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恶声论》是1908年12月鲁迅以“迅行”为笔名发表于《河南》第8期的古文文章。后收入《集外集拾遗补编》。

背景 编辑

1906年6月,章太炎获释,后经上海去日本。同盟会召开欢迎大会,出席者两千人。章太炎在会上演说,提出中国革命者的两个任务:“第一是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第二是用国粹激励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

1908年,鲁迅师从章太炎。《河南》为刘师培所编辑。《破恶声论》是1908年12月鲁迅以“迅行”为笔名发表于《河南》第8期的古文文章,是鲁迅在日本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是一篇未完稿。[1]

内容 编辑

寂漠为政,天地闭矣 编辑

鲁迅认为,中国已经到了“寂漠为政,天地闭矣”的状态,需要“不和众嚣,独具我见之士”来激发人们的“心声”,“人各有己,朕归于我”,这样就会“群之大觉近矣”。当时有两种主张:一种主张做国民,一种主张做世界人,而鲁迅认为:“寻其立意,虽都无条贯主的,而皆灭人之自我”。

伪士当去,迷信可存 编辑

针对破除迷信的主张,鲁迅界定迷信为“形上之需求”,也就是超越性的产物。鲁迅反驳那些嘲笑神话的人说:“太古之民,神思如是,为后人者,当若何惊异瑰大之;矧欧西艺文,多蒙其泽,思想文术,赖是而庄严美妙者,不知几何。”

侵掠攻夺,足为大禁 编辑

“华土之苦于强暴,亦已久矣”,针对当时的“崇强国”、“侮胜民”思潮,鲁迅认为我们应该反对侵略,反对霸权,而不是去推崇侵略,推崇霸权。中国立国“乃在文明之光华美大,而不借暴力以凌四夷”。

评价 编辑

汪晖认为,这篇文章可以视为对“什么是启蒙?”这一问题的独特回答。[2]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乐黛云. 鲁迅的《破恶声论》及其现代性. 中国文化研究. 1999, (1): 37-42. 
  2. ^ 汪晖. 声之善恶:什么是启蒙?——重读鲁迅的《破恶声论》. 开放时代. 2010, (10): 84-115 [2018-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