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输送车

用於運輸部隊的裝甲車
(重定向自装甲输送车辆

裝甲運兵車英文Armoured personnel carrier縮寫APC)又稱装甲运兵车,指在戰場上輸送步兵裝甲車輛,一般具有高速、較低的防護力和戰鬥力等特點。裝甲運兵車除了可以運輸步兵外,還可以運輸物資或補給品,暫時充當裝甲補給車。在必要时,也可以使用车上的武器攻击敌人。

美国陆军M113裝甲運兵車
蘇聯BTR-50裝甲運兵車英语BTR-50
台灣CM-33 雲豹裝甲車
中國大陸85式裝甲運兵車
美國史崔克M1126裝甲運兵車
印尼聯合國部隊ANOA 6X6 APS UN

裝甲車列表 编辑

  加拿大

  中華民國

  中华人民共和国

  芬兰

  法國

  德國

  以色列

  日本

  俄羅斯

  新加坡

  瑞士

  美國

  烏克蘭

  土耳其

  韩国

歷史 编辑

裝甲運兵車出現的時間與戰車約略同期,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英國推出專門用來運輸步兵的馬克IX型坦克。由於坦克本身的成本較當時使用的卡車高出許多,有些國家是以加裝裝甲的汽車權充兼作運輸的用途。

1930年代許多國家開始發展機械化部隊,由於全履帶車的造價與維護成本依舊居高不下,為了配合戰車的運動速度與越野能力,半履帶車加上防護裝甲之後成為最常見的型態。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M3半履帶車德國SdKfz 251半履帶車是最著名的代表。這些車輛擁有防禦小口徑武器與彈藥破片的側面裝甲,但是欠缺頂部的保護。車體上以攜帶機槍最為常見。而戰爭中期以後盟軍開始將M4中型坦克改裝成裝甲運兵車使用。

冷戰時期,由於核戰陰影的威脅、履帶動力裝置成本下降加上鋁合金的使用,裝甲運兵車開始具備封閉式車身,為了與步兵共同作戰而演化出步兵戰鬥車這類重武裝車種。

參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