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口鎮 (鄭州市)
花園口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1]。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鄭州市惠济区的黃河南岸。
花园口镇 | |
---|---|
![]() 1938年花园口决堤事件扒口处 | |
概览 | |
国家 | ![]() |
上级行政区 | 惠济区 |
行政区类型 | 行政建制镇 |
行政区划代码 | 41 01 08 100 |
村级区划单位数 | 8 |
- 社区数 | 0 |
- 行政村数 | 8 |
坐标 | 34°54′07″N 113°39′37″E / 34.90199°N 113.66034°E坐标:34°54′07″N 113°39′37″E / 34.90199°N 113.66034°E |
其他 | |
电话区号 | +86 (0)371 |
时区 | UTC+8(北京时间) |
历史编辑
花园口是郑州北郊的一个老地名,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宋代時已有村落,後變成黃河渡口。明朝嘉靖年间,举人许诗任工部主事,管理黄河,防汛筑堤,救民苦难。他曾在今东大坝之北的桂家庄、许堂(两村均迁圈堤里,合称南月堤)一带建了一座540亩的大花园,内植四季花木、奇香异葩,游人如织,紧连着花园有个黄河渡口,这渡口人称花园口。至清康熙三十五年(1628年)或稍后圮入黄河中。
光绪十三年(1887年)9月30日,郑州下汛十堡(今花园口镇石桥村)发生黄河决口[2],致使200多万(一说93万;一说最保守估计150万;一说700万)人罹难,清史研究学者夏明方称其为“近代中国人口损失最严重的一次洪水灾害”[3],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彼得·霍夫(Peter Hough)称其为“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自然灾害之一”[4]。
1938年,國民政府为阻止日军西犯,以水代兵,下令在花园渡口西侧炸开黃河大堤,造成平漢鐵路以東地區的洪水泛濫,使豫、皖、蘇三省四十四縣蒙受水患,傷亡慘重,史稱「花園口決堤事件」。黄河改道八年零九个月,给河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花园口从此闻名中外。
行政区划编辑
花园口镇下辖以下地区:[5] 石桥村、花园口村、申庄村、大庙村、京水村、南月堤村、祥云寺村和八堡村。
参考资料编辑
- ^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惠济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0.
- ^ 1887年9月30日 黄河决口. 人民日报. 2011-09-30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 ^ 从清末灾害群发期看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2015-01-08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5).
- ^ Peter Hough. Understanding Global Security. Routledge. 2014: 198–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7).
- ^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花園口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