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阳郡
建置沿革
编辑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1],封宗室司马绥为范阳王,改涿郡为范阳國,隸屬幽州,治所是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统八县:涿县、良乡县、方城县、长乡县、遒县、故安县、范阳县、容城侯国。相当于今河北内长城以东,永清县以西、保定、霸州、紫荆关以北,北京房山以南。永嘉之亂後,國除為郡。
十六國時期,范陽郡相繼為段部鲜卑(314年-319年)、後趙(319年-350年)、前燕(350年-370年)、前秦(370年-384年)、後燕(384年-399年)所有。長樂元年(399年),范陽郡入北魏。[2]
北魏时,下统七县:涿县、固安县、范阳县、苌乡县、方城县、容城县、遒县。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范陽郡,領縣直屬幽州。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幽州为范阳郡。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城区西南),在今北京市大部、天津市海河以北、河北保定一部。下辖蓟县、潞县、武清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永清县(今河北省永清县永清镇)、安次县(今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九州镇)、固安县(今河北省固安县固安镇)、归义县(今河北省容城县晾马台镇)、广宁县(今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街道)。燕安祿山聖武元年(756年),改范阳郡為范阳府。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燕史思明降唐,復為范阳郡。乾元元年(758年),改范阳郡为幽州[3]。762年,范阳节度使改为幽州节度使,后来领卢龙军,称之为卢龙节度使。
長官
编辑范陽相(265年-289年)
编辑范陽內史(289年-)
编辑范陽太守(-319年)
编辑范陽內史(319年-330年)
编辑范陽太守(330年-354年)
编辑范陽內史(354年-370年)
编辑范陽太守(370年-384年)
编辑范陽內史(384年-398年)
编辑范陽太守(398年-577年)
编辑- 羅彌,代人,北魏太武帝時或稍晚在任。[7]
- 盧敏,字仲通,范陽涿人,北魏孝文帝太和中追贈。[8]
- 盧尚之,字季儒,范陽涿人,約北魏宣武帝時在任。[8]
- 鄭瓊,字祖珍,滎陽開封人,治頗有聲。[9]
- 陽荊,北平無終人。[10]
- 劉永,字履南,彭城人,北魏孝明帝神龜中出任。[11]
- 刁整,字景智,勃海饒安人,北魏孝明帝時在任。[12]
- 盧文偉,字休族,范陽涿人,北魏孝莊帝時在任。[13]
- 盧恭道,范陽涿人,東魏孝靜帝天平中在任。[13]
- 李道璩,趙郡平棘人,東魏孝靜帝武定末在任。[14]
- 源彪,字文宗,西平樂都人,北齊廢帝乾明元年(560年)至北齊孝昭帝皇建二年(561年)在任。[15]
范陽郡守(577年-583年)
编辑范陽郡太守(742年-758年)
编辑國主
编辑註釋及徵引文獻
编辑- ^ 《晉書·地理志》稱“魏文更名范陽郡”,《宋書·州郡志》則稱“晉武帝泰始元年,分涿為范陽”。據孔祥軍考證,晉武帝泰始元年始改涿郡為范陽國,參見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
- ^ 牟發松等,2017,《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 郭声波,2012,《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 《資治通鑒·卷九十八·晉紀二十》
- ^ 《資治通鑒·卷一百〇三·晉紀二十五》
- ^ 刘永智. 幽州刺史墓考略[J]. 历史研究, 1983(2):87-97.
- ^ 《魏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
- ^ 8.0 8.1 《魏書 卷四十七 列傳第三十五》
- ^ 《魏書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 ^ 《魏書 卷七十二 列傳第六十》
- ^ 《魏書 卷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三》
- ^ 《魏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
- ^ 13.0 13.1 《北齊書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四》
- ^ 《魏書 卷三十六 列傳第二十四》
- ^ 《北齊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五》
- ^ 16.0 16.1 16.2 16.3 16.4 《唐刺史考全編》
- ^ 《晉書 卷一百四 載記第四》:“以……范陽……合二十四郡、戶二十九萬為趙國,封內依舊改為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