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纪兰
申纪兰(1929年12月-),女,汉族,山西省平顺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劳动模范,正厅级干部,從1954年當選第1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開始,连续13届当选中國人大代表[1]。
申纪兰 | |
---|---|
![]() | |
第一至十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
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 刘少奇→朱德→宋庆龄(代理)→叶剑英→彭真→万里→乔石→李鹏→吴邦国→张德江→栗战书 |
常务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 | 宋庆龄→林伯渠→彭真→董必武→宋庆龄→陈丕显→习仲勋→田纪云→王兆国→李建国→王晨 |
常务委员会秘书长 | 彭真→刘宁一→姬鹏飞→彭真→杨尚昆→王汉斌→彭冲→曹志→何椿霖→盛华仁→李建国→王晨→杨振武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女 |
出生 |
1929年12月(89-90歲)![]() |
国籍 |
![]() |
政党 |
![]() |
居住地 | 山西省平顺县西沟乡西沟村 |
职业 | 村干部、全国人大代表 |
生平编辑
早期编辑
1947年,18岁的申纪兰嫁到山西省平顺县西沟乡西沟村,一直居住至今。[2]此前,1943年2月6日,李顺达在西沟村响应中共中央、毛泽东“组织起来”的号召,联络了其他六户农民,在中国较早建起了一个农业劳动互助组。他们采取劳武结合(即农业劳动同对敌武装斗争相结合)的方法,既克服困难发展生产,度过灾荒,又不耽误参军、参战、支前。此后,李顺达及其互助组连续多年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方政府的表彰。[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编辑
1950年,申纪兰联系了十多位要好的姐妹加入互助组[2]。1951年3月9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刊登了新华社播发的《保证今年农作物丰收!李顺达互助组向全国挑战——中央农业部号召奋起应战 形成爱国竞赛热潮》的报道[4][5]。由此在全中国掀起了“爱国主义生产竞赛”[6]。
1952年,上级批准李顺达组织26户农民办起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名为“西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李顺达被社员推选为社长,申纪兰被推选为副社长,该合作社民主制定了合作社章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了挖掘劳动潜力,李顺达支持申纪兰率领妇女同男人展开劳动竞赛,争取妇女同工同酬。办社当年,恰逢春旱,申纪兰组织了一个妇女小组,积极耢耙保墒,担水点种,担水浇苗,同男人一样干活。由此,妇女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争取到了同工同酬。结果该年获得大面积丰产,秋后的粮食产量比互助组时期每亩增产30多斤,由此获得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颁发的金星奖章。自此,李顺达把社名改为“西沟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7]。
西沟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社原则,使该社自成立后发展较为兴旺。比如1955年春前,副社长申纪兰所提的“发动妇女上山拾羊粪”的建议被采纳之后,所积羊粪约值1000元人民币以上。1955年毛泽东主持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1956年出版)时,收入了中共平顺县委书记李琳、新华社驻山西分社记者马明撰写的介绍该社事迹的《勤俭办社,建设山区》一文,毛泽东为此撰写按语称[8][7]:
这里说的是李顺达领导的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这个合作社办了三年,变成了一个包括二百八十三户的大社。这个社所在的地方是那样一个太行山上的穷地方,由于大家的努力,三年工夫,已经开始改变了面貌。劳动力的利用率,比抗日以前的个体劳动时期提高了百分之一百一十点六,比建社以前的互助组时期也提高了百分之七十四。合作社的公共积累已经由第一年的一百二十元,增加到了一万一千多元。一九五五年,社员每人平均收入粮食八百八十四斤,比抗日以前增加了百分之七十七,比建社以前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点一。这个社已经做了一个五年计划,实行三年的结果,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五年计划的百分之一百零点六。这个合作社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能够大量增产,为什么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不能够更加大量地增产呢?
西沟村也名扬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很长时间内,西沟村是全国地图上唯一标出的行政村[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期编辑
1953年,申纪兰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申纪兰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骑着毛驴到北京开会,投票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此后她成为唯一一位连任13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人[9][2]。她说,令她印象最深的还有1975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最后一次作政府工作报告的场景。她回忆称,“我听说周总理当时生着病,看着他那么瘦,还站在台上作报告,我一边听一边掉眼泪,我旁边的人也在掉眼泪,我们一边哭一边鼓掌。”[2]
后来,她担任过中共平顺县委副书记。1973年,出任山西省妇联主任。在出任妇联主任初期,她曾赴太原就职,但发现实在无事可做。有位新华社记者为她出主意称,主任继续当,但只在开会时来太原,平时则继续在西沟村劳动。申纪兰同他人商量后,采用了该办法,仅到妇联“坐会”,开完会后便回西沟村。[2]
此后,她长期担任山西省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西沟“金星经济合作社”社长。李顺达于1983年逝世后,申纪兰成为西沟村的精神象征。申纪兰在西沟乡很有威望,人称“申主任”。西沟乡建于1960年代的“西沟展览馆”中,展出有李顺达、申纪兰等人的事迹。[2]
媒体曾公开报道,申纪兰在2008年5月将“一生的积蓄”1万元捐赠汶川大地震灾区。申纪兰是一家注册资金五千万元的贸易公司『山西申纪兰贸易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还有一家房地产公司『申纪兰房地产开发公司』 。申纪兰的回应是:曾办过公司,钱是由村集体出的,后来转让了,她未从中赚取钱。[10]
2013年3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山西代表团首次全体会议上,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表示:“作为正厅级干部,她保持了人民本色,谁能做得到?这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这就是我们理直气壮的理由。”[11]之后,申纪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时,共青团山西省委微博批评道:“反右你代表,文革你代表,任何时候你都代表,可你一次也没有代表过人民......试问你是怎样被选举的?你究竟代表谁?”这条微博很快就被删除,省委之后也在该帐号上澄清,言论不代表团省委意见,纯系维护人员操作失误[12]。
晚年,申纪兰仍然定居西沟村,坚持“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要工资、不配专车、不脱离群众、不离开西沟”,耳聪目明,腿快腰直,经常下地劳动,每日收看新闻联播。作为人大代表,申纪兰关心扶贫攻坚、污染防治、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13]。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申纪兰获得改革先锋称号,被誉为“初心不改的农村的先进模范代表”。[14]2019年9月17日被授予共和国勋章[15]。
言论编辑
2010年,申纪兰表示:“我非常拥护共产党。当代表就是要听党的话,我从来没有投过反对票。”[16]这一言论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论[17]。而申纪兰则在2011年回应称,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见证人,内心拥护的事,她就赞成,不拥护的,她就不投票[18]。媒體引述,其被民間戲稱為「舉手機器」、「人大活化石」[19]。
《南方都市报》称,申纪兰不上网,也不明白互联网是怎么回事,但对互联网有些意见。她认为有些人在网上看了不正当的东西,就毒害青年了。
“ | 我有个想法,网也应该有人管,不是谁想弄就能弄,就跟人民日报一样,外国那些人那是瞎弄的,咱不能这样,咱要按照原则去弄,不要好的弄成坏的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咱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网,你谁想上就能上?还是要组织批准呢? | ” |
申纪兰设问之后,表示对这个问题没有想出答案[20]。基于这种想法,申纪兰在2012年“两会”上提交建议的主题为“文化改革也要政治挂帅”[2]。
申纪兰还表示,人大代表在选举过程中与选民交流不合适,“我们这是靠民主选举的,你(在选举期间)交流就不合适,不选你,你就不要去“各”(麻烦)人。”[21]
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2011年,中国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过去在养老保险范围以外的60周岁及以上农民第一次享受到了养老保险[22][23]。2013年,申纪兰就此表示:[24]
“ | 能得到养老保险金,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做到这一点,我感到非常高兴。 | ” |
“ | 習近平總書記是個好書記,是為人民服務的好書記。習近平總書記抓艱苦奮鬥,支持群眾,愛護群眾,要在中國消除貧困,作為一個農民,我對他的政策非常擁護。 | ” |
参考文献编辑
- ^ 冀业. 人民日报撰文掌声送给申纪兰 称选民对其信任. 《人民日报》. 2013年3月10日 [2013年3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3月11日) (中文(中国大陆)).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申纪兰:我觉得共产党还是好的 腐败分子都是混进来的,凤凰网,2013年03月02日. [2013年3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3月2日).
- ^ 李顺达——新中国第一代著名劳模,搜狐,2005年05月03日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年5月18日,.
- ^ 保证今年农作物丰收!李顺达互助组向全国挑战——中央农业部号召奋起应战 形成爱国竞赛热潮,人民日报1951年3月9日,第1版
- ^ 新华社山西分社原社长:穆青同志激励着我们! ,千龙网,2004-06-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爱国主义生产竞赛澎湃展开,中国农业科学1951年04期
- ^ 7.0 7.1 李顺达与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载 长治市政协文史处编,长治文史资料 第十一辑 解放篇 纪念长治解放50周年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10-31.
- ^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二月),新华网,于2013-03-02查阅
- ^ 申纪兰 连任55年的全国人大代表. 南方人物周刊. 2011-04-02 [201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4) (中文(简体)).
- ^ 申纪兰:我没搞房地产. 搜房网(来源:中国网). 2012-03-05 [2012-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7) (中文(简体)).
- ^ 袁纯清:正厅级申纪兰保持人民本色 值得理直气壮. 凤凰网. 2013-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4).
- ^ 共青团山西省委微博斥申纪兰. 新浪网. 2013-02-01 [2018-01-31].
- ^ 89岁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经常下地劳动,每天收看新闻联播. 澎湃新闻. 2018-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3).
- ^ 大会宣读获得改革先锋称号、中国改革友谊奖章人员名单. 证券时报·e公司. 2018-12-18 [2018-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8).
- ^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四号). 新华社. 2019-09-17 [2019-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1).
- ^ “最老”人大代表申纪兰:55年从没投过反对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7).
- ^ 申纪兰老人的话令人遗憾. 法制晚报.[永久失效連結]
- ^ 申纪兰回应“从未投过反对票”:不拥护的就不投票. 凤凰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1).
- ^ 19.0 19.1 全國兩會 連任13屆 「人大活化石」89歲申紀蘭抵京. 蘋果日報 (香港). 2018-03-03 [2018-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3).
- ^ “从不投反对票”代表申纪兰:网络也该有人管. 南方都市报.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5).
- ^ 申纪兰:要给人民办事才能当人民代表. 中国网.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9).
- ^ 2011年将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 腾讯. 2011-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4).
- ^ 张庆淑:《对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市场研究》2011(9):55-57.
- ^ 申纪兰: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做到发放养老金. 网易新闻. 2013-03-08 [2015-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