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台灣管弦樂團
(重定向自臺北愛樂管弦樂團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簡稱台北愛樂,由指揮家亨利·梅哲於1985年創立,成立至今已經38年的非職業樂團。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Taipei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管弦樂團
建立1985年
國家/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
地點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一段7號
首席指揮林天吉
音乐总监俞冰清
網站官方网站

沿革 编辑

1985年,亨利·梅哲在俞冰清女士邀請下,來台灣籌組「韶韻室內樂集」且擔任指揮,並在台北國賓大飯店主持團員徵選,創始成員包括蘇正途、李肇修等弦樂家。[1][2]樂團同年改名「台北愛樂室內樂團」(英文:Taipei Sinfonietta),並在梅哲按部就班的計畫下訓練與演出。1987年低音管演奏家張龍雲加入後,漸漸納入木管樂器,長笛家劉慧謹、豎笛家陳威陵、雙簧管演奏家劉榮義等陸續加入。[2]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原名臺北愛樂室內樂團,由創辦人賴文福與俞冰清女士,以及一群愛樂社會菁英共同創立。多年來樂團仰賴樂友們的支持、企業贊助以及政府補助,從最初二、三十人的小型室內樂團,至1991年擴編更名為臺北愛樂室內及管弦樂團,至今更擴展為「臺北愛樂管弦樂團」。臺北愛樂的演出成就主要奠基於已故的首任音樂總監 亨利.梅哲。1990年樂團首次前往美加巡演。


1993年6月13日樂團遠赴奧地利於維也納愛樂金色大廳演出,創下台灣樂團首次登上這世界音樂最高殿堂的紀錄。

2002年8月梅哲先生以八十五之齡辭世,樂團由子弟兵林天吉接下客席指揮的擔子,2003年俄羅斯音樂家亞歷山大·魯丁(Alexander Rudin)接下音樂總監的棒子,一方面延續梅哲之音,一方面帶領樂團邁向國際與多元發展。2006年起,由林天吉擔任台北愛樂管弦樂團駐團指揮。

2007年5月6日成立台北愛樂室內樂坊,將樂團演出的觸角向下延伸至室內樂的領域,也為了紀念「梅哲之音」,臺北愛樂成立「臺北愛樂暨梅哲音樂文化館」(TPO & Henry Mazer Musical Centre),於 2007年5月7日開幕,在原本的排練及辦公室內,設置 包含指揮棒、樂譜、樂評、照片等梅哲相關文物的展示空間,同時保留排演廳,並辦理室內樂集,藉以推動「社區音樂」教育與交流。

臺北愛樂除了在大都市的舞臺演出外,其音樂觸角遍及全國各鄉、鎮、社區、校園。除了定期音樂會演出以亦參與各種異業結合之演出。如電影《臥虎藏龍》、《鐵達尼號》現場之配樂演出,或是英國BBC製作的生態紀錄片《BBC地球脈動》管弦樂配樂現場演出。

為了成為東亞各城市管弦樂團的交流平台,台北愛樂管弦樂團於2021年10月8日於台北舉辦「東亞樂派論壇籌備會」,並於2022年11月19日於台北舉行「第一屆東亞樂派論壇」,聯合台、港、日、韓的作曲家以及音樂協會、樂團之決策者,發表研究論文及心得,為創造東亞管弦樂團新的方向與契機作進一步的合作。

2021年11月台北愛樂雙季刊於台北出版,半年一期的期刊,創民間樂團定期出版期刊雜誌之先河,2022年5月1日台北愛樂創辦人及團長賴文福正式將團長交棒,由前國科會主委、中研院李羅權院士繼任團長 。

台北愛樂二十多年來數次遠征歐、美各大重要音樂廳,包括波士頓交響音樂廳、甘迺迪中心、魯道夫音樂廳、史麥塔納廳、李斯特音樂廳、聖彼得堡愛樂廳、莫斯科國際音樂廳、華沙愛樂廳、克拉科夫愛樂音樂廳、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赫爾辛基岩石教堂、 芬蘭廳、維也納愛樂廳等。曾經參加華沙之秋音樂節、布拉格之春藝術節、布拉格靈樂節、瓦洛克勞國際音樂節、拜葛席茲音樂節、克拉科夫音樂節、布達佩斯音樂週、比利時安特衛 普音樂節等,是國藝會連續年度「TAIWAN TOP演藝團隊」獲獎團隊。


台北愛樂出國演出總表 编辑

國家(次) 到過城市
加拿大(1次) Canada 科隆納、彭蒂克頓、溫哥華、維多利亞、納爾遜

Kelowna、Penticton、Vancouver、Victoria、Nelson

美國(3次) US 芝加哥、波士頓、紐約、華盛頓

Chicago、boston、New York、Washington, D.C.

挪威(1次) Norway 貝爾根、奧斯特斯

Bergen、Oystese

丹麥(1次) Denmark 索羅、腓特烈港

Soro、Frederikshavn

德國(1次) Germany 荷姆斯特、馬德堡

Helmstedt、Magdeburg

比利時(1次) Belgium 布魯塞爾、安特衛普

Brussels、Antwerpen

法國(3次) France 里昂、奧維爾、巴黎、蘇里

Lyon、Auvers、Paris、Sully

奧地利(2次) Austria 基澤、布爾根蘭州、維也納(3次)、薩爾茲堡

Kittsee、Burgenland、Vienna、Salzburg

瑞典(2次) Sweden 斯德哥爾摩(2次)

Stockholm

愛沙尼亞(2次) Estonia 塔林、帕努、塔爾圖

Tallinn、Parnu、Tartu

拉脫維亞(2次) Latvia 里加(2次)

Riga

波蘭(1次) Poland 彼得歌什、華沙、弗羅茨瓦夫、克拉科夫

Bydgoszcz、Warsaw、Wroclaw、Krakow

斯洛伐克(1次) Slovak 布拉迪斯拉伐、皮爾斯洽尼

Bratislava、Piestany

匈牙利(1次) Hungary 威斯普雷姆、賽克什白堡、布達佩斯

Veszprem、Szekesfehervar、Budapest

希臘(1次) Greece 雅典

Athens

芬蘭(3次) Finland 赫爾辛基(3次)

Helsinki

俄羅斯(1次) Russia 聖彼得堡、莫斯科

Saint Petersburg、Moscow

立陶宛(1次) Lithuania 考那斯

Kaunas

捷克(2次) Czech Republic 布拉格(2次)、奧斯特拉瓦

Prague、Ostrava

日本(1次) Japan 東京都、福島市(2次)

Tokyo、 Fukushima City

韓國(1次) South Korea 首爾

Seoul

中國(11次) China 蘇州(2次)、廈門(3次)、深圳(2次)、大連(3次) 、北京、南京、丹陽、鎮江、福州、泉州、廣州、東菀、澳門、崑山、錦洲、瀋陽、營口、香港
22個國家 67個城市

參考資料 编辑

  1. ^ Vico Lee. Tribute to the maestro. 台北時報. 2002-01-18 [2021-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4) (英语). 
  2. ^ 2.0 2.1 篳路藍縷二十五年:專訪台北愛樂管弦樂團行政總監俞冰清. MUZIK AIR 36. 2009-10 [2021-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4).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