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
日本密宗大师
此條目可参照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
空海(日语:空海/くうかい Kūkai;774年7月27日-835年4月22日(农历3月21),日本佛教僧侶、書法家,俗名佐伯真魚,為唐代日本留學僧,師學於今西安青龍寺惠果門下,受獲傳承付法第一人,賜受法號遍照金剛,諡號弘法大師。
| ||||
---|---|---|---|---|
![]() 空海大師畫像 | ||||
本名 | 佐伯眞魚 | |||
出生 | 寶龜五年陰曆六月十五日(774年7月27日) 日本讚岐國多度郡屏風浦 (今 ![]() | |||
圓寂 | 承和二年三月二十一日(835年4月22日) (61歲) 日本紀伊國高野山 | |||
国籍 | 日本 | |||
宗派 | 真言宗 | |||
諡號 | 本覺大師→弘法大師 | |||
駐錫於 | 高野山金剛峯寺、東寺等地 | |||
師承 | 青龍寺惠果阿闍黎 | |||
徒弟與學生 | 真濟、真雅、實惠、道雄、圓明、真如、杲隣、泰範、智泉、忠延 | |||
著作 | 《十住心論》等 |
空海至中國學習唐密,傳承金剛界與胎藏界二部純密,為唐密第九祖、日本佛教真言宗開山祖師。也因其书法功底强而被称为“五笔和尚”,與嵯峨天皇、橘逸勢合稱平安時代三筆,著名作品為《風信帖》。
生平编辑
寶龜5年陰曆六月十五(774年7月27日),空海出生於讚岐國多度郡屏風浦(今香川縣善通寺市),父亲是豪族,母亲阿刀氏是渡来人後人。
延曆23年(804年),與最澄、義真等渡海至大唐國學法。空海於长安青龙寺向惠果請法,学习真言密教;後返日本開宗,為真言宗。空海將密宗區分為「純密」與「雜密」,見其所著《三學錄》。
弘仁14年(823年),獲賜東寺,作為真言密教之道場。之後,相對於稱作台密的天台宗,東寺的密教稱作東密。
傳說空海參考梵文,將日文字母以平假名排序成陣。此外,他亦是有名的書法家,與嵯峨天皇、橘逸勢共稱三筆。著有《文镜秘府论》。
判教编辑
空海在对显宗、密宗二者判教时形成了其自己一套说法,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十住心”说。这一学说可以以下表概括[1]:
学说名 | 住心 | 道 | 乘 | 显密 |
---|---|---|---|---|
十住心 | 异生羝羊心 | 诸趣外道 | 世间三心 | 九显 |
愚童持斋心 | 人趣 | |||
愚童无畏心 | 天趣 | |||
唯蕴无我心 | 声闻 | 小乘 | ||
拔业因种心 | 缘觉 | |||
他缘大乘心 | 唯识 | 大乘四心 | ||
觉心不生心 | 三论 | |||
一道无为心 | 天台 | |||
极无自性心 | 华严 | |||
秘密庄严心 | 真言 | 无上秘密乘心 | 一密 |
各地影響编辑
在日本,「大師」一詞多專指空海。日語中就有一句格言:「弘法奪『大師』之名,秀吉奪『太閤』之名,玄奘奪『三藏』之名」(大師は弘法に奪われ、太閤は秀吉に奪わる,そしてまた三蔵は玄奘に奪わる)。
在台灣,因臺灣日治時期的影響,有祭祀弘法大師的寺廟,在台北市的西門町媽祖廟奉有空海大師法相,以紀念真言宗建廟之德。在北投丹鳳山上亦有紀念弘法大師之石碑。花蓮縣吉安鄉則有慶修院,台南市則有開元寺奉有弘法大師法相。
主要作品编辑
相關小說编辑
- 四國遍路的近現代―「現代遍路」開始至「療癒之旅」(2005年 森正人)
- 沙門空海(夢枕獏)
電影编辑
相關條目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空海 |
- 「空海の風景」1/7司馬遼太郎 "街道を行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空海精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弘法大師空海與高野山之旅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弘法大師 : 般若心經秘鍵
- 秘藏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文献编辑
- ^ 吕, 建福. 密教的思想与密法.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50. ISBN 978751611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