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布希亞

法国社会学家(1929—2007)
(重定向自让·博德里亚

尚·布希亞(法語:Jean Baudrillard法语发音:[ʒɑ̃ bodʁijaʁ],1929年7月29日—2007年3月6日),生於法國漢斯,歿於巴黎,社會學家及哲學家。他被称为“知识的恐怖主义者、后现代主义牧师、后现代大祭司”。他的思想,從1960年代末期的著作《物體系》開始,直到1980年代以降,可被歸納為「現實的消失」(disparition de la réalité)。

让·鲍德里亚
让·鲍德里亚,2006年攝於歐洲研究院
本名Jean Baudrillard
出生Jean Baudrillard
(1929-07-29)1929年7月29日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國漢斯
逝世2007年3月6日(2007歲—03—06)(77歲)
 法國巴黎
国籍 法國
教育程度巴黎大学
知名作品《物体系》、《消费社会》、《生产之镜》、《象征交换与死亡》
配偶Lucile Baudrillard 、 Martine Dupuis1995年结婚)
儿女Gilles Baudrillard 、 Anne Baudrillard
时代现代
地区法国
学派后现代主义
主要领域
后现代传播学
著名思想
擬像論、消费社会、象征交换、超真实
Jean Baudrillard」的各地常用譯名
中国大陸让·鲍德里亚
臺灣尚·布希亞

生平 编辑

家族是農民家庭,布希亞是家裡的獨生子。中學唸巴黎著名的亨利四世中學,準備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的入學考試;但大學落榜,錯過了正常升讀大學的機會,跑去阿尔勒地區當農工。

若干年後回到巴黎,沒有通過大學教師資格考試,這便導致他必須經過曲折的道路才能進入大學,進入學術的菁英階層。之後,在索邦大學德文學業,考取德文教師資格考。布希亞隨後在不少中學教德文,跟友人Gilbert Badia一起翻譯過布萊希特的著作《流亡對話》,1960年代初開始翻譯馬克思的著作《德意志意識形態》,以及荷尔德林跟德國作家彼得·魏斯的知名著作《瑪哈/薩德》(Marat / Sade)。布希亞也在知名文藝刊物《現代》(Les Temps modernes)撰寫文藝評論。

布希亞的第一個婚姻,配偶是 Lucile Baudrillard,生了一兒一女,分別是 Gilles Baudrillard 跟 Anne Baudrillard。

1995年,布希亞的第二個婚姻是迎娶 Martine Dupuis,一位雜誌的攝影編輯。

巴黎第十大學時期 编辑

布希亞一邊在高等實用知識學院(l'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上羅蘭·巴特的課,一邊經由昂希·列斐伏爾的指導撰寫博士論文,日後成為1968年備受讚賞的《物體系》(Le Système des objets)。早在1966年起,布希亞就已經在巴黎第十大學教授社會學。

在巴黎第十大學待了二十年之後,1986年布希亞轉至巴黎第九大學任教,直到1990年自巴黎第九大學辭職退休。

1990年代布希亞的聲名在美國鵲起,布希亞開始到美國及其它國家講學。最特別的是美國兄弟檔導演沃卓斯基兄弟自称受布希亞的著作《擬仿物與擬像》(Simulacres et simulation)影響,而在1999年拍出《駭客任務》第一集。

攝影 编辑

布希亞本身亦是一位業餘攝影師,也在1999年出版了一本《論攝影》(Sur la photographie)。2000年布希亞整理他的攝影作品作了一個展覽(在『歐洲攝影館』,Maison européenne de la photographie, MEP)。

作品簡介 编辑

布希亞的理論,最為人熟知的是他為報刊撰寫的長篇文章,基本上是以後結構主義的觀點批評大眾傳播媒體,仍不斷地引起討論。

第一篇長文是1991年針對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撰寫《波灣戰爭不曾發生》(La Guerre du Golfe n'a pas eu lieu,1991年3月29日刊登在《解放報》),後來整理出版成同標題的書。

第二篇長文是2001年針對九一一事件世貿中心兩幢大樓的倒塌撰寫《恐怖主義的精靈》(L'Esprit du terrorisme,2001年刊登在《世界報》)。

受到尼采著作的啟發,布希亞感興趣的是物體的事件,或者是事件的規則跟事件的不規則。於是,「誘惑」(séduction)、「模擬」(simulation)、「超真實」(hyperréalité)成為布希亞式的概念名詞。

符號物體 编辑

布希亞早期的兩本著作:《物體系》跟《消費社會》(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深受結構主義之父索緒爾的影響,布希亞認為消費者所購買的商品,其實都是些「符號物體」(objets-signes),同時將原有的意指系統(systèmes de signification)、詮釋系統(systèmes d'interprétation)更深入思考,認為「所指/符旨」(signifié)不再只是「中性的物體」的意義,其實應該把「所指/符旨」放回語言學的體系而具備更加複雜的關係,因此又創了「符號價值」(valeur-signe)一詞。思考路線上,布希亞跟福柯德勒茲一樣都揚棄馬克思主義的概念,對布希亞而言他更揚棄精神分析的概念。

惡的概念 编辑

布希亞反對啟蒙時代的人文主義,也反對康德理性主義,甚至愈來愈反對符號學的邏輯,簡言之,針對惡的概念布希亞也用他對物體的概念、誘惑威力的概念拆解它的意義的邏輯。也因此,不僅是景仰尼采的語錄式寫作,布希亞更是有意識地採用帶一點詩意、帶一點嘲諷的風格撰寫他自己的文章。結果是相當隱晦的,不管布希亞是針對九一一事件法國2005年秋季暴動發表評論,一致再引起新聞界對布希亞的批評。布希亞晚年試圖從马瑟·牟斯喬治·巴塔耶的著作尋求答案。

擬像和模擬 编辑

布希亞在1970年代中期出版《象徵交換和死亡》(L'Echange symbolique et la mort),基本上仍遵循索緒爾的影響,但卻導引他在1980年代更加闡釋「擬像」(simulacre)跟「模擬」(simulation)的關係,然後就是針對大眾傳播媒體、全新的數位科技的全面的、革命性的批判。

布希亞首先在《象徵交換和死亡》這本書提到擬像的三種類別(trois ordres):

  • 第一種類,是「仿冒」(contrefaçon)的擬像,年代是從文藝復興時代開始一直到第一次工業革命;在這個時代,是「存有物」(l'être)跟「外觀」(l'apparence)的分裂,是「原始物」(la référence originelle)跟「模仿它的替身」(son double mimétique)的分裂。
  • 第二種類,是「生產」(production)的擬像,年代是工業社會:所有的物體已不再是原始物的反映或仿冒,而是所有的物體彼此全都是擬像。這第二種類別的擬像終止所有的參考動作以及能夠無限制地再生產。
  • 第三種類,是「模擬」(simulation)的擬像,原始起源以一種幻覺式的形式再度出現。這種模式以設計好的程式將所有的物體投射出虛擬的存在。

舉例來說,數位典藏算是第二種「生產」(production)的擬像。數位化藏品的技術是依賴數位攝影來生產、複製藝術品。至於第三種擬像——「模擬」,早已在商業和工業領域裡應用到淋漓盡致,從立體實境的遊戲製作到產品、建築模型的構築,其軟體(MAYA、3D STUDIO MAX、PRO-E等)無不使用得相當廣泛平常。[1]

他的擬像論認為,失去原件的拷貝,符號比真實更加真實,人不再是主體,而是淪為符號、文化、語言為主的客體。舉例來說,通常都在電視上看到總統,有一天現場看到總統演講的時候,會覺得大螢幕上的總統反而感覺更真實。

布希亞稱這個時代是「超真实」的(l'hyperréel),在這樣的「超真實」中,「存有物」跟「外觀」之間的差異已被廢除,這樣的「超真實」其實是靠封閉的符號系統自己結構起來,且所有的這些符號完全都沒有參考到外在的現實。布希亞晚年有一句嘲諷的話也很有名:「超真實已死。所以,超真實萬歲!」(L'hypperréalité est morte. Vive l'hyperréalité !

影像變成「擬像」,就與真實脫離一切關係,「擬像」只是「擬像」自身。

葬禮 编辑

布希亞2007年3月6日病逝巴黎,葬禮於3月13日在巴黎市內的蒙帕納斯墓園舉行,哲學家何內·謝黑英语René Schérer說道:

作品年表 编辑

  • Le système des objets (1968) – 物體系
  • 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 (1970) – 消費社會
  • Pour une critique de l'économie politique du signe (1972) – 符號的政治經濟學批判
  • Le miroir de la production (1973) – 生產之鏡
  • L'échange symbolique et la mort (1976) – 象徵交換和死亡
  • La consommation des signes (1976) – 消費符號
  • Oublier Foucault (1977) – 忘掉傅柯
  • L'effet Beaubourg (1977) – 龐畢度中心效應
  • À l'ombre des majorités silencieuses (1978) – 在沈默的多數人的陰影下
  • L'ange de stuc (1978) – 拉毛粉飾天使
  • De la séduction (1979) – 論誘惑
  • Enrico Baj (1980)
  • Cool Memories (1980-1985) – 冷记忆(一)
  • Simulacres et simulation (1981) – 擬仿物與擬像
  • À l'ombre des majorités silencieuses (1982) – 在沈默的多數人的陰影下
  • Les stratégies fatales (1983) – 致命策略
  • La Gauche divine (1985) – 神聖左派
  • L'autre par lui-même (1987) – 他自己說自己
  • Cool Memories 2 (1987-1990) – 冷记忆(二)
  • La transparence du mal (1990) – 惡的透明度
  • La Guerre du Golfe n'a pas eu lieu (1991) – 波灣戰爭不曾發生
  • L'illusion de la fin ou la grève des événements (1992) – 誤以為是結束的錯覺,或所有事件都在罷工
  • Fragments, Cool Memories 3 (1991-1995) – 冷记忆(三)
  • Figures de l'altérité (1994) – 相異性的一些範例
  • La pensée radicale (1994) – 激進思想
  • Le crime parfait (1995) – 完美罪刑
  • Le paroxyste indifférent (1997) – 頂尖無所謂
  • Amérique (1997) – 美國
  • Écran total (1997) – 全銀幕
  • De l'exorcisme en politique, ou la conjuration des imbéciles (1997) – 政治的法術,或白癡們的密謀
  • Car l'illusion ne s'oppose pas à la réalité (1997) – 因為幻覺並不反對現實
  • Le complot de l'art (1997) – 藝術陰謀
  • Illusion, désillusion esthétiques (1997) – 幻覺,美學的非幻覺
  • La grande mutation ; enquête sur la fin d'un millénaire (1998) – 巨變;調查千禧年之末
  • À l'ombre du millénaire ou le suspens de l'An 2000 (1998) – 千禧年陰影下,或西元兩千年的懸疑
  • L'échange impossible (1999) – 不可能的交易
  • Sur le destin (1999) – 論命運
  • Sur la photographie (1999) – 論攝影
  • Cool Memories IV (2000) – 冷记忆(四)
  • Les objets singuliers : architecture & philosophie (2000) – 獨特物件:建築與哲學的對話
  • Le complot de l'art, entrevues (2000) – 藝術陰謀,訪談錄
  • D'un fragment à l'autre (2001) – 從一個片段到另一個片段
  • Mots de passe (2000) – 暗號
  • L'élevage de poussière (2001) – 畜養灰塵
  • Le ludique et le policier (2001) – 貪玩和警察
  • Au royaume des aveugles (2002) – 盲人王國
  • Power Inferno ; Requiem pour les Twins Towers ; Hypothèse sur le terrorisme ; La violence du Mondial (2002) – 螺漩權力;雙子星大樓安魂曲;假設恐怖主義;全球的暴力
  • L'esprit du terrorisme (2002) – 恐怖主義的精靈
  • Pataphysique (2002)
  • Au jour le jour, 2000-2001 (2003) – 一天又一天,2000-2001
  • Le Pacte de lucidité ou l'intelligence du mal (2004) – 清晰條約,或惡的智能
  • Cahier de l'Herne n°84, février 2005 – l'Herne 出版社的布希亞專刊(相當權威的系列)
  • Cool Memories V (2005) – 冷记忆(五)
  • À propos d'Utopie, entretien avec Jean-Louis Violeau (2005) – 談烏托邦,跟 Jean-Louis Violeau 的訪談
  • Oublier Artaud, dialogue avec Sylvère Lotringer (2005) – 忘掉阿陶,跟 Sylvère Lotringer 的訪談
  • Les exilés du dialogue ; Jean Baudrillard et Enrique Valiente-Noailles, entretien - Galilée (octobre 2005) – 對話的流亡者:布希亞跟 Enrique Valiente-Noailles 的訪談

參考文獻 编辑

  1. ^ 數位典藏觀察室. [2013-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