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道路收費系統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6年8月21日) |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英語: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縮寫:ETC;英语亦称:Electronic Road Pricing System,缩写:ERPS;港澳称为自動道路繳費系統,马新、台湾称为電子道路收費系統),是一種專門用於收費道路的道路收費方式,通常見於高速公路、施行收費政策的橋樑或隧道、及市中心部份路段,以緩解城市交通的擁堵狀況。
「ETC」的各地常用譯名 | |
---|---|
中国大陸 |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 |
臺灣 | 電子道路收費系統 |
港澳 | 自動道路繳費系統 |
馬新 | 電子道路收費系統 |
該系統一般透過放在車輛擋風玻璃上的收發器(OBU)來進行收費。當車輛上的收發器經過收費點時,便會對收費點的感應器發出訊號,系統便會記錄車輛經過的日期及時間。有些是需要先儲值,另外的是每月向車主發出帳單。
技術编辑
不停車收費系統是指車輛在通過收費站時,通過車載設備或電子標籤實現車輛識別,信息寫入(入口)並自動從預先綁定的IC卡或銀行帳戶上扣除相應資金(出口),雖然能實現不停車收費,但一般來說,車輛還是需要以較低速度通過。
ETC的优势在于:
- 提高通行能力;
- 減少環境污染;
- 不使用現金交易,避免找零麻煩。
根据专家的测试报告,若所有车辆使用ETC缴费,平均每辆车通过ETC车道比通过人工收费车道的油耗节省量为0.0314升/车次,CH化合物排放量降低约0.7克/车次,CO化合物排放量降低4.7克/车次,NO化合物排放量降低0.3克/车次;另外,普通轿车通过人工收费站的平均时间为14秒,若采用ETC缴费,通过收费站的平均时间仅为3秒,即每车次可节约11秒的时间[2]。
使用情況编辑
中国大陆编辑
中国大陆除海南和西藏以外,已有统一的ETC系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的安排,2014年12月21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辽宁、陕西、湖南14个省市的ETC系统实现互通[3]。2015年9月28日,随着内蒙古、黑龙江、广西、新疆并入ETC联网区域,中国大陆的ETC系统正式实现了除海南西藏两省级单位之外的[4]全国互通[5][6]。为推广ETC系统,2015年10月,中国大陆举行“ETC宣传推广月”,向用户推出优惠活动[7]。
中国大陆发行的ETC通行卡可以分为三种,包括记账卡(后付费)、储值卡(预付费)和与银行合作发行的联名卡,各地区发行的ETC通行卡都以“X通卡”为名(其中北京称为“速通卡”,其他地区一般以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来命名,例如江苏发行的ETC通行卡名称为“苏通卡”)。部分地区的ETC还提供支付停车费等功能[8],而第三种(即与银行合作发行的联名卡)则具备银联闪付等其他支付功能。
截至2016年9月28日,中国大陆已建成ETC车道13,291万余条,使用ETC系统的用户超过4000万,日均交易量800万笔[2][9]。2019年,为推进省界高速公路收费站取消政策,交通运输部计划进一步推广普及ETC系统,措施包括免费安装ETC设备等。计划于当年年底,中国大陆地区ETC使用率达90%以上[10]。
在2016年12月,有媒体报道称一些人可通过手持便携式POS机盗刷ETC卡内的资金,引发民众反响。但中国银联专家则表示,并不是所有的ETC卡都能够通过POS机具被盗刷,但具有“闪付”功能的ETC联名卡应妥善保管,持卡人可关闭ETC以外的功能以免被盗刷[11]。由于ETC联名卡存在盗刷风险,交通运输部已经于12月14日下发《关于应对ETC银行联名卡存在被盗刷风险的紧急通知》,通知称,在与银行合作发行ETC卡的工作中,要推进使用与银行卡账户关联却分离的联名卡,暂停或取消发行“二合一”的ETC联名卡[12]。后经警方证实,这一盗刷事件实际上是一个加油站的员工使用了加油站的一种特殊的POS机进行的视频演示,他刷的是加油站的卡片,并非盗刷[13]。
在2019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印发《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其中称目标在2019年年底“基本实现高速公路不停车快捷收费”。[14]
廣東编辑
广东省的ETC服务系统(粵通卡)于1998年10月被广泛使用于广东省内的各条高速公路之上。[15]
上海编辑
上海市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于2008年年底开通试运行。目前,上海的ETC系统能与江苏、安徽、江西、浙江互联互通。
京津冀编辑
京津冀地区于2010年9月28日完成区域内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互联互通。2013年年底前,山东、山西将并入京津冀联网区域。
武汉编辑
武汉市在横跨长江和汉江的桥梁和隧道上设置了ETC系统,对于车辆进行收费。目前除武汉长江大桥、江汉一桥和江汉二桥之外,武汉市市域范围内所有横跨长江和汉江的桥梁和隧道都征收通行费。
山东编辑
鲁通卡是山东省联网高速公路电子收费专用缴费卡,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发行,包含“鲁通卡(A卡)”和“鲁通卡(B卡)”,其中“A卡”为记账卡,而“B卡”为预付费卡。[16]2013年8月28日,山东高速集团推出了兼具高速公路ETC功能的第三方支付预付费卡“信联卡”,[17]并计划自同年12月31日起,该卡与鲁通卡可在京、津、冀、鲁、晋五省市高速公路使用。
宁夏编辑
宁夏回族自治区于2012年11月在全区高速公路系统中试运行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首批ETC主要集中在银川地区、各市、县、旅游景区、机场所在地的22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基本涵盖目前全区车流量较大的收费站。预计2013年1月向社会车辆开放。
香港编辑
香港在1982年討論全面使用電子道路收費的可行性,1983年於中環進行試驗,但引起民間強烈反彈而永久擱置。現時的電子道路收費系統稱為快易通,由原本不相兼容的兩套獨立系統合併而成,在1998年10月開始使用,但由於使用快易通須支付先支付按金及每月繳交行政費,駕駛人士不願使用。近年社會正討論在市區繁忙道路引入電子道路收費系統,減低過高的交通流量,但計劃一直未取得進展。[18]
台灣编辑
台灣在國道系統實施電子收費系統,以BOT模式委託遠通電收建置和營運。2006年2月10日開通,2013年12月30日全面取代人工收費服務。
新加坡编辑
新加坡的电子道路收費系统(ERP)由陆路交通管理局于1998年9月投入使用。在新加坡,凡是在高峰时段进入市中心地区的车辆,都必须透过穿越ERP闸门来自动付费。
美國编辑
智利编辑
日本编辑
日本實施ETC電子收費與人工收費雙軌並行制,電子收費裝置的設備由各地廠商按照日本政府設定的標準來生產製造並販賣。
马来西亚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 ^ 宁夏高速ETC系统试运行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8-21.
- ^ 2.0 2.1 中国高速公路ETC实现联网 2100万用户可一卡行全国. 中新网. 2015年9月28日 [2015年9月29日].
- ^ 2015年底ETC实现全国互通 高速公路改变中国. 环球网. 2014-12-29 [2014-01-25].
- ^ 高速公路ETC实现全国联网!海南西藏例外
- ^ 全国高速公路ETC实现联网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11-26.
- ^ 高速公路ETC实现全国联网. 光明日报. 2015年9月29日 [2015年9月29日].
- ^ 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实现联网. 央广网. 2015年9月28日 [2015年9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9月30日).
- ^ 济南部分商场或将用ETC缴停车费!通行效率提十倍. 齐鲁壹点. 2016年6月3日 [2016年12月14日].
- ^ ETC用户数量一年增长7倍. 经济日报. 2016年9月29日 [2016年12月14日].
- ^ 国新办举行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吹风会. 国新网. 2019年5月10日 [2019年5月11日].
- ^ 专家:具有“闪付”功能的ETC联名卡要小心 别被盗刷. 新华社. 2016年12月15日 [2016年12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20日).
- ^ 暂停或取消发行“二合一”的ETC卡. 华商报. 2016年12月15日 [2016年12月15日].
- ^ POS机盗刷车辆ETC卡资金真相:加油站员工刷自己卡. 央视. 2016年12月17日 [2016年12月17日].
- ^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9/06-07/8858604.shtml
- ^ 粤通卡简介
- ^ 鲁通卡介绍
- ^ 山东高速“信联卡”正式发行
- ^ 香港倡議電子道路收費相關報道(2008年2月15日)[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