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R100型柴電機車
台鐵R100型柴電機車,是臺灣鐵路管理局所擁有的幹線用大型柴電機車。與其後繼機型R150型、R180型、R190型因外型十分近似,在民眾的印象中已經成為台鐵柴油機車的代表之一。
台鐵R100型柴電機車 | |
---|---|
![]() | |
概览 | |
类型 | 柴油机车 |
原产国 | ![]() |
生产商 | 美國GM-EMD |
生产年份 | 1969年 |
产量 | 39輛(R101~R139) |
主要用户 | 臺灣鐵路管理局 |
技术数据 | |
UIC軸式 | A1A-A1A |
轨距 | 1,067毫米 |
轴重 | 13噸 |
机车长度 | 15,800 mm |
机车宽度 | 2,950 mm |
机车高度 | 3,920 mm |
整备重量 | 78噸 |
燃料储备量 | 3786公升(1000美制加侖) |
传动方式 | 電力傳動 |
发动机 | GM 12-645E型柴油引擎 |
发动机功率 | 1,650HP |
牵引发电机 | GM製D32-T型直流發電機 |
牵引电动机 | GM製D29型直流串激馬達× 4 |
最高速度 | 100公里/小時 |
牵引力 | 15,180 kgf |
制动方式 | 西屋空气制动公司(WABCO)製 26LA型 自動空氣軔機、手軔機 |
安全系統 | ATS-SN, ATS-P, ATP |
概要编辑
1969年起,臺灣鐵路管理局為因應莒光號列車開行,並且為了進一步提升柴電機車的運輸效能,於是在向美國GM-EMD公司購入台鐵R20型柴電機車後,又再度購入另一種柴電機車共39輛,即是R100型,編號R101~R139號。
本型車於美國GM-EMD的原廠型號為EMD G22U型。直到1969年9月至11月,本型車已陸續出廠運送來台;直至隔年1月莒光號列車開行,本型車即擔任莒光號的牽引機車,為繼R20型後另一個柴油化的重要主力。
此型機車外觀與台鐵R150型柴電機車和台鐵R180、R190型柴電機車極為相似。而雖然三款車型皆使用相同的引擎(美國GM 12-645E型柴油引擎),但牽引力、車重和最高車速等規格亦稍有差異。(如R100型總牽引力為15180kgw,而R150型及R180/R190型總牽引力則達19650kgw)。
外觀設計编辑
R100型的設計與R20型最大的不同是前端罩高度降低,駕駛室除較偏向前端外,並改成4片駕駛窗以增強瞭望性。另外,R100型在車身長度上也比R20型長上一些,油箱、轉向架配置等也都有所差異;除外,這兩種車的車側檢修門、進氣口位置,與車尾端面尾燈、大燈的外觀等均有所不同。
至於在塗裝設計上,本型車原裝時期也採用海軍藍之塗色,其塗裝方式均與R20型大同小異;直到1978年鐵路電氣化後,本型車也陸續將原本的海軍藍塗裝改為橘色系至今。
2010年1月,因應北迴線通車30週年,台鐵率先挑選R101將塗裝變更為47號孔雀藍,然而其車頂仍維持灰色,與原本所使用的全海軍藍塗裝並不相同;到同年6月,因應鐵路節123週年慶祝需要,再將R123調整為47號孔雀藍,大致遵循原廠時期的塗裝方式;而到2019年時R123再度進廠檢修時,北廠也在這次檢修後將塗裝變更為海軍藍,並調整車號字體,也使R123成為第一輛復舊為原廠深藍色的柴電機車,而2020年時R101也在進廠檢修時也完成了塗裝復舊;2021年下旬,因應藍皮解憂號本務機車需求,R122、127、R135於進廠檢修後,也恢復為海軍藍塗裝。
構造及設備编辑
工作原理编辑
本型車和R20型相同,為透過柴油引擎帶動主發電機後供給電力給予於轉向架的牽引馬達使車輛運行,因此主要設備組件上可區分成引擎及電氣設備兩大部分。
引擎設計编辑
在引擎設計上R100型使用二行程V型12缸的GM 12-645E型柴油引擎,連續出力達1650HP/900rpm。本型引擎的汽缸直徑較大,因此連續出力也較R20型有所提升。
電氣設備(馬達及控制設備)编辑
R100型採用較R20型容量更大的D32T型主發電機,可提供1500HP的連續進力,並將發電後之電流給予轉向架上的四具D29型牽引馬達使用。油門控制可分為8段。其進電路變速方式同為先進行小變速,係透過各馬達分路並聯一電阻使馬達磁場減弱,以克服加速時牽引馬達產生的反電壓,使電流持續增大以達到指定的車速。本型車的最大牽引力可達15180kgw,最高速度則可達到100km/hr。
軔機設備编辑
本型車裝用西屋(wabco)26LA型空氣軔機。司軔閥設計上分為單閥(僅操作機車頭軔機)與自閥(控制全編組列車軔機)分開操控之設計。主風泵(空氣壓縮機)設於引擎室,由引擎透過聯軸器帶動。
轉向架编辑
因引進當年台鐵尚未完全重軌化,故仍需要較多車軸分散總重量。因此R100型的轉向架是在兩個動輪之間加入一個分擔重量的無動力惰輪,配置為A1A-A1A型。
使用情況编辑
概要编辑
- 目前R100型配屬於臺北機務段、彰化機務段、花蓮機務段、臺東機務段,該型車至今仍常用在台東線及南迴線、屏東線的客、貨列車牽引上。惟南迴線電氣化後改由電力機車牽引莒光號班次,旅客列車僅牽引南迴線區間車班次。
- R100型柴電機車從1970年引進至今也已經使用滿50年,因此待台灣鐵路管理局完成東部幹線全線以及南迴線全線的電氣化後,將會漸漸停止使用於幹線上,而轉變任務屬性為主線電力機車或電車組故障時的緊急救援機車以及動力不足時的輔助機車。
- 此外,在2010年時,為了慶祝北迴線通車三十週年與鐵路節123週年,台鐵特別將R101與R123兩部柴電機車恢復成剛引進時的初期藍色塗裝。但重新塗裝的孔雀藍與台鐵歷史照片中的海軍藍藍差異過大,引起了不小的爭議;直到2020~2021年,R101、R123進廠檢修並重新塗裝後才恢復成與過往相同的海軍藍。
- 2014年11月起,因E300型檢修關係,行包列車改由R100牽引彰化=高雄段,運用範圍大幅延伸。直到2015年2月,七堵機務段的R151~R162改配彰化機務段後,才又回到花蓮=台東=新左營的運用區間。
- 2021年9月30日,檢修出廠的R127恢復為引進時的海軍藍塗裝。
- 2021年11月30日,檢修出廠的R135恢復為引進時的海軍藍塗裝。
- 2022年1月3日,檢修出廠的R122恢復為引進時的海軍藍塗裝。
車輛配屬段及運用範圍编辑
維基學院中的相關研究或學習資源:台鐵R100型柴電機車 |
特色编辑
本型機車由於在設計上供司機員操作的駕駛室不論左右側,皆位於機車的其中一邊,另一邊則全為GM的引擎部,因此在實際駕駛上,若反向運轉則司機員的視野將嚴重受限。若反向運轉,臺鐵規定需二司機員乘務,因此作法浪費人力,目前仍有些車站有專用轉車台供該種類型的機車進行調頭工作。[1]
而本型機車在動力全開的運轉情況下(拉貨物重車或爬坡時),其引擎噪音極為巨大(超過100分貝),遠在一公里外就能聽見本型機車的聲音。故經常被出外拍車的鐵道迷用來判定機車型式和目前列車的大略所在位置。
另外,由於R100型機車和其後繼機型的數量相當龐大,加上啟動時加速度很慢,且機械構造較簡單,以及本身為柴油動力無需使用電車線,任何正規路線及鐵路場站均可隨時隨地運轉的特點,也成為目前台灣鐵路管理局中用來教導新進司機員的駕駛訓練車(教練車)。很多司機員第一次駕駛台鐵機車也是從R100型開始,之後再依據日後的專業慢慢轉換車型,可以說是台鐵司機員的搖籃。[2]
保存車輛编辑
- 2019年9月10日:R114機車經富岡基地整修後恢復成藍色塗裝,並與SPK32749對號特快車廂送往車埕鐵道觀光小學堂(原車埕國小)靜態展示[3](車籍仍在)。
- 2022年4月28日:R111機車經富岡基地整修後恢復成原始之海軍藍塗裝,並由兩輛柴電機車以包夾的方式運送至大肚車站後,再透過陸運送至臺中車站鐵道文化園區靜態保存。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台鐵R100型柴電機車 |
註解编辑
相關條目编辑
維基學院中的相關研究或學習資源:台鐵R100型柴電機車 |
參考資料编辑
- Train Collection列車收藏誌,台鐵車型簡介專門網站
- 藍皮普通車的失落 台灣需要的是更深層的鐵道文化思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洪致文於自由廣場之投稿,自由時報,2011-1-23
- 兩坪大的火車教室,R100型駕駛室內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鋼軌上的輪機手,痞客邦PI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