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政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2月15日) |
王延政(閩東語:Uòng Iòng-céng;?-951年),五代十国時期閩國最後一位君主,也是殷国唯一君主。闽太祖王審知的儿子,在王审知的儿子和养子中排行第十三,人稱“十三郎”[1]。王延翰、王延鈞、王延羲之弟,王延羲在位時任建州刺史。
闽天德帝 | |||||||||
---|---|---|---|---|---|---|---|---|---|
統治 | 943年二月-945年10月2日 | ||||||||
出生 | ? | ||||||||
逝世 | 951年 | ||||||||
安葬 | |||||||||
王后 | 张皇后 | ||||||||
子嗣 | 子: 王继沂、王繼成(一说侄子)、王繼昌(一说侄子)、王繼達、王繼元、王繼重、王繼晉、王繼禎 | ||||||||
| |||||||||
政权 | 殷国、闽国 | ||||||||
父親 | 閩太祖 |
生平编辑
由於王延羲繼位後,驕傲奢侈,荒淫無度,猜忌宗族,王延政因此多有規勸,然而王延羲反而回信怒罵,又派人探聽王延政的隱私,二人因此結怨。閩國永隆二年(940年)王延羲攻建州,開啟了閩國內戰,二人於數年爭戰中互有勝負。
永隆三年(941年)二人短暫休兵,王延政被王延羲封為富沙王,惟不久又重啟戰端。永隆五年(943年)二月,王延政於建州稱帝,國號殷,改元天德。王延政是中國正史記載的稱帝者中擁有領土最小的,僅領有一州六縣,被称作“五縣天子”。王延政與王繼鵬、王延羲一樣橫徵暴斂,因此人民生活困苦。
永隆六年闰十二月廿九·丁酉(945年2月14日),朱文進、連重遇殺王延羲,朱文進自稱閩主。王延政遂出兵討伐,而朱文進、連重遇尋為部下所殺。天德三年(945年)正月,諸臣請王延政還都福州並恢復閩國國號,惟當時南唐大軍已趁閩國內亂時壓境,只好任命姪兒王繼昌出鎮福州,並派黃仁諷協助王繼昌。但黃仁諷受李仁達慫恿,殺死王繼昌。王延政知道福州发生政变后,族誅黃仁諷一家,並派張漢真領水軍討伐福州。八月廿四·丁亥(10月2日),建州城陷,王延政投降,閩國亡。
王延政後來被送往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帝李璟封他為羽林大將軍;南唐保大五年(947年)改封為鄱陽王;保大九年(951年),再改封為光山王,不久過世,被追贈為福王,諡號恭懿。
家庭编辑
兄弟编辑
皇后编辑
子女编辑
子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 《南平地方志·卷四十九 人物·王延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前任: 新头衔 |
殷国君主 943年二月-945年正月 |
繼任: 无 (改国号为闽) |
前任: 朱文進 |
閩國君主 945年正月-945年10月2日 |
繼任: 无 (政权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