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亭(1904年2月15日—1992年9月11日),字绍庄,号雅轩直隶安肃河北省徐水县商庄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学家。

王竹亭
中国地方铁路协会副会长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04年2月15日
河北省徐水县
逝世1992年9月11日
北京
籍贯河北省徐水县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业高级工程师

生平 编辑

民国时期 编辑

1919年,考入了保定育德中学。1923年毕业后,又考上了天津北洋大学名列第二、北京工业大学名列第一、北京师大亦名列前茅。但因家庭困难,均未入学。同年为获取公费,他考入北京交通大学二年制俄文专科班,专修俄文。1925年,考入中苏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铁道工程。1929年,中俄铁路招考俄文翻译,成绩名列第二。1930年,因学习优异毕业,留校任教。1932年,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次年获工程硕士学位,在巴爾的摩與俄亥俄鐵路实习。1933年,留学德国柏林高等工科学校,随铁路选线设计专家密勒博士进修。因不满1935年希特勒上台后的德国种族歧视政策,1935年终止学业回国,回国参与国内铁路选线[1]

经当时中华民国铁道部叶恭绰推荐,到粤汉铁路株韶段工程局工作。从1935年起,到1941年间,先后在粤汉铁路株韶段、川湘铁路筹备处、京赣铁路、天成铁路、綦江铁路、宝天铁路等工程局工作。由于精通俄文、英文、德文,他被局长淩鸿勋举荐担任副工程司、正工程司、工程分段段长、测量领队。1941年,王竹亭受铁道部委任,筹划西北大铁路的测量、设计工作[2]。1941年后,到西北公路甘新公路、南疆公路等工作,历任科长、处长、总工程师等职。1945年,因赶修南疆公路有功,被授予“景星勋章”。

1945年8月14日,中華民國国民政府苏联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約》与《中华民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定》[3],中东铁路和旧南满铁路两线,改称中国长春铁路,简称“中长铁路”,成立了中长铁路理监事会,由中苏共同经营,以30年为期,期满后无条件全部归中国政府接管。业务“仅由中国政府派定之副局长在沈阳负责办理。”1945年9月22日在长春成立了中国长春铁路公司理事会,苏方代表加里宁中将。10月11日,东北行营进驻长春,行营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張嘉璈任中长铁路理事长。1945年12月,国民政府派王竹亭为中长铁路局中方副局长,另有国方职员10人到哈尔滨参加中长铁路局管理工作。[4]。1946年4月下旬,王竹亭随苏军撤离哈尔滨,后在沈阳成立中长铁路副局长办公处,办理国军接收区域内的中长线的运输事宜。1948年,中长铁路局代局长王竹亭在台湾参加中国工程师年会后,选择回到北平,保护中长路财产,准备向人民政府交接。1949年2月初北平和平解放后,由于王竹亭能够按照党的要求妥善地办理了中长铁路移交手续,受到中央军委铁道部“移交出力,保管有功”的嘉奖,并于1949年2月20日,出席了董必武、叶剑英等领导为北平民主人士举办的宴会。铁道部副部长武兢天亲自拜访,王竹亭欣然接受[1]

人民共和国时期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派王竹亭到铁道部任职。1950年9月至1953年1月,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铁路干线工程局副局长。1951年,赴西北干线铁路工程局,任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分管工程计划,技术设计天兰铁路宝天线行车事宜。领导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条干线铁路的建设工作。1952年9月29日,天兰铁路正式通车。王竹亭荣获通车奖。

1953年,应邀调任唐山铁道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5]。1959年,任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教授。1984年,当选为中国地方铁路协会副会长,同年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继续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92年9月11日,王竹亭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6]

著有《铁路选线及计划学》、《铁路设计》、《铁道工程》等著作,主编有《铁路辞典》。

参考 编辑

  1. ^ 1.0 1.1 徐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徐水文史资料 第1辑. 1989年1月: 57–58. 
  2. ^ 周川主编.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人物辞典.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2年1月: 38. ISBN 978-7-5334-5607-8. 
  3. ^ 中华民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定. [2020-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4. ^ 姚崧龄编著. 张公权先生年谱初稿 上.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10月: 595. ISBN 978-7-5097-4790-2. 
  5. ^ THE HIT PEOPLE,哈工大校友总会,哈工大报编辑部编. 哈工大人 2008.2 总第13辑.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 264. ISBN 978-7-5603-1821-9. 
  6.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工程技术编 交通卷.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5年8月: 269. ISBN 7-113-01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