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大-中和-樹林線

興建中的捷運路線

萬大-中和-樹林線,簡稱萬大樹林線,為臺北捷運一條中運量系統路線,第一期簡稱萬大線萬大中和線[4],正在興建中[5];第二期簡稱樹林線新北樹林線,已完成細部設計。臺北市政府規劃萬大線並延伸服務雙和地區、新北市政府規劃樹林捷運建設計畫,兩條獨立路線規劃成果分別提送審查,經中華民國交通部發函指示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將樹林捷運併入萬大線辦理,合稱萬大-中和-樹林線,將之串連以提供萬大-土城-樹林間的捷運服務。在臺北市中正區中正紀念堂站可與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轉乘,在新北市中和區中和站環狀線轉乘,在新北市土城區土城站可與板南線轉乘,在新北市新莊區迴龍站可與中和新蘆線站內轉乘、規劃中的桃園捷運棕線站外轉乘。全線通車後將形成一條半環線。

萬大-中和-樹林線
(淺綠線、7號線)
Wanda-Zhonghe-Shulin Line
Taipei Metro Line Wanda Zhonghe Shulin.svg
萬大線路線圖.png
概覽
營運地點 臺灣
臺北市
新北市
服務類型城市軌道交通中運量系統
所屬系統臺北捷運
目前狀況興建中
起點站中正紀念堂
終點站迴龍
主要車站中正紀念堂
中和
土城
樹林
迴龍
營運路線萬大中和線
新北樹林線
分支路線莒光支線
系統代號LG (淺綠色 Light Green)
路線代號LG
路線編號7號線[1][2]
技術數據
路線結構
路線等級A型路權
路線長度22.8公里(14.2英里)
營運長度22.8公里(14.2英里)
最高速度80公里每小時(50英里每小時)
設計速度90公里每小時(56英里每小時)
營運速度80公里每小時(50英里每小時)
正線數目2
車站數目22[註 1]
軌距1,435毫米標準軌
最小曲线半径51~57公尺[3]
電氣化方式750V,第三軌
信號系統Urbalis CBTC[1]
車輛基地金城機廠
使用车型車型待定(阿爾斯通大都會型列車
列車编组中運量4輛編組
运营信息
計劃通車預計2026年6月
動工年份2014年
建成年份預計2025年底
首班车由數個站點同時於6點發車
建設者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營運者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網站www.metro.taipei

路線

第一期(萬大線)

由捷運中正紀念堂站起,向西沿南海路下方過和平西路後接西藏路萬大路、經地下穿越果菜市場及新店溪後,至保順路、保生路轉中山路、連城路至金城路,並於金城路北側農業區設置機廠及設一支線車站臨莒光路,全長約9.5公里,共設九座地下車站及一座機廠。目前共有中正紀念堂站、植物園站、廈安站、加蚋站、永和永平國小站、中和站、連城錦和站、中和高中站和莒光站。

本段路線即為臺北市政府規劃之「萬大地區設置捷運系統可行性研究」,且於台北端曾有四種路線規劃,甲案自龍山寺站出發,行經西園路、西藏路、萬大路、富民街至中和地區,設置三站;乙案自中正紀念堂站出發,行經南海路、西藏路、萬大路、富民街至中和地區,設置四站;丙案自龍山寺站出發,行經西園路、東園街、萬大路、富民街至中和地區,設置三站;丁案自中正紀念堂站出發,行經南海路、青年路至中和地區,設置三站。經評估後,決定採乙案。

第二期(樹林線)

第二期线路於明德路口附近爬升為高架後,續沿金城路並跨越城林橋至樹林中華路、八德街、大安路轉中正路直行與捷運迴龍站相接。總路線之全長22.1公里。曾有四種規劃連接至新莊線迴龍站,甲案為土城線亞東醫院站、乙案為三鶯線陶瓷老街站、丙案為板橋車站、丁案為於連城路上連接萬大線。經評估後,決定採丁案。

歷史

 
萬大-中和-樹林線第一期工程中正紀念堂車站前之告示牌
  • 2002年
    • 3月: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完成「萬大地區設置捷運系統可行性分析報告」。
    • 12月:臺北縣政府完成「樹林地區規劃捷運系統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04年
    • 6月:開始進行萬大-中和-樹林地區捷運系統走廊研究規劃。
  • 2005年
    • 5月18日:規劃案在萬華區路段僅辦理一次公聽會。
  • 2006年
    • 1月2日:規劃案期末報告書初稿審查會議結論-輕軌捷運系統,總經費561億元。
    • 3月16日:承辦單位到萬華區公所簡報說明-輕軌捷運系統,總經費561億元。
    • 4月:報告書製作完成,改為中運量捷運系統,總經費729億元。
    • 5月18日:行政首長到萬華區政說明會,新聞稿發佈-預計下週提報交通部核定,並建議採獨立路權的輕軌捷運系統,總經費561億元。
    • 5月24日:規劃案報告書提報交通部核定,建議採用中運量捷運系統,總經費729億元。
    • 9月14日:交通部函復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審查意見。
  • 2007年
    • 11月19日: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才補充說明回覆交通部。
    • 12月21日:捷運局補正資料送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 2008年
    • 1月14日:環保署召開第二次初審會議,會議決議須就環評委員及相關單位所提意見補充修正後再提送環保署進行第三次審查。
    • 1月31日:交通部函送第二次規劃報告審查意見,捷運局刻正修正資料,俟完成後將再報請交通部審議。
    • 4月28日: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完成環評補正資料提送環保署。
    • 5月12日:環保署召開專案小組第三次初審會議,會中決議俟捷運局提送補正資料後,逕提大會審議。
    • 6月12日: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依交通部第二次審查意見,予以回復說明。
    • 6月16日: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依第三次環評初審會議審查意見,完成資料補正,並提供送環保署審查。
    • 7月2日:本案環境影響說明書於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168次會議有條件通過。
    • 8月19日:交通部函送第三次規劃報告審查意見予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該部認為應補行可行性研究報告書報核程序後,再循序陳報綜合規劃報告。
  • 2009年
  • 2010年
    • 2月12日:行政院核定本計畫案“總經費898.59億元”。
  • 2011年
    • 1月3日:捷運工程局土建處發文字號:100.01.03北市捷土字第09934210900號 / 土建主體工程分為4個區段標,預計於101年底陸續進行招標作業。
    • 5月2日:交通部部長毛治國說,已經與相關單位達成共識,萬大線可望在今年八月提前動工;而新北市政府交通局也當場宣布,將萬大線第二階段規畫案提早到明年初送交通部核准,希望兩個階段能夠一起通車。
    • 5月18日:交通部長毛治國與立法院交通委員會5月17日到樹林、鶯歌地區,毛治國當場允諾捷運中和至樹林段提前自2011年8月動工。
    • 9月14日:新北市政府與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在中和區召開捷運萬大線都市計畫變更說明會。
    • 11月24日:第二期工程,新北市政府也於101年試編預算將積極趕辦財務修正,期能儘早完工通車。
    • 11月25日:捷運萬大-中和-樹林線第一期工程簽約暨先期工程動土典禮臺北市萬華區於萬大路底華中河濱公園(華中橋下)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在中正區召開第一場都市計畫變更說明會。
  • 2012年
    • 5月:捷運工程局召開第一期工程車站命名評審小組會議。
    • 萬大線先期工程動工(植栽移植)
    • 主體工程細部設計
    • 2012年9月24日施工最新進度說明[6]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6月3日-6月9日:LG07站(連城錦和站)、LG08站(中和高中站)公開閱覽文件。
    • 7月1日:LG07站(連城錦和站)、LG08站(中和高中站)公開招標文件,於8月21日開標。
    • 8月11日-8月17日:LG05站(永和永平國小站)公開閱覽文件。
    • 8月31日:LG07站(連城錦和站)、LG08站(中和高中站)決標,由皇昌營造得標,工程包括兩座地下車站、4段潛盾隧道、2段明挖覆蓋隧道,預定10月動工。
    • 10月2日:LG05站(永和永平國小站)公開招標文件,於11月11日開標。
    • 11月11日:LG05站(永和永平國小站)決標,由榮工工程得標,工程包括一座長210公尺地下3層車站、2段長1389公尺潛盾隧道。
    • 11月20日:LG07站(連城錦和站)、LG08站(中和高中站)動工。
    • 12月28日:LG05站(永和永平國小站)動工。
  • 2016年
    • 7月22日-7月29日:LG04站(加蚋站)公開閱覽文件。
    • 8月2日-8月8日:LG01站(中正紀念堂站)、LG03站(廈安站)公開閱覽文件。
    • 11月8日:捷運萬大線台北市區CQ850A區段標29億4,500萬元順利決標,由大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得標,位於東園街與長泰街間的LG04車站,以及LG04站至LG05站(不含)間的上下行潛盾隧道。潛盾隧道從LG04站北側起,沿萬大路直行左轉穿越臺北漁市、第一果菜批發市場及新店溪後經新北市永和區保順路至保生路之LG05站;上行隧道長度1,716公尺,下行隧道長度1,701公尺,合計3,417公尺。
    • LG04車站為地下三層車站,有三個出入口及一個連通道。其中B出入口位於東園國小共構大樓內,完工後可方便小朋友進出校園;A、C出入口分別在天主教玫瑰堂與東園街土地開發大樓內,可從萬大路東、西兩側進出車站;並在東園街長泰街增設出入口的連通道,2017年1月開工,工期七年四個月。
    • 11月23日:捷運萬大線土建工程CQ840區段標順利決標,由大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56億元得標,本標是萬大線臺北市區段最後決標的土建工程,2017年2月開工,工期八年。CQ840區段標工程範圍長約1.6公里,包括兩座車站-LG01站和LG03,一段橫渡線、一段中央避車線及二段潛盾隧道。
    • LG01車站在靠近羅斯福路一段之南海路地下,本站可與捷運中正紀念堂站以地下連通道銜接轉乘,位址下方有直徑1.65公尺的自來水管,是供給三重、新莊等地區五十萬戶用水的重要管線,需以不斷水制水閥特殊工法施做;南海路與南昌路另有161KV及69KV台電特高壓管線交會,整體工作環境非常艱困。
    • LG03車站所在的西藏路,下方有5公尺×3.1公尺雙孔大型雨水下水道箱涵;中央避車線在萬大路下方有1.8公尺×2.1公尺的雨水排水箱涵,因西藏路與萬大路路幅小,無法一次遷移至開挖區外,且皆須在不縮減原排水斷面原則下,及僅能於每年非防汛期施工,交通維持及施工過程極為繁雜。
    • 此外,本工區沿線道路狹小(南海路含退縮騎樓僅20公尺、西藏路30公尺、萬大路25公尺),連續壁緊貼兩旁建物的建築線且是老舊社區,民生管線(電力、電信、自來水、瓦斯)配置複雜交錯,協調管理工作繁多。
  • 2017年
  • 2018年
    • 10月17日:行政院核定第二階段財務計畫[8]
  • 2021年
    • 4月20日:開放电联车设计方案票選,共有6款,分別為「熱情活力」、「勇往直前」、「寧靜自在」、「從容不迫」、「朝氣蓬勃」、「成熟穩重」[9]
    • 5月27日:票選結果出爐,以「朝氣蓬勃」勝出[10]
    • 7月5日:捷運萬大線新北市區段第一條潛盾隧道貫通。
    • 8月11日:捷運萬大線台北市區段第一條潛盾隧道貫通。
  • 2022年
    • 8月24日:第二階段土建標CQ890區段標樹林段順利決標,由遠揚營造得標,工程包括8座高架車站(LG14站至LG21站),全長6.6公里。[11]
    • 9月8日:捷運萬大線跨雙北市新店溪長潛盾隧道下行線貫通。[12]
    • 9月19日:第二階段土建標CQ890區段標樹林段簽約完成
    • 10月14日:第二階段土建標CQ890區段標樹林段正式動工。[13]

預定時程

  • 2023年12月31日:第一輛電聯車預計出廠運抵台灣。
  • 2025年12月31日:預定萬大-中和-樹林線第一期工程實質完工。通車為2026年6月。
  • 2028年12月31日:預定萬大-中和-樹林線第二期工程實質完工。通車未定。

工程概述

萬大線分為兩期工程,第一期工程為LG01-LG08A,目前分為七個土建標,各標範圍及施工進度如下:

第一期工程

工程進度

興建中路線的預定時程,2023年1月31日更新。進度依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發布為準[14]

預定通車時間 路線名稱 區間 預定進度 實際進度 相較進度 未來營運模式
2026年(民國115年) 06月   萬大-中和-樹林線 中正紀念堂莒光 64.86% 64.90% 超前0.04℅ 中正紀念堂-莒光

機電系統工程

法國阿爾斯通得標機電系統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資料更新至2017年7月24日)

機電標 機電內容 作業現況 預定進度 實際進度 預計完工日期
CQ810 電聯車、行車監控、供電、通訊、機廠維修設備 機電系統工程基本設計已經完成,目前正進行招標準備作業中[15] [16]
CQ817 自動收費系統 目前正進行招標作業中。
CQ811 軌道設施 目前正進行招標作業中。

施工標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更新至2023年1月底)

工程標 工程名稱 完成進度 預計完工日期
CQ840標 包含LG01、LG03、LG03-LG04之潛盾隧道 50.26% 2025/07/27
CQ842標 LG02車站、LG02至LG03及LG02至LG01潛盾隧道土建工程及國語實小捷運共構大樓新建工程 84.67% 2024/01/07
CQ850A區段標 包含LG04、LG04-LG05之潛盾隧道 69.63% 2026/05/16
CQ850標 包含LG05、LG05-LG06之潛盾隧道 60.29% 2024/03/03
CQ860標 包含LG07、LG08兩座地下車站、3段潛盾隧道及2段明挖覆蓋隧道 62.39% 2024/10/01
CQ861標 LG06車站工程 64.36% 2025/05/10
CQ870標 包含金城機廠、LG08A地下車站 57.21% 2025/09/22

第二期工程

第二期工程目前正在細部設計中,台北市政府為地方主管機關,經費由中央政府和新北市政府共同負擔,總工程經費約558.81億,目前計畫已經於2017年1月26日提送至交通部審議,刻正由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會同相關單位進行書面審查作業。 第二期路線位於新北市轄內,目前已經展開都市計畫變更及基本設計招標作業,修正計畫俟召開台北市與新北市推動會議取得共識後,循序提報中央政府審議。2018年5月2日,交通部併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二期特別軌道預算。

預定通車時間 路線名稱 區間 預定進度 實際進度 相較進度 未來營運模式
2030年(民國119年) 6月   萬大-中和-樹林線 廷寮迴龍 00.00% 00.00% 相等 中正紀念堂-莒光/中正紀念堂-埤塘/中正紀念堂-迴龍

施工標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更新至2023年1月底)

工程標 工程名稱 完成進度 預計完工日期
CQ880標 00.00%
CQ890標 00.08% 2029/03/08

車站

路線 現況 車站編號 車站名稱 與前站距[17] 里程 交會路線 站體型式 所在地
中文 英文
萬大-中和-樹林線
除第一期路線與營運中轉乘站之站名已經確定外,其餘站名皆為暫定名稱。








[18]






LG01 中正紀念堂
南門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Nanmen)
0.0 0.0     淡水信義線
    松山新店線
地下

中正區
LG02 植物園 Taipei Botanical Garden 0.7 0.7
LG03 廈安
南機場[19]
Xiaan 0.9 1.6
LG04 加蚋 Kalah[20] 1.0 2.6 萬華區



LG05 永和永平國小[21] Yonghe Yongping Elementary School 2.0 4.6

永和區
LG06 中和 Zhonghe 1.4 6.0     環狀線 中和區
LG07 連城錦和[21] Liancheng Jinhe 0.8 6.8
LG08 中和高中 Zhonghe Senior High School 1.0 7.8
LG08A 莒光 Juguang 1.6 9.4     泰山板橋輕軌














LG09 1.8 9.6 土城區
LG10 1.0 10.6
LG11 土城 Tucheng 1.6 12.1     板南線 高架
LG12 0.7 12.8     板南線永寧(站外轉乘)
LG13 0.8 13.6



LG14 1.7 15.3 板橋區
樹林區
LG15 0.9 16.2
LG16 0.6 16.8
LG17 1.0 17.8
LG18 1.0 18.8
LG19 1.1 19.9
LG20 0.9 20.8
LG21 迴龍 Huilong 1.0 21.8     中和新蘆線
    棕線(桃園捷運)
新莊區

使用車輛

萬大-中和-樹林線完工通車後,將使用法國阿爾斯通製中運量大都會列車,每列4節車廂,總共35列,採全自動無人駕駛模式運行。[1][2][22]

沿革

2018年7月10日,由得標廠商阿爾斯通在官網公布其大都會列車造型設計草案,然而被網友戲稱這像「削鉛筆機」[23],不過捷運工程局在當時表示尚未定案[24];而後在2021年4月20日公布萬大中和樹林線的列車外觀設計及6種塗裝主題並開放大眾票選[25],並於同年5月27日正式發表「朝氣蓬勃」外觀塗裝設計。[26]

意外事故

在萬大線第一階段興建時,曾先後在2021年9月28日、2022年7月13日以及2023年4月6日進行設備拆解作業時發生工安意外,有的是因為潛盾機而造成頭部重創,也有的是意外從鷹架墜落,不幸的是,這些工安意外皆斷送工人的生命。[27][28][29]

註釋

  1. ^ 包含莒光站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Alstom to supply integrated metro system for Taipei Metro Line 7 (新闻稿). Alstom. 2018-07-10 [202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 
  2. ^ 2.0 2.1 Miller, Samuel; Collet, Coralie; Chan, Jane. Alstom to supply integrated metro system for Taipei Metro Line 7 extension (新闻稿). Alstom. 2020-07-10 [202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2). 
  3. ^ 全台第1條最小轉彎半徑捷運隧道. YouTube. 北捷局二工處. [2022-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2). 
  4. ^ 萬大中和線. 「OPEN!3環6線」三環六線進度公開專頁. [2021-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5. ^ 萬大-中和-樹林線第一期工程簡介.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2019-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6. ^ 20120924童仲彥 交通部門質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童仲彥.2012-09-24
  7. ^ 北捷萬大線動工 朱郝江同台. 聯合財經網. 2014-10-28 [2014-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9). 
  8. ^ 〈台北都會〉捷運樹林萬大線二期財務計畫 政院核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時報.2018-10-19
  9. ^ 北捷萬大線列車外觀塗裝票選 6種樣式即起~5/16投票展開. [2021-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7). 
  10. ^ 北捷萬大線車廂外觀揭曉 「朝氣蓬勃」3.3萬票勝出. [2021-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7). 
  11. ^ 翁聿煌. 延宕多年捷運樹林線順利決標,蘇巧慧:持續緊盯進度. 自由時報. [2022-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4). 
  12. ^ 林麗玉. 萬大線今隧道貫通典禮114年完工 柯文哲:帶動舊城翻轉. 聯合新聞網. [2022-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9). 
  13. ^ 通勤縮短30分鐘 樹林區首條捷運新北樹林線今日開工.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3). 
  14. ^ 工程進度.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2021-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2) (中文(臺灣)). 
  15. ^ 萬大-中和-樹林線第一期機電現況.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2019-07-09 [2020-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16. ^ 機電系統工程進度.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2020-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2). 
  17. ^ 第十二章 路線及場站規劃. 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萬大中和樹林線規劃報告書及周邊土地發展計畫案 (PDF) (Report).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12–74)–(12–75). 2020-11-23. 
  18. ^ 萬大線一期暨信義線東延段站名出爐.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2017-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5). 
  19. ^ 北捷車站命名新規今拍板 萬大線爭議站有望更名. 聯合新聞網. 2019-01-08 (中文(臺灣)). 廈安站若想更名,將必須有人提案更名發起連署,連署者必須是戶籍在廈安站所在的廈安里、忠勤里及與兩里相鄰的永昌里、愛國里等共9個里的18歲以上具公投資格居民,並達可投票人數約4萬人的八分之一才有效,隨後才能舉辦類似新命名作業的網路投票機制決定是否更名,新名稱贊成人數則至少要達可投票人數四分之一才有效。 
  20. ^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英語文宣. 2021 (中文(臺灣)). 有關貴局臺北捷運系統萬大線一期暨信義線東延段站名,「加蚋站」站名之英譯「Kalah Station」,同意備查。 
  21. ^ 21.0 21.1 地方有異議 捷運萬大線「永和站」、「雙和醫院站」更名. 自由時報. 2020-09-03 (中文(臺灣)). 接獲地方、新北市捷運局提出LG05「永和站」及LG07「雙和醫院站」的更名申請,依「台北市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捷運車站命名更名或車站站名加註名稱作業要點」完成更名作業 
  22. ^ 林伯誠、何振誠. 捷運萬大線電聯車簡介 (PDF). 台北市捷運工程局. [2022-10-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0-15). 
  23. ^ 北捷萬大線列車圖曝光!外形讓網友傻眼:是削鉛筆機嗎?. 東森財經新聞台. [201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3). 
  24. ^ 翁浩然. 北捷萬大線列車亮相? 捷運局:還沒定案. 好房網. 聯合報. [201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5). 
  25. ^ 【萬大線列車塗裝票選】. Facebook. 交通×樹林 @transportshulin. [2021-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3). 
  26. ^ 蔡亞樺. 北捷萬大線車廂外觀揭曉 「朝氣蓬勃」3.3萬票勝出. 自由時報. [2021-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7). 
  27. ^ 陳鴻偉. 捷運萬大線爆工安意外 67歲工人頭部遭重創 搶救2小時仍不治. 中時新聞網. 中國時報. 2021-09-28. 
  28. ^ 邱奕能. 捷運萬大線再出工安意外 1工人鷹架墜落送醫不治.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 2022-07-13. 
  29. ^ 劉慶侯. 捷運萬大線工安意外 1工人遭潛盾機撞傷送醫不治. 自由時報. 2023-04-0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