蹋頓
生平编辑
漢獻帝初平年間,丘力居單于去世,兒子樓班年幼,從子蹋頓有武勇智略,因此由他代立為單于。並總領右北平、漁陽、上谷三郡的烏丸部落,各部眾皆聽從他的號令,深受部族的擁戴信服。
在袁紹與公孫瓚相爭之際,蹋頓曾出兵協助袁紹,擊破公孫瓚。袁紹因此假傳朝廷詔命,賜予蹋頓及三王難樓、蘇僕延、烏延等人單于稱號及印綬。後來樓班長大,難樓、蘇僕延率其部眾奉立樓班為單于,蹋頓於是退位為王。
袁紹死後,繼承人袁尚被曹操打敗,轉而求助蹋頓,當時幽州、冀州官吏百姓奔逃到烏桓有十萬多戶,袁尚企圖憑著這些兵力及人力,奪回河北。東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親自出征烏桓。八月,在柳城白狼山大破袁尚和烏丸的軍隊,曹纯部虎豹骑俘获蹋顿[2],蹋顿当阵为張遼斩杀。[3]曹操大喜,把蹋顿头颅挂在马鞍上,兴奋地在马上鼓掌跳舞[1]。曹操继续揮軍追擊,收降胡、漢人口二十多萬人。
艺术形象编辑
三國演義编辑
在《三國演義》三十三回中有描寫到袁紹和與烏丸的友好關係,蹋頓相助敗給曹操後逃往北方的袁尚、袁熙,和曹操對抗。曹操騎著馬在白狼山的高處瞭望,見蹋頓軍的人數雖多,但陣形不整,於是對張遼說:「敵兵不整,便可擊之。」之後張遼帶領許褚、于禁、徐晃三人兵分四路下山,乘敵軍陣形變動之時,發動猛攻。蹋頓兵陣形大亂,張遼並將蹋頓斬於馬下。