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洙 (北宋)
王洙(997年-1057年)字原叔、源叔、尚汶,應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北宋藏書家、目錄學家。
父王礪。幼年聰穎,博學強記,遍覽方技、術數、陰陽、五行、音韻、訓詁、書法等,無書不讀,學問成家數。仁宗天聖進士,因郭稹所連累,兩人俱罷,再舉,中甲科,補舒城縣尉。出知濠、襄、徐、毫等州。任翰林學士時,於館閣時偶然發現蠹簡中有張仲景之《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為傷寒,中卷論雜病,下卷载其方。經由諸臣校訂,以杂病、饮食、禁忌编成《金匮要略》二十篇。晚喜隸書,尤得古法[1]。至和元年(1054年)九月,為翰林學士。三年(1056年),改侍讀學士兼侍講學士。嘉祐元年(1056年)以病卒[2],諡曰文,累官至尚書吏部郎中,階朝散大夫,勳輕車都尉,爵開國伯,食邑五百戶。編有《杜工部集》二十卷[3]。歐陽修稱其為人「公為人寬厚樂易,孝於宗族,信於朋友,諸孤不能自立者,皆為之嫁娶。」其子王欽臣,賜進士。
注釋编辑
參考書目编辑
- 《宋史·王洙傳》
- 《翰林侍讀侍講學士王公墓誌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