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

法国哲学家

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法語:Louis Pierre Althusser;1918年10月16日—1990年10月23日),法國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
出生路易·皮埃爾·阿尔都塞
(1918-10-16)1918年10月16日
法國 法屬阿爾及利亞Birmendreïs
逝世1990年10月22日(1990歲—10—22)(72歲)
 法國巴黎
国籍 法國
母校
机构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配偶Hélène Rytmann (m. 约1975; d. 1980)
时代20世纪哲学
地区西方哲學
学派西方馬克思主義
結構馬克思主義
新史賓諾沙主義[1][2][3][4][5]
主要领域
著名思想

生平 编辑

出生于阿尔及利亚,1937年進入里昂知名中學 Lycée du Parc 讀書,課業表現十分優異,並於畢業後被最高學府巴黎高等師範學院錄取。然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阿尔都塞成為德國的戰俘。在戰俘營中,他廣泛而深入地研究了共產主義。1945年重返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在哲學家加斯东·巴舍拉指導下研究哲學。194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留校從教,並于同年加入法國共產黨。1962年升為教授,1975年通過答辯,又被皮卡第儒勒-凡尔纳大学授予文學博士學位。1980年,患精神病,杀害其妻子Hélène Rytmann,退休療養。

思想 编辑

阿尔都塞長期在大學執教,但在政治思想戰線上積極參與現實鬥爭。50年代中後期,圍繞馬克思主義人道主義黑格爾哲學的關係問題,他同新左派展開了激烈論戰。發表的主要著作有《孟德斯鳩、盧棱、馬克思:政治和歷史》、《保衛馬克思》、《讀〈資本論〉》、《列寧與哲學》、《自我批評》等。在批判把馬克思主義人道化、黑格爾化的思潮中,他以“反對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威脅的正統捍衛者”姿態出現,在黨內外贏得了頗高聲譽。在他看來,馬克思從黑格爾那裏吸取的不是辯證法和異化概念,而是“無主體過程”的哲學範疇。馬克思主義是在在費爾巴哈抽象的“人”、“人道主義”決裂中產生的,嚴格地說,它是“理論反人道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作為科學的歷史理論是社會科學中發現的“新大陸”,而作為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卻以“實踐狀態”仍包含在《資本論》等著作中,還有待於從理論上系統闡述。他按照“症状閱讀法(Symptomatic Reading)”,把《資本論》作為認識物件,進行了深入研究,企圖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從中抽取出來。所以,他把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定義為“理論實踐的理論”。實際上,他是運用“多元決定”、“結構因果性”等概念所體現的結構主義原則,對社會形態、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作了新的解釋。認為社會是由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等因素按一定結構方式構成的複雜統一體,歷史發展不是按“人的本質的異化”和“揚棄異化”的人道主義方式進行,而是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構成的“無主體過程”。

阿尔都塞認為意識形態是「雙鏡反射的結構體」,每一個行動主體(subject)與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彷彿穿衣鏡般互相照射的作用,必須先「召喚」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成為「主體」。

注释 编辑

  1. ^ At the time, the ENS was part of the University of Paris according to the decree of 10 November 190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Vinciguerra, Lorenzo (2009), 'Spinoza in French Philosophy Today,'. Philosophy Today 53(4): 422–437
  2. ^ Duffy, Simon B. (2014), 'French and Italian Spinozism,'. In: Rosi Braidotti (ed.), After Poststructuralism: Transi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London: Routledge, 2014), pp. 148–168
  3. ^ Peden, Knox: Reason without Limits: Spinozism as Anti-Phenomenology in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Thought.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09)
  4. ^ Peden, Knox: Spinoza Contra Phenomenology: French Rationalism from Cavaillès to Deleuz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0804791342
  5. ^ Diefenbach, Katja. Is it simple to be a Spinozist in philosophy? Althusser and Deleuze. RadicalPhilosophy.com. September 2016 [20 June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6. ^ Dunn, Hopeton S. A Tribute to Stuart Hall. Critical Arts. 2014, 28 (4): 758. ISSN 1992-6049. S2CID 144415843. doi:10.1080/02560046.2014.92922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