開倉煮酒,一起共用。有的還會殺豬待客,以示酬謝村人的關心。屆時,家屬成員及親友也送去禮物,這種治喪酒席,通常從下午開始,一直到深夜,酒席中要不斷地分給死者一份,同時村中老人也做些食品到死者家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