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蓼(蓼字汉语拼音 liǎo )[1] ,《春秋穀梁传》作舒鄝春秋时代吴国楚国之间今安徽省舒城县群舒的一支,根据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文公十二年》所引的《世本》记载,群舒包括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皆为偃姓。春秋时期舒蓼沦为楚国的附庸。《春秋左氏传·文公十二年》记载,公元前615年,群舒背叛楚国,楚国令尹成嘉俘获舒国君主和宗国君主,并进而围攻巢国[2]

《春秋左传注·文公十四年》记载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元年,楚国谋划讨伐群舒,在出师伐舒蓼之时,楚国爆发内乱[3]

《春秋左传注·宣公八年》记载公元前601年,楚庄王因为群舒背叛楚国,伐灭舒蓼,并将其划入楚国疆界,兵锋抵达滑汭(今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之间滑水转弯处),楚庄王与吴国和越国结盟而返回[4]

注释 编辑

  1. ^ 注意,本条目为偃姓舒蓼,不是《春秋左氏传·文公五年》记载的“楚公子燮灭蓼”的这个位于今河南省固始县的蓼国,也不是《春秋左氏传·桓公十一年》记载的“郧人军於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的这个位于河南省唐河县的蓼国
  2. ^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文公十二年》,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第588页。
  3. ^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文公十四年》,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第604页到第605页。
  4. ^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宣公八年》,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第6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