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12月11日) |
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英語:Taipei Municipal Datong High School,縮寫DTSH),簡稱市立大同高中或市大同,又因校園四周環繞著榕樹,而有著「榕城」的美稱,是一所市立普通高中,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山區,鄰近國賓長春影城、六福客棧(已倒閉)對面。前身為臺灣日治時期的私立臺北國民中學。 除了各種社團,還包含了體操隊、樂隊、儀隊等各種校隊
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 | |
---|---|
![]() | |
![]() | |
地址 | ![]() |
其它名称 | Taipei Municipal Datong Senior High School |
昵称 | 榕城 |
类型 | 市立完全中學 |
创办日期 | 1935年私立臺北國民中學 1938年私立臺北國民中學校 1945年私立大同中學 1946年臺北市立大同中學 1968年臺北市立大同國民中學 1992年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 |
学区 | 臺北市中山區 |
校長 | 莊智鈞 |
职员人数 | 33人[1] |
教師人數 | 174人[1] |
年级 | 國一到國三 高一到高三 |
性别 | 男女合校 |
学生人数 | 高中部1,689人 國中部615人[1] |
班级数目 | 高中部48班 國中部21班[1] |
校园面积 | 63,332平方公尺[1] |
標語 | 培育未來領袖 社會菁英 |
体育 | 田徑 羽球 體操 柔道 滑冰 |
社聯會主席 | 劉威廷主席 |
教師會主席 | 陳宏銘會長 |
電話號碼 | +886-2-2505-4269 |
学校网址 | www |
![]() |
簡介编辑
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校區鄰近 國家書店、國賓長春影城、伊通公園、長春國小、吉林國小、中吉公園等機構,飲食方面則有臺北市知名的四平街商圈。
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於1991年由臺北市立大同國民中學改制而來,而其前身臺北市立大同中學初中部乃當時初中聯考第一志願。目前各年級設有英文專修班一班、數學專修班一班、體育班一班,學生人數近二千五百人,並有社團三十四個。該校為全國第一所全校校園無線網路的高中,並獲Intel、Microsoft、微星科技贊助電子書包實驗,並為臺北市首個試辦數位學生證學校。
市立大同高中鄰近捷運中和新蘆線行天宮站從側門步行約一分鐘即可到達捷運站,交通十分便捷。或松山新店線松江南京站從正門步行約七分鐘。
校史编辑
1935年4月20日創校,初名「私立臺北國民中學」,校址設於臺北州臺北市文武町(即今臺灣銀行貴金屬部)。1938年改制,改校名為「私立臺北國民中學校」,校址遷至臺北州臺北市大龍峒町(今臺北市立啟聰學校)。
1945年11月10日改名為「私立大同中學」,並由劉克明先生出任校長。1946年4月由臺北市政府接管,更名為「臺北市立大同中學」。設置高中部、初中部,校址遷至臺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借用臺北市大安區板橋國民學校(即今幸安國小)之校舍。
1947年因學生逐年增加,校舍不敷使用,乃將高中部學生遷入臺北市新生南路二段(今金華國中校址)。1950年5月復將初中部遷入。1954年開辦初中夜間部。1957年開辦高中夜間部。
1958年7月因學生數激增,校舍嚴重不敷使用,校址遷入臺北市中山區長春路(現在校址)。1961年6月政府實施「省辦高中,市辦初中」之教育決策,將高中部十班學生分別移交建國中學及師大附中(各五班)。
1968年8月政府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政策,更名為「臺北市立大同國民中學」。取消夜間部,夜間部學生乃轉入日間部就學。1972年8月完成游泳池及科學實驗大樓硬體設備工程。1983年開辦補校,並奉令籌劃七十五學年度校舍更新計畫。
1992年7月1日改制為「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行政大樓完工啟用。1997年8月成立體育班、增強第二外語能力、規劃六年一貫課程。
2002年成立「電子書包」實驗班以及儀隊。2007年成立「英文實驗班」及「數學實驗班」。更新400公尺藍色跑道操場。2015年圖書館精進工程完工。
2016年為提供臺北市政府所舉辦「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做為田徑選手練習場地,操場跑道及草皮全面進行翻修。
2019年成立「資電學程班」。2022年圖書館進行整修。
歷任校長编辑
學校象徵编辑
校徽编辑
金黃色的蓮花內嵌同色梅花,圓弧形的字體,上半寫著「大同」,而下半則寫著「中」,代表著中學,校徽的5枚梅花花瓣,也像是 5 個 C 所組成,正代表大同學子的5項核心能力:
- Cultural Understanding (文化理解)
- Creativity (創意)
- 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思考)
- Communication (溝通)
- Collaboration(合作)[4]
校訓编辑
- 勤學—適性發展、多元學習
- 修身—永續精進、展望世界
- 博愛—關懷生命、陶冶人生
校服编辑
- 女生制服[5]
- 上衣部分為白色襯衫,但國中部於衣領,袖口滾邊以及口袋袋蓋有紅藍白三色細格花紋。口袋並有金色校徽繡線。裙子部分,為制式藍黑色百折裙。此套制服的識別重點即為特殊的紅藍白格紋及醒目的金色口袋校徽,國中部口袋袋蓋附有扣子。
- 男生制服
- 上衣部分為白色襯衫與西裝外套,褲子為藍黑色長褲,其餘與女生相同,國中部為短褲。
- 運動服(夏季)
- 上衣為白色T-shirt,中間有紅黃藍的橫條紋,左胸有金色校徽繡線,褲子為深藍色短褲,口袋附有拉鍊。
- 運動服(冬季)
- 原本為深藍色,目前上衣改為白色運動衣,中間有紅黃藍的橫條紋,左胸有金色校徽繡線,褲子為深藍色長褲,口袋附有拉鍊。
- 運動服外套
- 深藍色,上臂有紅白條紋。
行政單位编辑
時期 | 校名 | 任別 | 就職時間 | 姓名 |
---|---|---|---|---|
日治時期 | 私立臺北國民中學 | 1935年~1938年 | 堀在本 | |
私立臺北國民中學校 | 1938年~1945年 | 小池大壽 | ||
中華民國 | 私立大同中學 | 1945年~1946年 | 劉克明 | |
臺北市立大同中學 | 一 | 1946年4月~9月 | 朱昭陽 | |
二 | 1946年9月~1950年12月 | 吳石山 | ||
三 | 1950年12月~1961年6月 | 徐向榮 | ||
四 | 1961年6月~1972年8月 | 鄭世洵[2] | ||
臺北市立大同國民中學 | ||||
五 | 1972年8月~1980年8月 | 陳登瑞 | ||
六 | 1980年8月~1987年8月 | 周來香 | ||
七 | 1987年8月~1990年8月 | 林忠廉 | ||
八 | 1990年8月~1992年3月 | 吳英聲[3] | ||
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 | 九 | 1992年3月~1997年 | ||
十 | 1997年~2005年8月 | 何耀彰 | ||
十一 | 2005年8月~2012年8月 | 李慶宗 | ||
十二 | 2012年8月~2016年8月 | 王意蘭 | ||
十三 | 2016年8月~2022年8月 | 莊智鈞 | ||
現任 | 2022年8月~ | 柯明樹 |
特殊班別编辑
環境编辑該校位於中山區要衢,面積約20,900坪(約63,332平方公尺),為市立高中面積第三大者(僅次於師大附中、中正高中),更有400公尺藍色PU跑道,南臨長春路,北靠民生東路,東與建國北路為鄰,西以松江路為界。校園先後開闢「龍池」、「鳳園」及「至聖園」、「至誠園」、「至善園」三處庭園。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評為1994年全國高級中學特優學校建築。 市立大同高中是年代久遠的學校,經過不斷更新重建,擁有了今日的風貌。
學生團體编辑三大聯會编辑
校級幹部编辑由學校直接管理的組織,皆可免高中生公共服務八小時。 糾察隊
交通隊
典禮組
文書組
校園大使
衛生糾察隊
另外校級幹部也常需協助學校相關活動,例如擔任考生服務隊等等。 社團組織编辑學術性编辑
藝能性编辑
服務性编辑
康樂性编辑
運動性编辑
已不存在的社團和校隊编辑日治時期编辑
民國時期(2009年後未出現之社團)编辑
國際交流编辑在教育部的安排下與國外學校互動交流。
校友编辑註釋编辑參考文獻编辑外部連結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