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硤尾
石硤尾(英語:Shek Kip Mei)位於香港九龍西部,是窩仔山及喃嘸山一個的谷地,以住宅區為主,東至南山邨道,南至界限街,西至巴域街和大埔道,北面以大窩坪的筆架山山麓為界[1],行政上屬於深水埗區。
歷史编辑
根據梁炳華編著的《深水埗區風物誌》記載,石硤尾原名夾石尾(甲石尾)。現時市民認為屬於石硤尾的大坑東邨是清代九龍仔村的一部份。[來源請求]
1940年代末期國共內戰爆發,引起很多人逃難往香港;當中不少人都在石硤尾一帶自行興建木屋,作為容身之所。1953年12月25日,石硤尾大火發生,逾五萬人無家可歸。期後香港政府在該區興建徙置區以安置災民,石硤尾邨成爲香港公共房屋發展計劃的開始。
主要建築编辑
區內學校编辑
小學编辑
中學编辑
特殊學校编辑
專上學院编辑
設施及志願機構编辑
交通编辑
接駁交通列表 |
---|
九龍新界巴士 九龍專線小巴 九龍新界巴士 九龍專線小巴 九龍新界巴士 九龍專線小巴
|
區議會議席分佈编辑
年度/範圍 | 2000-2003 | 2004-2007 | 2008-2011 | 2012-2015 | 2016-2019 | 2020-2023 |
---|---|---|---|---|---|---|
龍翔道、南昌街、歌和老街往大埔道支路以北 | 澤安選區 |
龍坪選區 |
龍坪及上白田選區的一部分
| |||
偉倫街、南昌街、歌和老街往大埔道支路以南 | 白田選區 |
|||||
白田街、偉倫街、南昌街、窩仔街 | 石硤尾選區 |
|||||
白田街、窩仔街、石硤尾健康院、巴域街 | 石硤尾選區 |
石硤尾及南昌東 選區的一部分 |
石硤尾選區
| |||
石硤尾街、窩仔街、大坑東道、界限街、西洋菜北街、巴域街 | 大坑東及又一村選區的一部分 |
|||||
南山邨道、大坑東道、窩仔街、大坑西邨與石硤尾邨分界線 | 南山選區
|
註:以上主要範圍尚有其他細微調整(包括編號),請參閱有關區議會選舉選區分界地圖及條目。
參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梁美儀、張燦輝. 凝視死亡:死與人間的多元省思. 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5: 238. ISBN 962-996-204-7.
- ^ 石硤尾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獲核准. [2009-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27).
- ^ 黃大仙及九龍城—青山道. [2016-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5).
- ^ 觀塘協和街—青山道香港紗廠. [2016-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6).
- ^ 青山道香港紗廠—藍田及油塘. [2016-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6).
- ^ 觀塘及黃大仙—青山道. [2016-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7).
- ^ 黃大仙及九龍城—青山道. [2016-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5).
- ^ 觀塘協和街—青山道香港紗廠. [2016-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6).
- ^ 青山道香港紗廠—藍田及油塘. [2016-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6).
- ^ 觀塘及黃大仙—青山道. [2016-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