筲箕灣福德廟

筲箕灣福德廟[1]是一座位於香港筲箕灣愛秩序村4227號地段的廟宇群。廟宇群內分別建有福德廟、觀音廟、關帝廟、洪聖古廟、張飛廟和劉備廟[2][3],同時是全香港唯一同時供奉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地方[3][4][5]

筲箕灣福德廟
基本信息
位置 香港筲箕灣愛秩序村4227號地段[1]
主神福德公福德婆包公觀音張飛關帝洪聖公劉備[1]
例祭農曆二月初二(福德誕)
農曆二月十三日(洪聖誕)
農曆二月十九日(觀音誕)
農曆六月廿四日(關帝誕)
農曆八月初八(劉備誕)
農曆十二月十九日(張飛誕)
领导相關人物:鄭興
開基南安坊坊眾會
建立时间1970年
地圖
地圖

歷史 编辑

早於1887年,有居民在颱風過後於海邊拾得一尊福德公像,其後將該神像置於淺水碼頭村村口的一間細小棚屋內,被當地居民稱為南安坊福德祠[2][6]。1937年,殖民政府打算發展南安坊一帶,福德祠便從筲箕灣道街尾附近遷至柴灣道。1959年,政府指廟宇因丟空多時而失去原有的宗教功能,對廟宇所在的地段行使「放棄租住權契據(租約)/土地歸還契約(土地)」,將該地段還原為官地[6][7]。1965年,政府打算清拆福德廟並將福德公遷往筲箕灣東大街的福德祠(今筲箕灣城隍廟),但遭南安坊坊眾反對[2][6][7]。1968年,南安坊坊眾會去信筲箕灣街坊福利會,代為向政府申請撥地重建福德祠,而政府亦撥出愛秩序村山坡予坊眾建廟。最終福德廟於1970年1月落成開光,並於同年11月向華人廟宇委員會註冊[6][7]

1971年,南安坊坊眾會在福德廟旁的山洞供奉觀音,並起名「觀音岩」[2]。1976年,筲箕灣街坊福利會將觀音岩擴建成廟,同時在毗鄰增建關帝廟[2]。另外,在政府清拆愛秩序村後,南安坊坊眾會在福德廟旁重建洪聖古廟,並於1980年落成[8]

1981年觀音誕,居民鄭興陪同患病的弟弟鄭寶義前往山坡上的觀音廟參拜,弟弟突然被神靈附體,他自喟是擁有「不同姓氏、不同性格、不同面孔」的三兄弟之一,並指只要他們設壇供奉,他便能讓鄭興的弟弟康復[3][4][5]。後來鄭興推斷是張飛降臨,漁民出身的他便把賴以為生的船隻賣掉,得款14萬元,最後在1982年於福德廟範圍興建了全香港唯一的張飛廟[3][5]。此外,廟宇地上設有紀念碑描寫張飛與鄭寶義的故事[3]

其後,有居民認為既然有關帝廟和張飛廟,倒不如再興建劉備廟,於是鄭興發動籌款,最終劉備廟於1993年建成[2]

古物古蹟辦事處曾將這六間廟宇納入歷史建築物評級名單,但最終於2010年2月被古物諮詢委員會確定不予評級[2][9]

祭祀 编辑

六間廟宇各有不同賀誕日子,包括農曆二月初二的福德誕、二月十三日的洪聖誕、二月十九日的觀音誕、六月廿四日的關帝誕、八月初八的劉備誕,以及十二月十九日的張飛誕[2]

在張飛誕,醒獅隊會於筲箕灣譚公廟起步,經筲箕灣東大街及其他街道前往廟宇,抵達後逐一向各廟宇參拜,並在道堂經師帶領下在張飛廟前參拜誦經[2][5]。而張飛誕更於2013年被納入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2][10]

另外,鄭興表示祭祀張飛有獨特的祭祀次序。由於福德廟為最先坐落在該地的廟宇,因此要先向福德廟上香,其次祭祀劉備及關羽,最後才祭祀張飛[4]

傳聞 编辑

在鄭興的弟弟鄭寶義被張飛治好後,當區居民都慕名而前來排隊看病。有一次,張飛附上鄭寶義之身,寫下藥方,結果不出40日,該名居民病瘉[3]

2012年11月,網上流傳一則於福德廟後山誤撞山妖的傳聞[11]。內容大致是當事人為求身體健康,誤以為一些較少人參拜的廟宇特別靈驗,於是便前往山上的一些供奉諸神的廟宇參拜,並在途中向路邊的破爛神像上香,繼而發生怪事。在當事人前往廟宇酬謝神恩的途中取道偏僻岔路,結果走了大約四十多分鐘仍然看不見廟宇,最後被洪聖爺拯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華人廟宇委員會. 註冊廟宇——筲箕灣福德廟. [2018-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9).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陳天權. 劉關張結義筲箕灣.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2018-02-13 [2018-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9) (中文(香港)). 
  3. ^ 3.0 3.1 3.2 3.3 3.4 3.5 陳穎然、何潔泓. 【盂蘭勝會】從地區廟宇出發 情深守廟人:其實是嘉年華. 香港01. 2016-09-03 [2018-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9). 
  4. ^ 4.0 4.1 4.2 on.cc東網. 劉關張穿越筲箕灣結義?香港人都拜張飛. 東方報業集團. 2018-04-26 [2018-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9) (中文(香港)). 
  5. ^ 5.0 5.1 5.2 5.3 陳天權. 港自遊. 香港: 文化葫蘆. 2018-03: 41、65 (中文(香港)). 
  6. ^ 6.0 6.1 6.2 6.3 香港政府. To Ti Temple S.K.W., 13.12.1945 - 09.08.1977.. 香港: 香港政府檔案處 (中文(香港)). 
  7. ^ 7.0 7.1 7.2 王賡武. 香港史新編(上冊).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8-01-01: 205–206. ISBN 9789620412554 (中文(香港)). 
  8. ^ 潘高爽. 筲箕灣的廟宇. 大公網. 2012-09-28 [2018-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9) (中文(中国大陆)). 
  9. ^ 古物諮詢委員會. List of the 1,444 Historic Buildings with Assessment Results (as at 22 March 2018) (PDF). 2018-03-27 [2018-04-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6-18). 
  10.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北區區議會 社區建設、文化及康樂事務委員會 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 (PDF).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13-11-07 [2018-04-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29). 
  11. ^ 陳雲. 轉角 - 筲箕灣山妖. am730. 2012-11-20 [2018-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9).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