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藥書》(满语ᠰᡳ
ᠶᠠᠩ ᠨᡳ
ᠣᡴᡨᠣ ‍ᠢ
ᠪᡳᡨ᠌ᡥᡝ
转写si yang ni okto i bithe)是一本關於歐洲醫學知識的書籍,耶稣会傳教士用此書向康熙皇帝介紹西洋藥學。此書成書於17世紀,使用滿文撰寫,其中包含一些非滿文故有字的音譯拉丁文的滿文,收錄於《故宮珍本叢書》,共計載36種藥方。[1][2]

本書高9.7公分、橫7.7公分[2],於《故宮珍本叢書》第727冊的289至422頁收錄此書的影印本[3]

內容 编辑

《西洋藥書》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紀載36種藥方的名稱,第二部分紀載疾病名稱與藥方,第三部分大致與第一部分相同,唯有排版和停頓符號相異,被學者認為是不同版本。[1][2]

內容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介紹當時40多種西洋的藥品,有內服藥金雞納霜、黃白丹等20餘種,外敷藥膏、藥水等10餘種,還有酒精眼藥水、硫磺洗劑等10餘種;另一部分介紹30多種症狀,包含水痘瘟疫痢疾肺結核骨折等症狀的病因、病理與照護方式。[4]

康熙皇帝曾罹患瘧疾,宮廷御醫一直無法治癒,直到此書的作者白晉與張誠獻上金雞納霜之後才痊癒,痊癒後康熙皇帝便在全國提倡金雞納霜,瘧疾才得以控制。[4]

翻譯 编辑

《西洋藥書》是傳教士使用滿文轉譯的西洋知識,因此書中出現許多音譯拉丁文的滿文,有拉丁語譯成滿文亦有漢文譯成滿文的狀況,如其中一個藥方滿文名稱是「eliksir」,滿文並無其字,推測為拉丁文「elixir」(長生之藥的意思),與滿文藥方全名「jalgan-de tusangga eliksir okto」(對壽命有益的eliksir藥)可對應解釋[1];另一個滿文名稱是「wen ban」,這個字沒有對應的滿文或拉丁文,根據前後句([...]熱病轉傳之病痘症、wen ban等毒病[..])的意思推測為漢字「溫(瘟)斑」的音譯。[2]

作者 编辑

《故宮珍本叢書》中並無提及此書作者名稱[2],而李歡指出《西洋藥書》的作者為法國耶穌會會士白晉張誠共同編纂[4],此說獲得韓嵩(Martha E. Hanson)[5]莊吉發[6]的認同。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蔡名哲. 滿文〈西洋藥書〉第二至第六藥方及相關問題. 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07, 183 (4): 14–17. doi:10.3969/j.issn.1007-5674.2015.04.003. 
  2. ^ 2.0 2.1 2.2 2.3 2.4 劉世珣. 《西洋藥書》解毒方譯釋. 故宮學術季刊. 2016, 35 (2): 115–140. ISSN 1011-9094. 
  3. ^ 蔡名哲. 《西洋藥書》〈祛毒藥油〉譯註. 中國邊政. 2011, 187: 69–78. doi:10.29970/CBAS.201109.0003. 
  4. ^ 4.0 4.1 4.2 李歡. 〈清宮舊藏滿文《西洋藥書》〉. 紫禁城. 1999, 105 (4): 30. ISSN 1003-0328. 
  5. ^ “The Significance of Manchu Medical Sources in th Qing,”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Manchu Studies: Studies in Manchu Literature and History, ed.Stephen Wadley(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2006), p.146.
  6. ^ 莊吉發. 互動與對話:從康熙年間的滿文史料探討中西文化交流 (PDF). 清史論集 22. 文史哲出版社. : 198 [2018-11-16]. ISBN 978986314035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