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民黨
親民黨(英語:People First Party,缩写PFP)是中華民國的一个政黨。該黨成立於2000年3月31日,前身是宋楚瑜和張昭雄在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期間成立的新台灣人服務團隊。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前夕,宋楚瑜退出中國國民黨。在選舉結束後,宋楚瑜創辦親民黨,黨員中相當一部分來自國民黨主流派及新黨,黨內的領導幹部則主要以宋楚瑜為首,被外界泛稱為「橘營」。親民黨曾參與泛藍陣營,以國親聯盟的形式合作,2011年以後與國民黨为首的蓝营漸行漸遠,在許多議題上與國民黨持迥異立場,甚至數次與泛綠陣營合作,已不被視為泛藍政黨。儘管如此,因其在兩岸政策立場中仍支持九二共識,因此依然被視為廣義上的泛藍陣營。
親民黨 | |
---|---|
![]() 親民黨标志 | |
英語名称 | People First Party |
主席 | 宋楚瑜 |
副主席 | 張昭雄[1] |
秘書長 | 馬傑明 |
副秘書長 | 待補 |
發言人 | 張碩文 |
创始人 | 宋楚瑜 |
成立 | 2000年3月31日(22年362天) |
分裂自 | ![]() |
前身 | 新台灣人服務團隊 |
总部 | ![]() |
党员 (2015年) | 62,859 |
意識形態 | 自由保守主義[2] 共和主義 九二共識 |
政治立場 | 中間[3]至中間偏右[4] |
国内组织 | 曾傾向泛藍陣營,現隸屬橘營 |
官方色彩 | 橘色 |
立法委員 | 0 / 113 |
直轄市長 | 0 / 6 |
直轄市議員 | 0 / 380 |
縣市長 | 0 / 16 |
縣市議員 | 2 / 532 |
鄉鎮市區長 | 0 / 211 |
鄉鎮市區民代表 | 0 / 2,322 |
村里長 | 1 / 7,851 |
党旗 | |
![]() | |
官方网站 | |
www | |
中華民國政治 政党 · 选举 |
2001年,親民黨在創建後的首場國會選舉中取得46席,取代新黨成為第三大黨;然而,隨著國親合作逐漸明朗化,席次逐步下滑,並在2008年立法委員選舉中,以自身名義當選者僅有1席,甚至於2010年一度完全退出國會。自此,親民黨逐漸脫離泛藍陣營,依據2012年立委獲得的立法院席次以及全國得票率,親民黨僅次於國民黨、民主進步黨及台灣團結聯盟,仍維持第四大黨的規模,超越上屆在國會擁有三席的無黨團結聯盟。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選舉中,獲得9席縣市議員,若加上以無黨籍身份當選臺中市議員的親民黨成員陳清龍,合計10席,全國得票率亦居第4。在2016年立委中,政黨票高居全國第三,總席次亦持續維持第四大黨的關鍵地位。2018年中華民國地方選舉中,親民黨拿下8席縣市議員及1席村里長,仍是全國第四大政黨。但2020年總統及立委選舉,隨著新興小黨興起以及年輕選民對親民黨的陌生,總統候選人宋楚瑜僅獲60萬票敗選,其黨內立法委員候選人全數落選,一度退居全國第六大政黨,現為第五大黨[註 1],使親民黨面臨泡沫化的危机[5]。2022年,親民黨於基隆市取得兩席議員,更與民進黨合作奪下副議長,若加上以無黨籍身分當選臺中市議員的親民黨成員陳清龍,與臺灣團結聯盟並列第六大黨,均取得三席。
黨名緣由编辑
親民黨草創期間,命名事宜由前立法院院長劉松藩負責。劉松藩曾表示,新政黨名字離不開「新臺灣人服務團隊」,所以親民黨在成立前曾暫定命名為「新臺灣人民黨」,簡稱「新民黨」。在「新民黨」命名當日,時任立法委員陳朝容表示,為了使新政黨與其他政黨區隔(因為「新民黨」既不可簡稱為「新」,會被解釋為新黨,亦不可簡稱為「民」,否則易與民進黨混淆),而宋楚瑜的最大特性「在親民」,並據《大學》中,「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遂建議命名為親民黨。親民黨自成立之日即通過了由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邵宗海教授所撰的黨章,提出了憲政、人權、國家安全、司法革新、警政治安、經濟發展、社會福利、文教、族群、環保等十項政策主張。宋楚瑜、張昭雄獲選為親民黨首任正副主席,首任秘書長鍾榮吉、首任副秘書長秦金生。
組織結構编辑
全國委員會是親民黨的最高權力機構,每一年由中央執行委員會召集一次,主要職責是修改黨綱、黨章、選舉或罷免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等。而中央執行委員會則是常設的權力機構,共有執行委員21人(包括黨主席、副主席),候補委員7人。根據2019年3月29日的選舉結果,親民黨全國委員共40名(18名黨主席指定、22名黨員直選)。
黨主席由黨員直選,任期兩年,連選得連任。
中央評議委員會負責對本黨黨務發展及重大政策提供意見。中央黨部下設政策研究中心、組織部、文宣部、行政部、財務部等5個部,另增設置動員部、新聞輿情部、甘泉黨部、那魯灣黨部(即原住民黨部)和青年團作為輔助組織。
職位 | 姓名 |
---|---|
黨主席 | 宋楚瑜 |
副主席 | 懸缺待補 |
秘書長 | 馬傑明 |
副秘書長 | 待補 |
發言人 | 張碩文 |
全國委員(黨主席指定) | 馬傑明(副秘書長)、黃珊珊(前台北市副市長)、張碩文(發言人,曾任立法委員)、魏志中(黨主席秘書)、葉松年(宋友會總會長)、陳怡潔(曾任立法委員)、周陳秀霞(曾任立法委員)、吳益政(曾任高雄市議員)、莊錦田(基隆市議員)、陳傑麟(宜蘭縣議員)、廖蒼松(前副秘書長)、吳老德(前省政府交際科長)、鍾榮吉(前立法院副院長)、林正二(曾任立法委員)、傅慰孤(前空軍副總司令) |
全國委員(黨員直選) | 謝章捷(曾任立法委員)、周五六(曾任立法委員)、鄭美蘭(曾任立法委員)、蔡勝佳(曾任立法委員)、林淵熙(曾任台灣省議員)、胡祖慶(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乙棋(青年團團長、前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會長)、劉仕漢(台北市黨部服務處處長)、游正成(基隆市黨部服務處處長)、周業昌(台北市黨部服務處副處長)、余 烈(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陳秀玲(桃園市楊梅區陳姓宗親婦女會理事長)、楊明浩、吳希廷、余宗珮、劉瀚宇、何偉真、陳一夫、李本玠、廖建章、楊榮明 |
政策研究中心 | 主任胡祖慶[6] |
文宣部 | 主任(懸缺待補) |
組織部 | 主任葉家宇[6]、副主任陳蓋武 |
財務部 | 主任(懸缺待補)、副主任李桐豪 |
行政部 | 主任馬傑明(兼任)、副主任覃詩南[7] |
動員部 | 主任賴鴻銘[6]、副主任謝公秉 |
新聞輿情部 | 主任時蓓蓓[6] |
甘泉黨部 | 主委黃幸強、副主委李妙梅 |
那魯灣黨部 | 主委林春德、副主委李文來、執行長李繼生 |
青年團 | 團長陳乙棋、副團長汪興寰 |
職位 | 姓名 |
---|---|
台北市黨部服務處處長 | 劉仕漢 |
新北市黨部服務處處長 | 王安邦 |
桃園市黨部服務處處長 | 陳鄭權 |
台中市黨部服務處處長 | 葉家宇(兼任) |
台南市黨部服務處處長 | 周五六 |
高雄市黨部服務處處長 | 吳益政 |
宜蘭縣黨部服務處處長 | 鄭美蘭 |
新竹縣黨部服務處處長 | 陳進興 |
苗栗縣黨部服務處處長 | 傅學鵬 |
彰化縣黨部服務處處長 | 陳朝容 |
南投縣黨部服務處處長 | 趙鋼 |
雲林縣黨部服務處處長 | 陳劍松 |
嘉義縣黨部服務處處長 | 簡泰河 |
屏東縣黨部服務處處長 | 林淵熙 |
花蓮縣黨部服務處處長 | 吳石江 |
台東縣黨部服務處處長 | 侯壽松 |
澎湖縣黨部服務處處長 | 李國忠(代理) |
基隆市黨部服務處處長 | 游正成 |
新竹市黨部服務處處長 | 曹永明 |
嘉義市黨部服務處處長 | 吳進隆(代理) |
金門縣黨部服務處處長 | 楊耀芸 |
連江縣黨部服務處處長 | 陳瑄健(代理) |
歷任黨主席编辑
屆次 | 肖像 | 姓名 | 時間 |
---|---|---|---|
第一屆-第十一屆[8] | 宋楚瑜 | 2000年3月31日-現任 |
歷任副主席编辑
屆次 | 肖像 | 姓名 | 時間 |
---|---|---|---|
第一屆-第九屆 | 張昭雄 | 2000年3月31日-2016年7月(辭職)[9][10] | |
第十屆- | 懸缺待補 |
歷任秘書長编辑
屆次 | 肖像 | 姓名 | 備註 |
---|---|---|---|
第一屆 | 鍾榮吉 | ||
第二屆 | 蔡鐘雄 | ||
第三屆 | 秦金生 |
任內逝世 | |
代理 | 傅學鵬 | ||
第四屆 | 李鴻鈞 | 因擔任監察院副院長而退出親民黨 | |
第五屆 | 馬傑明 | 代理後真除 |
歷任副秘書長编辑
屆次 | 肖像 | 姓名 |
---|---|---|
第一屆 | 秦金生 | |
第二屆 | 馬傑明 | |
第三屆 | 朱甌 | |
第四屆 | 蔡中涵 | |
第五屆 | 廖蒼松 | |
第六屆 | 劉文雄 | |
第七屆 | 劉文雄(任內逝世)、馬傑明(共同出任→獨立任職) | |
第八屆 | 馬傑明 |
歷史编辑
成立初期编辑
此章節沒有提供參考來源,內容可能無法查證。 (2020年1月14日) |
2000年,宋楚瑜爭取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未果而和李登輝、連戰决裂。決定以無黨籍身份,與張昭雄搭檔參選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並成立競選團隊「新台灣人服務團隊」,最後在泛藍分裂的情況下,勝過國民黨提名的連戰,但以30萬票的差距敗給民進黨的陳水扁。3月31日,宋楚瑜競選團隊及支持者們在台北圓山飯店宣布成立新政黨,定名「親民黨」。
2001年,多名原在國民黨及新黨的議員、立委加入親民黨,使得親民黨在2001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拿下46席,一舉成為立法院第三大黨,並得以成立立法院黨團。
2003年2月14日,宋楚瑜宣佈以副手身份,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搭檔競選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04年3月20日,連宋配以些微差距敗選。選後,國親兩黨領袖及許多支持者懷疑選舉結果受到了三一九槍擊事件等的影响,並在台北市發起了一系列的抗爭。而在立委選舉的部份,席次雖略為減少至34席,但仍是第三大黨。
國親聯盟编辑
此章節需要提供更多來源,否則內容可能無法查證。 (2020年1月14日) |
2005年5月,宋楚瑜及亲民党人员访问了中国大陆的西安、上海、南京、湖南和北京。
2005年5月18日、5月23日,親民黨立委李慶華、邱毅先後公開退出親民黨,引發一波黨內立法委員出走潮,加上立法委員周錫瑋參選臺北縣縣長選舉獲勝,部分黨員為取得更有利的選舉資源,紛紛效法周錫瑋脫黨回歸國民黨,掀起另一波出走潮。
2007年1月22日上午,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和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透過視訊會議簽署《國親聯盟協議》。[11]
2007年4月10日,宋楚瑜旅居美國四個多月後返回台灣,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前往接機。
2007年7月16日,親民黨成為台灣唯一負債的主要政黨,連原本3層樓的黨部也只租最便宜的2樓[12],根據內政部「政黨及政治團體財務申報」資料,親民黨截至2007年止,負債新台幣1億3413萬8232元[13]。
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親民黨共贏得9席立委,以自身名義當選者只有1席(其餘皆為國親聯盟籍),被看好在馬祖獲勝的不分區立委林惠官都以些微差距連任失利,成立6年的親民黨黨團宣告解散。2008年3月22日,在國民黨的馬英九及蕭萬長勝出總統選舉的祝捷大會上,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曾宣佈會與親民黨儘速討論合併。
2010年7月26日,該屆唯一以親民黨名義當選的原住民立法委員林正二由於違反選罷法,二審時法院宣判當選無效定讞,立即解職。至此,親民黨完全退出立法院。
獨立勢力编辑
此章節需要提供更多來源,否則內容可能無法查證。 (2020年1月14日) |
2011年2月19日,秦金生表示,當初親民黨為了國親合作喪失政黨主體性,2012年立委選戰親民黨會有全方位布局。親宋人士透露,親民黨這次不但會在不分區排出強棒,區域立委也不會缺席[14]。
2011年7月14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宣布親民黨將於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中提名20席以上有能力當選的立法委員候選人,未來在立法院可以組成黨團[15]。另外,以無黨籍身分當選、加入無黨團結聯盟黨團運作的陳福海加入親民黨,使親民黨在退出立院不到一年後重返國會,後來陳福海也以親民黨籍競選連任,不過終以些微差距落敗。
2011年11月15日,宋楚瑜及林瑞雄成功通過連署程序,代表親民黨競選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12年1月14日,總統選舉及立法委員選舉結果,宋林配僅獲得不足37萬票,區域立委部分全軍覆沒,原住民立委獲林正二1席,不分區立委得李桐豪、張曉風2席,立法院席次共3席,較上屆成長1席,恢復親民黨黨團。但中華民國最高法院於2013年7月11日判決時任該黨立委之林正二褫奪公權一年五月定讞,再度喪失立委資格,由於黨團人數不足3人,恢復不到1年半的親民黨黨團遂依立法院組織法註銷。
2013年3月,立委張曉風宣布辭職,由陳怡潔遞補當選。
2014年,親民黨在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選舉當中提名36席拿下9席,加上以無黨籍參選的親民黨員陳清龍;合計拿下10席。同年的縣市長選舉中也有多個具親民黨籍的候選人當選。
2014年12月8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與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台北長榮桂冠酒店會面,會中台北市長柯文哲,邀請宋楚瑜主席擔任台北市政府首席顧問。
2015年2月16日,親民黨立委李桐豪、陳怡潔,與無黨團結聯盟立委高金素梅、剛脫離國民黨的無黨籍立委徐欣瑩(後成立民國黨)共同組成立院新聯盟政團[16]。
2015年7月1日,親民黨在立法院召開2016區域立委第一波提名記者會,公布第一波提名區域立委人數為5人。[17]8月6日,宋楚瑜在台北花園大飯店宣布競選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並公布第二波提名區域立委人數為3人。
2015年8月14日,無黨籍台南市議員林炳利、謝財旺及林阳乙、中國國民黨籍台南市議會機要秘書周五六等人在台南市議會招開記者會宣佈,正式加入親民黨,並在8月31日成立親民黨台南市議會黨團。
2015年11月18日,宋楚瑜宣布由兼任民國黨主席的立委徐欣瑩擔任總統選舉副手人選。
2015年11月25日,立委李鴻鈞從中國國民黨重回親民黨;27日加入立院新聯盟政團。[18]
第三勢力整合编辑
2016年1月16日,總統選舉及立委選舉結果揭曉,宋瑩配僅獲157萬6861票,並未當選;區域立委隨著最被看好的黃珊珊以些微差距落敗而全軍覆沒,不過親民黨政黨票高達八十萬票、6.52%,由李鴻鈞、陳怡潔、周陳秀霞當選不分區立委,依法成立黨團;睽違兩年半後,親民黨黨團再度恢復。26日,五連霸的無黨團結聯盟立委高金素梅宣佈加入親民黨黨團運作,親民黨團增至4人。無黨籍柯文哲當選臺北市市長後,宋楚瑜出任市政顧問總召集人。[來源請求]
2018年8月20日,親民黨及無黨籍台北市議員組成「台北監督連線」(現今台灣民眾黨前身)。2019年,台北市的親民黨黨團因黃珊珊出任台北市副市長,以及林國成退黨而解散。2019年11月,宋楚瑜宣佈與無黨籍余湘搭檔參選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來源請求]
2019年11月20日,公布2020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不分區名單,正式與無黨籍郭台銘陣營合作。[19]
2020年1月11日,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與2020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公布結果,正副總統候選人宋楚瑜、余湘只拿下608,590票敗選,其黨內立法委員候選人皆落選,親民黨政黨票拿下518,921票,總得票率只拿3.6647%,退居為全國第六大政黨。國會僅剩親民黨曾背書的無黨籍立委傅崐萁一人,也是近10年後再次退出國會,這是親民黨繼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後,第二次面臨泡沫化危機,更是創黨以來最大的重挫。
2020年3月8日,親民黨籍高雄市議員吳益政接受《蘋果新聞網》專訪時不諱言,目前親民黨格局未來已沒有機會,可惜選後也未看到具代表性人選出來登高一呼改革,吳益政表示不排除加入民眾黨。[20]2020年為投入2020年高雄市市長補選,另加入台灣民眾黨[20],他在知會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後仍保留其原黨籍,成為首位同時具備親民黨和民眾黨的雙重黨籍的政界人士[21][22]。
两岸政策编辑
亲民党支持九二共識[23],穩定兩岸情勢,以「三階段整合論」推動兩岸關係發展。依「三階段整合論」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擱置「統」、「獨」爭議;第一階段進行經濟性及功能性「交流」,開展兩岸經貿互惠合作;第二階段推動兩岸「社會互動」。[24]
2019年4月29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亲民党支持两岸和平统一,对等分治,两岸统一是每个中国人的目标。表明亲民党支持九二共识。[25]
2019年5月2日,親民黨中央黨部發表五點聲明,表示其不主張要用「一國兩制」處理兩岸關係,絕不妥協、從未亦絕不同意以香港模式定位兩岸關係,民主協商是唯一兩岸可以坐下來溝通的方式,各黨各派都可以有權利表示自己的主張,協商只是過程,而不是已經達成協議。達成「協議」也必須經過二個民主程序:有公權力的政府授權參與,有代表民意的權力機制,立法院討論監督。最後必要時甚或要民意通過,同時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亦退回資政聘書。 [26]
民選公職人員現職编辑
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编辑
親民黨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 | ||||||||
---|---|---|---|---|---|---|---|---|
議會名稱 | 屆次 | 任期 | 議員姓名 | |||||
基隆市議會 | 第十八、十九、二十屆 | 2014年12月25日- 2026年12月24日 |
楊秀玉(副議長) | |||||
基隆市議會 | 第二十屆 | 2022年12月25日- 2026年12月24日 |
郭美秀 |
參選狀況编辑
2000年親民黨成立後,許多原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馬上入黨,使得親民黨尚未參與任何選舉前,立刻取代新黨,成為第三大黨。更在2001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時,取得46席,在藍綠兩黨皆未過半的狀況下,成為中國國民黨在立法院中合作的對象,是史上最佳的成績。同時進行的2001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親民黨拿下台東縣的徐慶元以及連江縣的陳雪生兩席縣市長,加上持有親民黨背書,以無黨籍競選連任的傅學鵬,也於苗栗縣縣長選舉中高票當選,親民黨在地方首長因而掌握了25席中的3席,也是史上最佳的成績。此後,親民黨的地方首長和立委席次均逐屆下滑。2004年,宋楚瑜代表親民黨參選副總統落敗,得票雖增至49%,但立委席次僅獲34席,較上屆減少12席。2005年,陳雪生順利連任,但台東縣長徐慶元放棄連任、傅學鵬則已任期屆滿,以無黨籍參選的親民黨立委徐耀昌亦未當選,親民黨失去兩席縣長,僅剩離島的連江縣。2006年,宋楚瑜在親民黨背書下以無黨籍參選台北市長落敗,僅獲4%。2008年,國親聯盟取得9席,再加上親民黨原住民立委取得1席,共計10席。2008年底,陳雪生重返中國國民黨,親民黨籍地方首長歸零。2009年,親民黨背書的立委傅崐萁當選花蓮縣長,親民黨在立法院減至9席,地方首長回升至一席。2010年,唯一一席以親民黨名義當選的原住民立委林正二因案解職,親民黨首度退出立法院,僅剩國親聯盟的8席成員,唯2011年因金門縣立委陳福海加入親民黨,回升為9席。2012年,親民黨本身取得3席而組成黨團,再加上以親民黨背書的國親聯盟立委3席,共計6席,較上屆大減4席。2013年,因林正二再次因案解職,黨團解散,減至5席(國親聯盟3席、親民黨籍2席)。2014年,傅崐萁順利連任;由親民黨背書下代表國民黨參選的立委徐耀昌當選苗栗縣長,親民黨在立法院減至4席;而前親民黨立委陳福海則以無黨籍登記並當選金門縣長,地方首長增為3席,恢復至創黨時的規模,亦為創黨以來的首次增長。2015年,獲親民黨背書的時任國民黨立委李鴻鈞重返親民黨,維持4席(國親聯盟1席、親民黨籍3席)。2016年,僅取得3席不分區立委,國親聯盟立委歸零,較上屆再次大減3席。2018年,傅崐萁於選前因案解職,陳福海以些微差距連任失敗,地方首長僅剩順利連任的苗栗縣長徐耀昌,再次僅剩一席。2020年,以親民黨名義參選者全軍覆沒,再次退出立法院;親民黨背書的無黨籍前花蓮縣長傅崐萁回任立法委員,僅剩1席,較上屆減少2席。2022年,由於前親民黨立委陳福海回任金門縣長,維持1席,但立法院席次僅剩曾獲親民黨背書的無黨籍立委傅崐萁1席,地方議員亦在同年僅剩2席(加上台中市議員陳清龍亦僅三席),面臨嚴重泡沫化危機。
注释编辑
- ^ 2020年立委政黨票部分親民黨雖比台灣基進高,但因陳柏惟在區域選舉勝出,成為台灣基進黨籍立法委員,台灣基進國會席次超越親民黨成為全國第五大政黨,親民黨因而退居為全國第六位政黨;但由於陳柏惟於2021年遭到罷免,台灣基進退出國會,親民黨回升至第五大黨。
参考文献编辑
- ^ 黨職幹部. [202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 ^ Sung-Sheng Yvonne Chang; Sung-sheng Chang (编). Literary Culture in Taiwan: Martial Law to Market Law.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196.
- ^ Gertz, Bill. China's crackdown in Hong Kong upends Taiwan election. The Washington Times. 9 January 2020 [23 Januar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4).
- ^ 陳文俊,2001年,《藍與綠—台灣選民的政治意識形態初探》,2001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計畫。
- ^ 宋楚瑜得票萎縮國會掛零 親民黨面臨泡沫化危機. [2020-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1).
- ^ 6.0 6.1 6.2 6.3 宋楚瑜:願放下黨派爭議 爭取合作. [2016-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31).
- ^ 沒有核安就沒有核四;三民主義是中華民國的立國精神應成為二岸共同追求的價值. [2016-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9).
- ^ 曾未依《人民團體法》第二十條「人民團體理事、監事之任期不得超過四年,除法律另有規定或章程另有限制外,連選得連任。理事長之連任,以一次為限。」之規定,但在2017年政黨法通過之後,已無此限制。
- ^ 張昭雄:兩岸僵局先放著心通最重要. 台灣中評網. 2016-07-01 [2022-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1).
- ^ 獨家!孤臣最後一滴眼淚 》張昭雄辭去長庚董事與革新小組召集人. 今周刊. 2017-10-19 [2022-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4).
- ^ 國親恩仇錄 宋楚瑜癡等的那人是吳敦義?. 2017-06-23 [2020-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2).
- ^ 親民黨負債近億 辦公室3層變1層 公文全用回收紙. [2009-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05).
- ^ 政黨及政治團體財務申報上網公告. [2009-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17).
- ^ 立委選舉提名 國親鬧家變. 2011-02-20 [2011-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7).
- ^ 宋:橘有當選20席立委實力. [2019-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4).
- ^ 曾韋禎. 立院新聯盟 李桐豪徐欣瑩等組政團. 自由時報. 2015-02-17 [2016-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3).
- ^ 親民黨公布首波區域立委候選人名單 宋楚瑜親自領軍. [2015-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2).
- ^ 李鴻鈞退出國民黨 加入親民黨「做好做滿」. 2015-11-27 [2020-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1).
- ^ 滿滿郭台銘特色 親民黨不分區提名宣明智、劉宥彤. 2019-11-20 [201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 ^ 20.0 20.1 【獨家】民眾黨佈局高雄市長 五連霸親民黨議員鬆口擬跳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蘋果新聞網 2020/03/08 19:34(周昭平/高雄報導)
- ^ 王淑芬. 吳益政接受民眾黨徵召補選高雄市長 保留親民黨籍. www.cna.com.tw (中央社). 2020-06-23 [2020-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3) (中文(臺灣)).
- ^ 楊濡嘉. 披民眾黨袍參選高市長 親民黨吳益政:已請祕書告知宋楚瑜.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 2020-06-23 [2020-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4) (中文(臺灣)).
- ^ 橘子很绿? 橘营邱于珊:亲民党支持“九二共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华夏经纬网。
- ^ 亲民党中央党部:政策綱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8年8月查阅。
-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两岸共同的理想——专访亲民党主席宋楚瑜. 新華網. [2019-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7).
- ^ 2019-05-02親民黨五點聲明. [2019-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親民黨 |
- 親民黨全球資訊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
- 親民黨官方粉絲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
- YouTube上的親民黨頻道
- YouTube上的親民黨People First Party頻道
- YouTube上的親民黨青年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