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

IC卡
(重定向自社會保障卡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范围内可以使用的IC卡,以适应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系统联网的需要以及人员流动的需求。其发放的对象是政府有关部门实施社会保障的人群,可以涉及有关个人社会保障的各方面,包括社会保险以及就业服务。一些地区的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管理需要,将更多的社会管理事务也放入其中。[2][3] 社会保障卡是持卡人享有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权益的电子凭证,具有信息记录、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等基本功能,可加载金融功能并扩展应用至其他公共服务领域。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管理全国社会保障卡发行和应用工作。省、地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管理本地区社会保障卡发行和应用工作,其所属的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具体承担社会保障卡发行和技术管理的有关事务。 社会保障卡按照“一卡多用,全国通用”的原则进行建设。各地发行社会保障卡必须遵循安全性、完整性和公益性的要求,采用全国统一的标准规范,保证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正面[1]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背面[1],印有照片、姓名、社会保障号码和社会保障卡号、金融账号等信息

社保卡功能 编辑

社会保障卡卡面和卡内均记载持卡人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等基本信息,卡内标识了持卡人的个人状态(就业、失业、退休等),可以记录持卡人社会保险缴费情况、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信息、职业资格和技能、就业经历、工伤及职业病伤残程度等。社会保障卡是劳动者在劳动保障领域办事的电子凭证。持卡人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结算;可以凭卡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可以凭卡到相关部门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可以凭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等。此外,社会保障卡还是握在劳动者手中开启与系统联络之门的钥匙,凭借这把钥匙,持卡人可以上网查询信息,将来还可以在网上办理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 正在推行社保一卡通,部署扩展社会保障卡应用领域的工作。为此,该部发布了《关于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的通知》。加载金融功能后的社会保障卡在具有信息记录、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等功能的同时,还可作为银行卡使用,具有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金融功能。以便促进金融服务民生,方便群众享受社保待遇和金融服务。 具有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的金融应用为人民币借记应用,暂不支持贷记功能。该卡卡片介质一般为接触式芯片卡,但也有银行发行介质为接触+非接触的双界面卡的社会保障卡,社保卡用芯片加隐蔽磁条复合卡的形式暂时过渡,芯片中应同时包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应用和金融应用。社会保障卡采用全国统一标准,社会保障号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从此,社保卡将加入金融功能,全国统一。 例如,北京市居民健康卡、京医通卡及北京通卡将实现“三卡合一”。此前,大多数北京市民在就医过程中都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光拿上社保卡却发现有时挂号、结算医院并不认,还需要再额外办理各家医院的就诊卡。 与此同时,本市推行了超过5年的居民健康卡、在北京市属医院范围内全覆盖的京医通卡以及主要面向本市新农合参合农民发放的北京通卡三种卡片在功能上也存在交叉和重叠。 融合后的新北京通卡分为北京通社保卡、北京通基本卡和北京通临时卡三类。北京通社保卡和北京通基本卡的发放对象为在京缴纳社保的常住居民(含北京户籍人口和非北京户籍人口),北京通临时卡发放对象则为临时来京人员。届时,北京通社保卡将包括社保应用、“北京通”应用、健康应用、金融应用、交通应用;北京通基本卡包括“北京通”应用、健康应用、金融应用、交通应用。最终这张“北京通”将成为一张多功能社会服务卡。 北京市医管局也会做好技术衔接,同时各医疗机构也会逐步完成院内读卡机的升级改造。到2017年年底,预计面向本市270万新农合参合农民的发卡率将达到85%。在北京通卡发放后,包括各大医院的就诊卡和京医通卡等将会退出。 2021年3月30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北京市社会保障卡(北京民生一卡通)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面对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按照征求意见稿,北京市社会保障卡(北京民生一卡通),将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具有社会保障、待遇发放、养老助残、医疗健康、公园年票、城市交通、生活缴费、金融服务等功能,并逐步在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实现身份信息识别查询、民生补贴待遇发放等应用的多卡合一、一卡通用。同时,北京市社会保障卡(北京民生一卡通)可替代市有关部门发放的民生类卡和证件。

地区的特殊規定 编辑

在中国部分地区,社会保障卡亦可做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乘车凭证,依各地方政府政策為準。例如在上海,70岁以上的上海户籍居民可以在非高峰时段凭“社会保障卡—敬老卡”免费乘车。随着新版上海市敬老卡的发放,自2016年6月26日起,社会保障卡—敬老卡免费乘坐地鐵制度将停止实行,70岁以上长者需要另行购票或刷卡乘坐[4]

 
一张上海市电子学籍卡(绿色部分),拍摄时已经失去学生身份证明功能

此外,在2007年至2012年间,上海市中小学生的社会保障卡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行,卡片为第一代社会保障卡,卡面正面标注为上海市电子学籍卡,背面样式和一般的社会保障卡社会保障卡样式相同,但使用了绿色为背景[5]。2012年后不再发行,原先发行的卡可继续用于社会保障业务,而该卡的学籍证明功能以新发行的上海市电子学生证代替[6]

2018年底人社部發表「香港澳門台灣居民在內地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規範港澳台居住證領取者後續領取社会保障卡規定,五險中的養老和失業保險台胞只要出示在台灣對應公保、勞保或國民年金等資格未斷離放棄的證明,即可免交。工傷和生育保險均由大陸企業用人單位繳費,[7]而醫保為企業和個人一同繳納存於個人醫療帳戶中,若台胞有一天想要終止社会保障卡帳戶则可以領取帳戶内的餘額。2020年1月1日起,在中国內地就業、居住及讀書的港澳台居民可以参加社保,與内地居民一樣享有社保待遇[8]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管理办法(人社部发〔2011〕47号). 2011-04-20
  2. ^ 什么是社會保障卡,中国政府网,2005-07-18. [2008-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4).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详细介绍,中国社保网,2012-08-24. [2015-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30). 
  4. ^ “敬老卡”免费乘公交周日终止. 东方早报. 2016-06-20 [2016-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1). 
  5. ^ 上海发布社保卡申领通告 明确申领具体事项. www.gov.cn. [2018-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7). 
  6. ^ 上海:原申领的学籍卡仅存社保功能. www.gov.cn. [2018-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8). 
  7. ^ 東森-台胞能拿社保卡. [2019-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9). 
  8. ^ 內地港澳台居民 元旦起享社保待遇. 星岛日报. 2019-12-03 [2019-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1).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