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胺
化合物
腐胺(putrescine),又称1,4-丁二胺(1,4-diaminobutane)、1,4-二氨基丁烷(1,4-butanediamine)、四亚甲基二胺(Tetramethylenediamine)或腐肉碱,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无色晶体或无色至微黄色液体。腐胺的分子式为NH2(CH2)4NH2 。
腐胺 | |
---|---|
![]() | |
![]() | |
IUPAC名 butane-1,4-diamine | |
别名 | 1,4-diaminobutane |
识别 | |
CAS号 | 110-60-1 ? |
PubChem | 1045 |
SMILES |
|
MeSH | Putrescine |
性质 | |
化学式 | C4H12N2 |
摩尔质量 | 88.1516 g·mol⁻¹ |
熔点 | 27 ℃ |
沸点 | 158~160 ℃ |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一般条件(25 ℃,100 kPa)下。 |
腐胺与尸胺一样,都是生物活体或尸体中蛋白质的氨基酸降解产生。[1][2]这两种化合物是腐败物质散发的恶臭气体的主要成分,是口气、细菌性阴道炎等疾病病变部位产生的气味的原因。腐胺、尸胺及其它一些如精胺、亚精胺分子也被在精液和一些微生物如微藻中发现。
历史编辑
德国柏林的Ludwig Brieger医师于1885年第一次记录下腐胺。
生产编辑
应用编辑
生化作用编辑
多胺的生成中,腐胺与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后产生的S-腺苷-3-甲硫基丙胺反应,并产生亚精胺。亚精胺反过来与其他S-腺苷-3-甲硫基丙胺,将其转化为精胺。
在生物体内,鸟氨酸脱羧酶的作用下鸟氨酸脱羧能降解,产生少量的腐胺。多胺类化合物(腐胺是其中具有最简单结构的一种),可能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所必须的一类生长因子。
毒性编辑
大剂量的腐胺是具有毒性的。小鼠急性经口毒性最低致死量为1600mg/kg;大鼠急性经皮毒性最低致死量为300mg/kg[5]。
另見编辑
参考编辑
- ^ Lewis, Robert Alan. 《刘易斯毒理学百科(Lewis' Dictionary of Toxicology)》. CRC Press. 1998: 212. ISBN 1566702232.
- ^ Kamhi, Ellen,Ph.D.,RN,HNC. Alternative Medicine Magazine's Definitive Guide to Weight Loss. Celestial Arts. 2007: 14. ISBN 1587612593.
鸟氨酸可由肠道细菌转化为有毒的腐胺,而腐胺最终会被降解成其他多胺,如亚精胺、精胺及尸胺。(Ornithine is converted by bowel bacteria into a toxic substance called putrescine, which in turn degrades into polyamines, such as spermadine, spermine, and cadaverine literally meaning "the essence of dead cadavers")。
- ^ 腈类. 工業化學百科(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7th Ed. [2007-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0).
- ^ DSM工程塑料. [2007-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0).
- ^ http://www.chemyq.com/xz/xz13/127847elfi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