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号
神舟七号飞船(以下简称神七)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在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4秒988毫秒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1][2]。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另外两人分别穿着中國製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羅斯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劉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第三個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並漫步太空的國家(其中,翟志刚完全出舱。刘伯明的头部手部部分出舱)。飞船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 | |||||
---|---|---|---|---|---|
任务徽章 | |||||
![]() | |||||
任务概要 | |||||
任务名称 |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 | ||||
运载火箭 | 长征2号F(遥七) | ||||
成员人数 | 3 | ||||
发射地点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
发射 | 2008年9月25日 21:10:04.988(UTC+8) | ||||
返回 | 2008年9月28日 17:37(UTC+8) | ||||
任务时间 | 2天20小时27分钟35秒钟 | ||||
导航 | |||||
|
飞船结构编辑
神七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3],飞船重达12吨。 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4],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5]。三个舱段可满足生活、返航、动力三大基本功能,可分别独立工作[5]。
神舟七号宇航员编辑
执行航天员编辑
姓名 | 职责 | 飞行次数 | 飞行时间 | 轨道数 |
---|---|---|---|---|
翟志刚 | 指令长 | 0 | — | — |
刘伯明 | 操作手 | 0 | — | — |
景海鹏 | 实验员 | 0 | — | — |
候补航天员编辑
姓名 | 职责 | 飞行次数 | 飞行时间 | 轨道数 |
---|---|---|---|---|
陈全 | 指令长 | 0 | — | — |
费俊龙 | 操作手 | 1 | 115小时32分钟 | 76圈 |
聂海胜 | 实验员 | 1 | 115小时32分钟 | 76圈 |
主要任务编辑
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各系统负责人编辑
航天员系统编辑
- 航天员乘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 科研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 陈善广
空间应用系统编辑
- 科研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
- 空间应用系统总指挥:高铭
- 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顾逸东
载人飞船系统编辑
运载火箭系统编辑
- 火箭:“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
- 科研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
- 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
发射场系统编辑
- 发射中心: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发射场: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
- 发射场系统总指挥: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 崔吉俊
- 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 陆晋荣
测控通信系统编辑
- 相关单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所属测控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测控站、“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队
- 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主任 董德义
- 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 钱卫平
- 神七任务飞控组组长、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 朱民才
着陆场系统编辑
- 着陆场:内蒙古中部地区主着陆场
- 相关单位:某着陆场站、搜救部队、地面搜救分队、搜救直升机分队
- 着陆场系统总指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副主任 隋起胜
- 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 吴斌
空间试验室系统编辑
发射编辑
火箭於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4秒988毫秒(UTC+8,下同)发射升空;点火第120秒火箭抛掉助推器及逃逸塔;第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第200秒整流罩分离;第500秒三级火箭关机;第583秒飞船与火箭分离;随后飞船正常进入预定轨道,成功发射。
时间轴编辑
- 9月18日
- 神舟七号飞船与长征2F火箭对接完毕
- 9月20日
- 15时15分,船、箭、塔组合体垂直转运至发射区
- 9月24日
- 16时,火箭推进剂加注程序正式启动
- 9月25日
- 17时55分,三位航天员到达发射塔下
- 18时25分,三位航天员从轨道舱进入返回舱就座
- 19时50分,逃逸发动机和整流罩的安全机构解锁,打通“点火”通道
- 21时10分04秒988毫秒,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
- 21时12分04秒,火箭抛弃助推器及逃逸塔
- 21时12分43秒,火箭一、二级分离
- 21时13分24秒,整流罩分离
- 21时18分24秒,二级火箭关机
- 21时19分47秒,船箭分离
- 21时33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 9月27日
火警误报编辑
舆论编辑
评价编辑
- 美联社报道说,中国航天员返回地球并从返回舱中顺利走出,成功完成了中国首次太空行走任务。
- 法新社报道称,实施了中国首次太空行走的航天员们周日(28日)在中国土地上着陆。电视直播画面显示,“神七”返回舱在中国北部内蒙古的着陆场缓缓飘落。
- 路透社的消息称,在成功完成一场具有挑战性的、包括太空行走在内的太空飞行任务后,中国3名航天员已安全着陆。这是中国科技水平的展现,也是中国向登月迈进了一步。
-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消息说,三名中国宇航员周日返回了地球,完成了包括中国首次太空行走在内的三天的任务。消息还称,“神七”返回舱在内蒙古着陆场着陆前,负责搜救任务的多架直升机已起飞待命。航天员在着陆前告诉控制中心他们很安全,状态良好。
-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则称,“神舟七号”返回舱在北京时间28日17时40分左右着陆。[13]
- 國際評估與策略中心(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and Strategy Center)認為中國在過程中演練了共軌反衛星。[14]
质疑与回应编辑
在翟志刚出舱片段播出后,在各大影片分享网站中流傳。希望之聲、《新紀元週刊》等法輪功媒體,相繼發文質疑該片段造假,包括航天服冒出氣泡等[15][16][17]。TVBS等媒体亦報道了這類懷疑[18]。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王忠贵则回应,出现气泡的原因是舱内外存在0.02个大气压的气压差,因此出现气泡,纯属正常现象[19][20]。2009年Discovery News的物理學家Ian O'Neill也在網上發文支持神舟七號的真實性[21][22]。本次航空行動美國NASA亦有報導[23][24],而ESA亦有專家協助分析太空員的身體狀況,未有質疑[25]。 果殼網上也出现了对于各种质疑的解释[26]。
参考文献编辑
- ^ 刘芳编. 向太空进军.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2.03: 58. ISBN 978-7-5396-3959-8.
- ^ 邹春梅编著. 从嫦娥奔月到“天宫一号”.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4.03: 63. ISBN 978-7-5427-6048-7.
- ^ 神七船箭塔组合体垂直转运至发射区. 新华网. 2008-09-20 [2008-09-27] (中文(简体)).
- ^ 4.0 4.1 4.2 4.3 新闻背景:“神七”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的用途. 新华网. 2008-09-26 [2008-09-27] (中文(简体)).
- ^ 5.0 5.1 孙彦新、徐壮志. 权威解读:剖析神七飞船结构与外形. 新华网. 2008-09-26 [2008-09-27] (中文(简体)).
- ^ 孙彦新、徐壮志. 揭秘神舟七号飞船气闸舱. 新华网. 2008-09-26 [2008-09-27] (中文(简体)).
- ^ 神七太空行走模拟动画-搜狐新闻. news.sohu.com.
- ^ 国新办召开神七发布会 王兆耀称火灾是虚警. 搜狐新闻. 2008-09-27 [2017-06-01].
- ^ 王兆耀称飞船传感器失误 误报太空火警. 腾讯网. 新京报. 2008-09-28 [2017-06-01].
- ^ 揭秘:“神七”开舱时的惊险瞬间 轨道舱火灾. 新华网. 2010-09-11 [2017-06-01].
(摘自《通天秘旅》,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1月版)(稿件来源:光明日报—书摘)
- ^ 扬子晚报. 航天员出舱行走五大疑问. 中国网. 2012-06-12 [2017-06-01].
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赶快走出大厅,来到指控大厅旁边的飞船控制室一看,原来是一个感烟探测器失效了,所以传感器发出了高电频信号,误报为“出现火警”。尚志进一步解释说,实际上,当时轨道舱处于真空状态下,没有氧气,是不可能发生火灾的。
- ^ 《国家记忆》 20161118 《钱学森与中国航天60年》系列第七集神舟飞天路 | CCTV-4,第22分钟
- ^ 外媒热评神七凯旋:中国航天事业里程碑_新闻中心_新浪网. news.sina.com.cn.
- ^ Fisher, Richard D., Jr., "China's Close Cal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 31 October 2008, p. 15.
- ^ 傅明; 李玉涵. 孫文廣:中共意識形態領域造的毒素對民眾危害更大. 希望之聲. 2008-10-06 [2009-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6).
- ^ 張海山. 解析神七「出艙直播」真假疑雲;專訪美國太空專家曲錚. 新紀元週刊. 2008-12-11 [2009-11-27].[永久失效連結]
- ^ 神七直播造假 美专家发现更强证据.
- ^ 神七太空漫步畫面清晰 遭疑造假. TVBS.
- ^ 大公報:神七假出艙?航天副總設計師反駁.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0).
- ^ 专家批驳“神七假出舱”言论.
- ^ O'Neill, Author Ian. Bubbles, Reflections and Space Walks… Did China Really Fake It?. 2008-10-08.
- ^ China Really Didn’t Fake It (Part Deux).
- ^ ISS Daily Reports | Office of Space Operations.
- ^ SPACEWARN Bulletin 659.
- ^ Examen belge pour les taïkonautes de Shenzhou-7.
- ^ 神七出舱镜头并非“水下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