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遺音》是一本中國清代中葉的俗曲集,於1804年編輯完成,至1828年刊行。錄有民間俗曲839首,分為4卷,編者為華廣生。成書初期僅在少數文人間流傳,1925年由鄭振鐸發現刻本後,才公諸於世。但是多以鄭振鐸、汪靜之二人的選本為主。

其收錄的俗曲內容,曲調上以〈馬頭調〉最多。語言上,則多以簡單、直白的詞語為主,但也留下了些許文人修飾的痕跡;題材上,以男女情事最多,也有歌詠歷史事件或小說戲曲中的故事,或是描寫鄉村風物的。在這些作品中,大致反映出清代民間社會對弱勢的同情、對欲望的肯定,以及對權力的批判。

編輯與出版歷程 编辑

《白雪遺音》的編者為華廣生,字春田,乾隆嘉慶年間山東歷城人,生平事跡不詳。根據書中高文德序的記載,華廣生約在1797年到1798年間開始蒐錄民間俗曲,1804年完成自序,到1828年方才由玉慶堂刊行。全書22萬餘字,分四卷710篇,共計蒐羅11種當時流行小曲839首[1][2](一說780首)[3],多半為山東民歌。[4]一開始可能因為內容涉及色情猥褻,遭到官府禁止或劈版,所以流傳不廣。[5]

1925年,鄭振鐸無意間發現1828年的刻本,從中選出137首交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名為《白雪遺音選》[5];1930年,汪靜之又從中原書中另選出207首,由上海北新書局出版,名為《白雪遺音續選》[6]。從來坊間發行的《白雪遺音》,多為鄭、汪選本的合輯。僅1959年上海中華書局有出版全本的《白雪遺音》,但已非1828年的刻版。[1]

內容 编辑

《白雪遺音》原書共四卷,各卷內容如下:

首卷 编辑

  • 目錄
  • 序文五篇(依序為:高文德、常瑞泉、陳燕、吳淳、華廣生)
  • 華廣生擬作〈馬頭調‧借書人〉一首
  • 「馬頭調帶把」工尺譜
  • 馬頭調帶把 211首
  • 嶺兒調 34首

卷二 编辑

  • 馬頭調 304首
  • 滿江紅 21首
  • 銀紐絲 8首

卷三 编辑

  • 剪靛花 35首
  • 起字呀呀喲 35首
  • 八角鼓 49首
  • 南詞 110首
  • 小郎兒 4首
  • 九連環 1首
  • 七香車 1首

卷四 编辑

  • 南詞
  • 彈詞:《玉蜻蜓》中九回

本卷共計33篇。

格律 编辑

《白雪遺音》收錄的俗曲中,約有40種以上的曲牌,通常一個曲牌就是一個曲調,不同作者依調填詞。受到散曲的影響,可以填入襯字增加每句的長度,襯字多半加在句首,且不可用在押韻之處。這些襯字在演唱的時候,不會影響該句音樂旋律的長短,襯字越多就得唱得越急促。

若要增加長度,則有「增句」、「帶尾」、「帶把」三種方式。增句指在句中重覆某段旋律,但不改動句式,一般而言,會在增加的句子前加上虛腔。帶尾則是以重覆末句句式的方法來補足文意。帶把即「帶白」,是在兩人合唱時,合音者在曲子句式的中間插入額外的文句,這些文句仍有一定曲調,而且必須押韻,通常有補足文意的功用。

當單支曲牌的長度不足以表達內容時,則有「重頭」與「牌子曲」兩種方式。前者是同一曲牌重覆兩次以上完成,在《白雪遺音》中以〈剪靛花〉最常見。後者則是以「曲頭-曲中-曲尾」的方式構成套曲,其中曲頭與曲尾是以同一個曲牌拆開而成,曲中聯綴完整的曲牌而成,聯綴的數量不等。[1]

《白雪遺音》中常見的曲牌有:

  1. 馬頭調:句式為「七,四、四,三、七,三、七;四、四,三、七,三、七。」每句押韻,一韻到底。碼頭的調子,盛行於商業往來頻繁之處,題材最為廣泛。
  2. 嶺頭調:又稱嶺兒調,內容多為思婦懷人或傳奇小說故事,句式與〈馬頭調〉相近,是否為同曲異名,目前尚難定論。
  3. 滿江紅:句式為「三、三、四,三、三、四,三、三、五,五、五,三、三、五、(五)」,流行於乾隆年間,但始見於《白雪遺音》。學者傅惜華認為源自南曲正宮過曲。
  4. 剪靛花:句式為「七、七、五、五」或「七、七、四、四」,三、四句常使用疊句,並在中間加上虛腔「哎喲」。另有俗名剪甸花、剪剪花、靛花開,在妓院頗為流行,內容多言情。由於旋律短,常以「重頭」的方式增加變化。
  5. 起字呀呀呦:常用頂針格貫串,也最常應用於「牌子曲」的首尾,多是文人作品。
  6. 八角鼓:本曲牌僅錄於《白雪遺音》,其曲名由來自滿族民間流行的一種打擊樂器八角鼓。這類曲詞本來是八旗子弟閒暇時自娛的,因士兵駐守各地而流傳至民間,所以有不少出於貴族文士之作,文詞極為典雅,不似民間作品。
  7. 南詞:即浙江平湖調,篇幅長,多為敘事詩,內容以白蛇傳、珍珠塔、紅樓夢等愛情故事為主。[1][3][7][8]

語言風格 编辑

《白雪遺音》所用語言是口語化的詩歌語言[1],有民歌尖新婉轉的特點[9],多半有主題集中、明確、簡潔、單純這幾項要求。為了在傳唱時易於讓聽眾了解,所以文詞的用字淺易,容易記誦、理解。在表現手法上,除了傳統詩歌的賦、比、興之外,也常用誇飾、疊句、疊字、對比的手法加強文字的力量。[1]節奏活潑,有時會帶上俚俗諧趣的口吻。[8]

在情緒的表達上,《白雪遺音》的呈現多為真實、赤裸、狂縱的。情歌樂而淫、淫而蕩,對於壓迫的批判則是哀而怨、怨而怒,與傳統文人詩歌強調的「溫柔敦厚」大異其趣。[6]而為了讓抽象的情感能夠更具有感染力,通常會以名詞動詞形容詞實詞產生豐富的視覺形象。[1]

在人物的描寫上,通常較為單薄,只取最為人所知的故事片段,直接表現人物性格的特色。這是受限於民歌多半篇幅不長、能夠鋪陳的篇幅有限的緣故。[8]

有別於文人創作以「練字」方式來達到生動的效果,《白雪遺音》中的民歌是以口語化的語氣,表現述敘者的性格,所以會看到感嘆詞助詞以及襯字的大量運用,鮮少套語。[1]

不過也有學者指出,在抄錄的過程中,文人可能增添了一些贅字,或是動筆仿作。因此有些歌詞會有拗口累贅的情況,可能已非歌詞原貌。[10]

題材 编辑

與乾隆末年刊行的俗曲集《霓裳續譜》相較,《白雪遺音》的內容較為廣泛,其實中最多的依然是描述男女情愛的作品,但也像歌詠歷史事件、改寫小說戲曲故事、描寫鄉村風物等題材,也為數不少。[9]鄭振鐸將其分為:小說戲曲裡的故事和人物、應景的歌詞、遊戲文章(如聯綴人名、戲名等)、格言式的教訓文字、歷史上或地方上的故事和案件、引經據典的歌詞、情詞等幾個大類。[11]

這些題材反映了明清社會中,著重人情、反對自宋明理學以來高張的「存天理,去人欲」觀念。例如描寫男女情事的曲子中,以嘲弄妓女為題材的作品數量大幅減少,大多是以妓女自傷的口吻表達對她們的同情;對於男女相思之情,也多有敘述,包括女子思嫁、未婚男女偷情、已婚者外遇,甚至未婚懷孕等情事,都出現在歌詞中。[12]這些「淫詞」多半從女性的角度發聲,根據內容的描述可以發現,禮教的束縛不僅對俚俗的鄉間男女無用,連大家閨秀都可能跨越。[13]有些作品因過於猥褻,鄭振鐸在選錄時甚至「沒有勇氣去印」[5]。不過,部分作品雖然在內容中大談情欲,仍要加上道德勸戒的文句,以包裝其情欲書寫,呈現出通俗文學在面對情欲時,仍有矛盾的心理存在。[12]

晚明資本主義的萌芽,也影響了《白雪遺音》中對社會現象的描寫。普通大眾為了滿足自身對名利的渴望,往往會描寫商人逐利、士人追求功名現象,或是歌頌帝王將相的功績。[12]一般而言,自困頓中發跡而獲得成功,或是平定動亂的人物,都會受到曲詞的肯定。不過其中所歌詠的歷史人物,通常與史實無關,而是依據民間戲曲或小說的形象加以發揮,甚至有時候會有張冠李代的錯植發生。[8]據統計,《白雪遺音》中詠人物的曲子,取材最多的小說是《三國演義》,而戲曲則是《西廂記》。其他如《西遊記》、《水滸傳》、《白蛇傳》、《琵琶記》、《牡丹亭》、《紅樓夢》等等都有述及。[1]

另一方面,清代的情欲美學特色在批判[14]。承襲了傳統詩歌諷諭的精神,在面對假道學的讀書人、以道德迫害兒女的父母,或是剝削人民的官吏時,《白雪遺音》中亦可看到許多以同情下位者的觀點,對於上位者進行批判的作品。[12]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黃志良,〈白雪遺音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7月
  2. ^ 國家文化知識網 白雪遺音[失效連結],2010年7月16日查閱
  3. ^ 3.0 3.1 鹿憶鹿,〈白雪遺音導讀〉,《白雪遺音》。台北:金楓出版社,1999年4月。 ISBN 9577631479
  4. ^ 高國藩,《中國民間文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
  5. ^ 5.0 5.1 5.2 鄭振鐸,〈白雪遺音選序〉,《白雪遺音選》,上海:開明書店,1925年。
  6. ^ 6.0 6.1 汪靜之,〈白雪遺音續選序〉,《白雪遺音續選》,上海:北新書店,1930年。
  7. ^ 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第三冊。台北:丹青出版社,1985年12月。
  8. ^ 8.0 8.1 8.2 8.3 洪珮榕,〈明清詠歷史人物之小曲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5月。
  9. ^ 9.0 9.1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漢京文化,1992年
  10. ^ 魏子雲,〈清代民歌衍說〉,《中國文學講話(十)-清代文學》,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國家文藝基金管理會主編,台北:巨流出版社,2007年12月。
  11. ^ 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8年
  12. ^ 12.0 12.1 12.2 12.3 林麗菁,〈《白雪遺音》的時代背景及情欲文化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13. ^ 呂玲玲報導,〈古人更開放?小曲淫唱打胎歌〉,聯合晚報,2001年11月4日,第3版。
  14. ^ 石育良,〈車王府曲本與民眾的人生理想〉,《車王府曲本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