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籬邨
坐标:22°21′54″N 114°08′25″E / 22.365074°N 114.140341°E
石籬邨(英語:Shek Lei Estate,舊稱石梨邨),是香港新界葵青區上葵涌石梨貝的一個公共屋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全邨分成石籬(一)邨及石籬(二)邨,(一)邨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二)邨則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石籬(一)邨 Shek Lei (I) Estate | |
---|---|
![]() | |
概要 | |
類型 | 租住屋邨 |
地区 | ![]() |
地址 | 葵涌石梨貝: 梨貝街16-24號 寶梨街7號 圍乪街8-10號 |
坐标 | 22°21′51″N 114°08′24″E / 22.3643°N 114.14°E |
托建人 | ![]() |
入伙年份 | 1966年 重建後: 1985年-1997年 |
技术细节 | |
座数 | 9 |
其他信息 | |
住宅套数 | 4 900 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情況 |
单套面积 | 11.5至57.6 m2 124至620 sq ft 平方英尺(ft²) |
住户数 | 4 800 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情況 |
認可人口 | 12 700 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情況 |
地圖 | |
![]() |
石籬(二)邨 Shek Lei (II) Estate | |
---|---|
![]() | |
概要 | |
類型 | 租住屋邨 |
地区 | ![]() |
地址 | 葵涌石梨貝: 梨貝街2-4號 大白田街6-12號 石梨街6-17號 石排街110號 |
坐标 | 22°21′51″N 114°08′24″E / 22.3643°N 114.14°E |
托建人 | ![]() |
入伙年份 | 1966年-1971年 重建後 1995年-2013年 |
技术细节 | |
座数 | 12 |
其他信息 | |
住宅套数 | 8 400 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情況 |
单套面积 | 14.16至49.3 m2 152.4至530.7 sq ft 平方英尺(ft²) |
住户数 | 8 200 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情況 |
認可人口 | 23 000 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情況 |
地圖 | |
![]() |
石籬中轉房屋 Shek Lei Interim Housing | |
---|---|
![]() | |
概要 | |
類型 | 租住屋邨 |
地区 | ![]() |
地址 | 葵涌石梨街10-12號[1] |
坐标 | 22°21′51″N 114°08′24″E / 22.3643°N 114.14°E |
托建人 | ![]() |
入伙年份 | 1968年 [1](53年樓齡) |
技术细节 | |
座数 | 2 |
其他信息 | |
住宅套数 | 1946 |
单套面积 | 251-418 平方英尺(ft²) |
住户数 | 7000(截至2007年12月底) |
認可人口 | 21000(截至2007年12月底) |
地圖 | |
![]() |
怡峰苑 Yi Fung Court | |
---|---|
![]() | |
概要 | |
類型 | 居者有其屋計劃 |
地区 | ![]() |
地址 | 葵涌寶梨街8號[1] |
坐标 | 22°21′51″N 114°08′24″E / 22.3643°N 114.14°E |
托建人 | ![]() |
入伙年份 | 1999年11月26日 [2](22年樓齡) |
技术细节 | |
座数 | 2 |
住宅套数 | 700 |
单套面积 | 建築面積:47至74 m2 510至800 sq ft 實用面積:37至59 m2 400至640 sq ft 平方英尺(ft²) |
地圖 | |
![]() |
石籬(一)邨石寧樓、石秀樓、石俊樓、石逸樓及石興樓,乃是26座問題公屋醜聞中葵青區受影響屋邨居民的其中一批次要安置公屋樓宇,其中最後者更接收了同邨的重建戶。
怡峰苑(英語:Yi Fung Court[3])是香港新界葵青區上葵涌兩個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之一(另一個為寧峰苑),位於梨貝街對上的山坡上。原為石籬邨內其中一個籃球場,毗鄰石籬邨石興樓,共有兩座樓宇,在1999年落成。
歷史编辑
石籬邨是葵青區內第3條公共屋邨,於1966年落成第1期;本為香港政府徙置事務署的徙置區、原名「石籬徙置區」,俗稱「石籬新區」,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後改名為石籬邨。
至1972年初期全部落成時,原有15座居住樓宇;至1989年擴建完成,共有20座樓宇;截止2020年,屋邨重建尚未完成,連同即將拆卸的中轉房屋共有住宅大廈23座,按座數計,是葵青區最大的公共屋邨。
至1978年,政府開始計劃於鄰近石籬邨的舊石礦場,興建一條新的公共屋邨[4],但在興建期間併入石籬邨,成為現時石籬(一)邨的絕大多數樓宇。
重建编辑
原本政府決定把所有徙置大廈全部清拆,石籬邨第四型徙廈第10座和第11座也包括在內,計劃名為石籬邨5、6期。但基於勘察過後,證實結構尚算安全,故政府曾決定以維修來取代拆卸重建,並於1996年11月6日將第10及11座改為中轉房屋,並在樓宇內設置「石籬收容中心」,即是用來安置受清拆、火災或其他天災影響急需安置但又未能即時符合入住公共屋邨人士的臨時居所,例如2010年1月29日,紅磡馬頭圍道發生唐樓倒塌事故及2011年11月30日的旺角花園街排檔火災之災民便被安排入住。及後,該等大廈亦在地下加裝大門鐵閘,亦是在東頭邨第22座清拆後,成為全港僅存居住徙置大廈的公共屋邨。
2017年,上述的重建計劃再被提上日程,但曾一度陷入膠著狀態。至2020年11月,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正式宣佈,將在2022年12月拆卸重建石籬中轉房屋第10及11座,並於2020年12月8日起給予為期兩年的遷出期,可於2028年完成重建,將提供2,600單位。[5]此外,鄰近的石籬天主教小學舊校舍,亦將於2022年中租期屆滿時收回並一併重建。現時約有330戶、約590人居於石籬中轉房屋。按照房委會現行政策,受影響的石籬中轉房屋居民,如果他們符合現行申請公屋和中轉房屋清拆資格準則,可根據「提前配屋計劃」,提前最多12個月在清空日期前獲編配公屋。至於其他受影響住戶,就會在清拆時,獲安置入住屯門寶田中轉房屋。[6]屆時,第二至六型徙置大廈將會成為歷史,而屋邨歷時39年的重建工程亦將告結束。
地理位置编辑
屋苑資料编辑
現存樓宇编辑
- 石籬邨
邨屬 | 樓宇名稱 | 門牌號碼 [1] | 樓宇類型 | 落成年份 [1] | 層數 | 期數 |
---|---|---|---|---|---|---|
石籬(一)邨 | 石寧樓HC | 梨貝街22號 | 舊長型 | 1985年 | 18 | 擴展1期 |
石秀樓HC | 梨貝街20號 | |||||
#石俊樓HC | 梨貝街16號 | 雙連座工字型(第三代設計) | 26-28 | 擴展2期 | ||
#石逸樓HC | 梨貝街24號 | 1986年 | ||||
#石興樓F | 寶梨街7號 | 相連長型第三型(第一款設計) | 1989年 | 27 | 擴展3期 | |
石泰樓WH | 圍乪街10號 | 和諧一型第三代(第六款設計) | 1997年 | 39 | 4 | |
石安樓K | 圍乪街8號 | 和諧一型第一代(第二款設計) | 1994年 | 2 | ||
石籬(二)邨 | 石華樓L | 梨貝街2號 | 1995年 | 3 | ||
石佳樓L | 梨貝街4號 | |||||
#石富樓CW | 大白田街10號 | 和諧一型第三代半(第六款設計) | 2000年 | 41 | 7 | |
#石祥樓CW | 大白田街12號 | |||||
石廣樓M1 PL ^CW | 石梨街15號 | 2002年 | 9 | |||
#石榮樓PL ^CW | 石梨街11號 | |||||
#石欣樓M3 ^CW | 石梨街17號 | 和諧3A型第一款(第三代) | 31 | |||
石禧樓BCW | 大白田街8號 | 小單位大廈(和諧式設計) | 2000年 | 22 | 7 | |
#石福樓B ^ | 大白田街6號 | 2001年 | 12 | |||
#石偉樓N PL | 石梨街6號 | 新和諧一型(第七款設計) | 2007年 | 41 | 10 | |
石怡樓N PL | 石梨街8號 | 新和諧一型(第六款設計) | ||||
石歡樓DH | 石排街110號 | 非標準設計大廈(T型) | 2013年 | / |
以粗體標注的樓宇設有供1-2人住戶入住的「劏房」,主要用作編配給受同邨、葵涌邨及梨木樹邨重建影響的居民。
B 石禧樓及石福樓互相緊貼,在地圖上呈H字型,但並非同一建築;石禧樓為T字形設計,石福樓為長型設計
DH 石籬邨首座以及現時唯一一座非標準設計大廈
HC 總承建商為新昌營造
F 總承建商為方永勝建築
K 總承建商為錦和建築
WH 總承建商為榮康建築
H 總承建商為協興建築
M1 全港最後一座和諧一型
M3 全港最後一座和諧三型以及和諧3A型,亦是石籬邨唯一一座和諧三型及和諧3A型,以及少數興建時不受機場高度限制的和諧三型大廈;該大廈原本高20層,但因應同邨1-3及8-9座重建戶「原區安置」的訴求,故此在興建時增加樓層至31層,是同類樓宇中最高的其中一座(其它達31層高的和諧三型為紅磡邨紅暉樓及慈樂邨第三期)。
L 總承建商為禮頓建築
CW 總承建商為俊和集團
N 總承建商為西松建設
PL 每層大堂位置設一條平衡陣
^為改良型和諧式,石榮樓及石廣樓於每層大堂位置設一條平衡陣,家庭式單位廚廁改為類似新和諧式的設計但單位面積不變
以(#)標示樓宇為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疫情中多名確診個案患者居住大廈
- 石籬中轉房屋
樓宇名稱 | 門牌號碼 [1] | 樓宇類型 | 落成年份 [1] |
---|---|---|---|
第10座[註 1] | 石梨街12號 | 第四型 | 1966年 |
第11座[註 1] | 石梨街10號 |
- 怡峰苑
樓宇名稱(座號)[1] | 樓宇類型 | 落成年份 [1] | 樓宇層數(住宅層數)[2] | 每層伙數 [2] | 單位數目(伙)[7] |
---|---|---|---|---|---|
悅峰閣(A座) | 新十字型 | 1999年 | 35層(1至35樓) | 1至35樓:10伙 | 350 |
豪峰閣(B座) |
歷代樓宇编辑
重建前的石籬邨 | ||||||
---|---|---|---|---|---|---|
樓宇名稱 | 樓宇類型 | 落成年份 | 拆卸年份 | 屋邨區別 | 重建後原地所屬的樓宇/建築 | 安置屋邨 |
第1座[註 2] | 第五型 | 1968年[9] | 2001年 | 石籬(一)邨 | 石排街公園 慈幼葉漢千禧小學 |
石蔭邨 |
第2座[註 2] | ||||||
第3座[註 2] | ||||||
第4座[註 3] | 第四型 | 1966年 | 1989年 | 石安樓 石泰樓 |
(同一屋邨)石興樓 顯徑邨 長康邨 | |
第5座[註 3] | ||||||
第6座[註 3] | ||||||
第7座 | 第五型 | 1969年 | 1995年 | 石籬(二)邨 | 石籬商場 | 安蔭邨 |
第8座 | 第四型 | 2001年 | 石偉樓 石怡樓 |
石蔭邨 | ||
第9座 | 1966年 | |||||
第10座[註 1] | 1996年(分別於1997及1998年改作中轉房屋) 2022年 |
石籬中轉房屋 | 未定 | 安蔭邨(原先居民) 不同屋邨(中轉房屋居民) | ||
第11座[註 1] | ||||||
第12座 | 第五型 | 1971年 | 1997年 | 石籬(二)邨 | 石榮樓 | (同一屋邨)石泰樓 石蔭東邨 葵盛東邨 葵芳邨 |
第14座 | 1970年 | 1995年 | 石福樓 石禧樓 石富樓 石祥樓 |
安蔭邨 | ||
第15座 | ||||||
第16座 | 1971年 | 1997年 | 石欣樓 石廣樓 |
(同一屋邨)石泰樓 石蔭東邨 葵盛東邨 葵芳邨 |
設施编辑
文娛康樂及體育設施编辑
石籬邨擁有最少兩個青少年服務中心:香港遊樂場協會上葵涌賽馬會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位於石籬一邨石俊樓)及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位於石籬大隴街);邨內則擁有小型的兒童遊樂場、籃球場及室內羽毛球場。原石籬邨第1座位置則改建為康文署(英語:LCSD)的石排街公園,內有排球場、籃球場及小型足球場各一,將成為葵涌地區第二個大型運動點。石歡樓位置興建了一個小型室內五人籃球場由房屋署管理。
而石籬邨則擁有兩個長者服務中心及兩所長者護理院。分別是嗇色園可寧耆英活動中心(於石籬一邨石俊樓)、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於石籬大隴街及石籬一邨石安樓設有分部)、嗇色園可安老人宿舍(於石籬一邨石寧樓)及仁濟醫院藝進同學會長者護理院(位於石籬二邨石佳樓及石華樓地下至1樓)。
另石籬邨擁有東北葵涌唯一的社區會堂,經常舉行粵曲晚會及其他有關地區之講座。
商業設施编辑
石籬邨擁有兩個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的公營商場,另包括一個街市;現由基滙資本「民坊」所有;其中一期的街市在香港的南亞社區中遠近馳名,設有多間南亞布藝店和裁衣店,吸引遠至元朗、馬鞍山的南亞裔人士光顧。街市於2020年7月1日關閉翻新,並於旁邊貨車落貨區設臨時街市,10月9日街市翻新完成重開。[10]
屋邨內分別有三間超級市場位於石籬一邨石秀樓、石籬(一期)商場及石籬(二期)商場。而附近的大白田街、和宜合道及大隴街私人住宅區,亦提供不少零售及食肆,服務石籬邨居民。
石籬(二期)商場由中國建築承建,於1997年8月動工,是自主權移交以後,首批以特區政府名義批出的建屋合約之一。
教育設施编辑
石籬邨及附近地區擁有不少幼稚園及中小學。
幼稚園编辑
- 葵涌浸信會幼稚園(1974年創辦)(位於石籬大隴街)
- 仁濟醫院董伯英幼稚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78年創辦)(位於石籬一邨石泰樓)
-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幼稚園(1980年創辦)(位於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3樓)
- 路德會恩石幼稚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85年創辦)(位於石籬一邨石秀樓)
- 東華三院王胡麗明幼稚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1年創辦)(位於石籬二邨石富樓)
- 荃浸石籬幼稚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2年創辦)(位於石籬二邨石榮樓)
- 已結束
- 石籬天心幼稚園(位於石籬邨第5座地下)
- 基督教道光幼稚園(位於石籬邨第14座地下至3樓)
- 中華基督教全完幼稚園(位於石籬邨第15座地下)
- 香港佛教聯合會大光幼稚園(位於石籬邨第16座地下)
- 石籬天主教幼稚園(位於石籬邨第16座地下至3樓)
- 聖嘉心堂幼稚園(1974創辦)(位於石籬大白田街25號安盛大廈A 2樓)
- 傑士幼稚園(1976年創辦)(位於葵涌石英徑17-21葵涌大廈高層)
- 聖百德幼稚園(1978年創辦)(位於石籬大白田街25號安盛大廈B 2樓)
- 太陽島英文幼稚園(石蔭校)(1986年創辦)(位於葵涌梨木道112號葵寶大廈)
- 太陽島英文幼稚園(葵涌分校)(1986年創辦)(位於葵涌梨木道112號葵寶大廈)
小學编辑
- 石籬天主教小學(2014年3月遷至石排街,即原上葵涌官立中學)
- 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位於石籬大白田街)
- 慈幼葉漢千禧小學(位於石籬一邨石泰樓旁)
- 聖公會主愛小學(原校舍與石籬邨第8座相連;2001年遷往石蔭邨童子街45號千禧校舍繼續辦學)
- 已結束
- 麗澤譚肇康紀念小學(位於石籬邨第2座對面)
- 中華基督教會基錫小學(與石籬邨第4座中部突出部分相連,與相連大廈一併被列為危樓)
- 石籬陶秀小學 (位於石籬邨第12座旁)
- 香港漢文師範學院校友會陶秀學校(結束後改為宣道小學)
- 石籬宣道小學(位於石籬邨第12座,1988年前舊址位於石籬邨第15座旁;1997年7月再遷往黃埔花園並改名黃埔宣道小學)
- 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小學(位於石籬邨第15座旁)
中學编辑
- 保祿六世書院(位於石籬梨貝街)
-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位於石籬梨貝街)
-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一中學(位於和宜合道)
- 已結束
- 上葵涌官立中學(位於石籬石排街)
- 靜宜女子中學(位於石籬石英徑)
成人教育编辑
- 香港職工會聯盟再培訓中心 (位於第10座旁,即原石籬天主教小學,將於2022年6月停辦)
交通编辑
交通路線列表 |
---|
九龍新界巴士 過海隧道巴士 新界專線小巴 九龍新界巴士 新界專線小巴 九龍新界巴士 |
地方行政编辑
根據香港立法會選區,石籬邨屬於新界西選區(LC4)選區範圍之內[15],而地方行政則為葵青區。現時石籬邨劃分為三個區議會選區,分別是石籬北、石籬南以及大白田東選區[16][17][18][註 4]。石籬北的區議員是民主黨成員林紹輝;大白田東的區議員為林紹輝的妻子、同屬民主黨的劉貴梅[19];石籬南的區議員亦是同屬民主黨的梁國華。
兩選區的劃分原以石排街為界,但在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新石籬選區則納入石排街以北的石安樓及石泰樓兩座,即整個石籬(一)邨及石籬(二)邨的石華樓及石佳樓與石籬坑寮屋區,原選區中位於青山公路-葵涌段旁的私人屋苑嘉翠園則納入華麗選區;而現時石籬選區則包括石籬(二)邨全部樓宇以及石籬中轉房屋。而在2007年的選舉劃界中,石籬中轉房屋的第11座被劃入私樓為主的大白田選區,而石籬選區納入數幢私人樓宇,在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則改回原狀。
葵青區可說是泛民主派的票倉,而石籬邨則更曾是民主黨的票倉。除了民主黨一度控制石籬區內兩個區議會議席外,更由於曾任黨主席的李永達,曾在1985年至1994年間出任本邨的區議員以及區域市政局議員,故此李永達在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於石籬邨兩個選區共獲得超過3600張選票。在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石籬南選區區議員,民主黨成員兼支聯會常委梁國華爭取連任,但最後敗於親建制派政黨新民黨成員吳家超,令泛民主派在石籬邨損失一席,惟該席已在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成功奪回。
區議會議席分佈编辑
範圍/年度 | 2000-2003 | 2004-2007 | 2008-2011 | 2012-2015 | 2016-2019 | 2020-2023 | |
---|---|---|---|---|---|---|---|
怡峰苑 |
|||||||
石籬(二)邨 |
石華樓與石佳樓
| ||||||
石籬(一)邨 |
石寧樓、石秀樓、石俊樓、
石逸樓以及石興樓 | ||||||
石安樓與石泰樓 |
|||||||
石籬中轉房屋 |
第10座 |
||||||
第11座 |
|||||||
石籬(二)邨 |
石偉樓與石怡樓 |
尚未落成 |
|||||
石廣樓、石榮樓、石欣樓、 石禧樓以及石福樓 |
|||||||
石富樓與石祥樓 |
|||||||
石歡樓 |
尚未落成
|
著名居民编辑
資料來源與註釋编辑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樓宇名稱 第二冊:新界 (PDF). 差餉物業估價署. 2020-10 [2020-11-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08).
- ^ 2.0 2.1 2.2 美聯物業-新界-葵涌-怡峯苑. 美聯物業. [2020-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6).
- ^ 怡峰苑門牌. Google地圖. 2011-03 [2020-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6).
- ^ 荃灣石礦場地盤可能興建一屋邨.《大公報》,1978年10月11日.
- ^ 【施政報告2020】長策公營房屋首次覓足31.6萬伙土地 不放棄明日大嶼 新田、牛潭尾建7萬伙. 香港經濟日報.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 ^ 房委會通過清拆石籬中轉房屋作公營房屋發展用途. metroradio.com.hk. 2020-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8).
- ^ 中原數據-葵涌-怡峰苑-全部座數. 中原數據. [2019-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1).
- ^ 怡峰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瑞安建業.
- ^ 1967年石籬邨航空照片. [2020-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 ^ 街知巷聞﹕屏麗徑——巴基斯坦裔之窩 工業遷 情常在 《明報》 2016年4月24日. [2016年4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4月27日).
- ^ 石梨貝 — 葵芳. [2016-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1).
- ^ 旺角朗豪坊 — 石梨貝. [2016-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 ^ 石梨貝 > 鰂魚涌/西灣河, 鰂魚涌 > 石梨貝. [2016-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0).
- ^ 旺角朗豪坊 — 梨木樹. [2016-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3).
- ^ 立法會地方選區分界圖—新界西選區 (PDF). [2015-11-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1-23).
- ^ 區議會選區分界圖—葵青區 (PDF). [2015-11-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1-24).
- ^ 2019年區議會選舉選區範圍(葵青區) (PDF). [2019-12-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2-04).
- ^ 葵青區建議區議會選區範圍人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選舉管理委員會,2019年
- ^ 政情:林紹輝劉貴梅夫妻檔贏區選 食長腳蟹慶祝. [2020-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6).
外部連結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石籬邨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怡峰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